每年的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今年世界衛生日的主題為“我的健康,我的權利”,中國宣傳主題定為“人人享健康 共同促健康”。關于健康,近期福建多地出現降雨、強對流天氣,除了需留意天氣預警資訊外,這個時節還需警惕這些健康問題。
雷暴哮喘
雷暴哮喘是指在雷雨天氣中或緊随其後出現的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或加重,多發生在花粉季節,可表現為局部地區哮喘的大規模暴發,症狀輕至重度不等, 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大多數具有過敏體質的患者在雷雨天氣誘發下,突然出現咳嗽、呼吸困難、喘息、喉頭水腫等哮喘症狀。
醫生介紹,“雷暴哮喘”屬急性發作,一般表現出群體性,許多患者同時發作該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段的人群。
什麼條件下會發生雷暴哮喘?有研究認為,雷暴來臨前的冷空氣氣流可以把花粉或黴菌顆粒帶入雲層,雲層中的水分和閃電使花粉顆粒爆裂,釋放出顆粒更小的微粒,更容易進入呼吸道。
如何預防“雷暴哮喘”和花粉過敏?
1、關注氣象預報,特别是雷暴或氣象變化的預警,建議在雷暴發生時,盡量關好門窗,待在室内。
2、家中可備一些治療過敏和哮喘的藥物,如出現一些輕微哮喘症狀,按照藥品說明用藥。如用藥以後症狀不能緩解,請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3、預防花粉症,躲為上計。過敏症狀主要是防大于治。在花粉濃度爆表的天氣,哪怕是健康人群也要做好防護措施。過敏性鼻炎雖然看似症狀不嚴重,但如果早期不治療,任其發展可能引起鼻窦炎、中耳炎,甚至會引發哮喘。
4、戶外歸來可用鹽水或清水沖洗鼻腔及面部。
胃腸道疾病
連續的陰雨天氣會讓周圍的空氣變得潮濕,很容易滋生細菌和病菌,尤其是胃腸道病菌。一旦在飲食上不注意就會誘發胃腸道疾病。
在陰雨天時,要少吃生拌食物,水果要洗幹淨後再食用。從冰箱中取出的食物,最好在室内放置一段時間。陰雨天時,許多人對待隔夜飯的态度都很随便,覺得天氣涼爽食物不會很快變質,但建議大家,隔夜飯最好别吃,如果非要吃的話,應加熱後食用。特别提醒家有孩子及老人的家庭,孩子和老人的胃腸道比較敏感,一旦受涼或是吃了不幹淨的食物,就可能引發胃腸道疾病,此外要特别注意餐具衛生。
皮膚病
陰雨天會出現兩類皮膚病,一類是直接導緻的皮膚病,主要有濕疹、皮炎類疾病等。另一類是繼發的皮膚病,天冷,人體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現皮膚感染,進而繼發出現病毒感染,皮膚上會出現水痘、病毒疹、丘疹、破潰、潰瘍等。
醫生建議患有皮膚病的人,尤其是腳部有皮膚病的患者,陰雨天患處要盡量遠離雨水的侵襲,一旦弄濕雙腳,要及時沖洗幹淨;盡量穿透氣性較好的鞋子和襪子,雨天要注意做好防寒保暖,别熬夜,多喝熱水,提高機體免疫力可有效對抗疾病。
骨關節炎、風濕病
許多骨關節炎、風濕病患者對氣候變化都較敏感,特别是下雨天,關節腫痛或肌肉骨骼疼痛可明顯加重,有人戲稱自己是“天氣預報員”。
中老年人的關節炎患者,在潮濕天氣更要及早做好防治,特别是生活上注意防護,保持室内幹燥,注意保暖;要做好膝關節和腰部的保暖,早晚氣溫低濕度大,不适宜戶外活動,白天室外氣溫高、濕度低,可多進行戶外活動。
心血管病
天氣悶熱、氣壓低、濕度大,緻使人們常常感到壓抑煩躁,血壓升高。國外有研究表明,過分潮濕的天氣,各種心血管疾病也會紛紛找上門來。
患有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等慢性病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在潮濕天氣要格外注意,除堅持規律用藥外,一旦現胸悶、心慌或患腹瀉、感冒,要及時就醫。心功能不全的老年人,在家中可備一個氧氣瓶,身體不适時及時吸氧,緩解症狀。
雨季,一定要知道這些事!
①如果不得已要涉水,涉水前在雙腿塗上防水油膏,尤其是趾間。
②如果皮膚本來就有破口,先在瘡口處塗上抗菌藥膏,有可能的話穿上高筒雨靴或套上厚實的塑膠袋,切忌光腳涉水。
③涉水的鞋子洗幹淨之前,盡量不要再穿了。
④外出歸家後,最好仔細沖刷雙腳(最好用溫水),再用幹淨的毛巾抹幹,保持雙腳幹爽。如有需要,可用12.5%的明礬加3%的鹽水配制成溶液浸泡雙小腿2~3分鐘,然後再用清潔水洗淨晾幹;或者用适量醫用酒精擦洗消毒。
⑤如在涉水之後出現紅斑、水疱、瘙癢等症狀,請及時就醫,尤其是本來就有足癬或其他皮膚病的患者,不能憑經驗用藥。
⑥有灰指甲、腳氣、腳上有破口的人,更應注意保持足部衛生。
⑦寒從腳下起。大家在雨天出門前,最好在包裡準備一雙更保暖的鞋子以及棉襪。腳部淋濕後,可在第一時間用紙巾或者毛巾将腳擦幹,換上幹爽的鞋襪以保暖。
⑧淋雨後,除了盡快擦幹身體,換上幹淨衣服之外,還需及時沖個熱水澡、清洗并消毒衣物、用熱鹽水泡腳、多喝熱水或姜湯等。
居家防黴多通風
潮濕悶熱天氣容易滋生黴菌,要保持室内和車内環境清潔;
清除能引起真菌滋生的水源或潮濕源頭,維修室内外有滲漏的地方;
保持室内相對濕度在60%以下;
盡可能少開衣櫃門,避免吸濕性較強的棉、麻、絲、毛等織物黴變;
家中家具防黴,不妨利用空調,使房間溫度保持在15℃至25℃,并常用幹棉布除塵、上光,避免因濕度過重生出黴斑。
(東南網綜合健康中國、健康福建、健康湘潭、健康杭州、新福建、國家衛健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