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最大直徑高鐵盾構機“領航号”掘進突破1000環

10月20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當日10時18分,由大陸自主研制、世界最大直徑高鐵盾構機——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鐵崇太長江隧道“領航号”盾構機順利掘進至第1000環,項目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

世界最大直徑高鐵盾構機“領航号”掘進突破1000環

“領航号”盾構機,施勞工員正在進行掘進作業。 毛遠闖 攝

崇太長江隧道連接配接上海市崇明區和江蘇省太倉市,隧道全長14.25千米,其中盾構段長13.2千米,采取單洞雙線設計,是目前世界高鐵隧道獨頭掘進距離最長(11325.5米)、盾構直徑最大(15.4米)、過江設計時速最高(350公裡/小時)、長江水下最深(89米)的工程。該隧道由滬杭客專公司建設管理,中鐵隧道局施工建設,項目建成營運後,将實作高鐵穿越長江不減速的壯舉。

世界最大直徑高鐵盾構機“領航号”掘進突破1000環

崇太長江隧道項目3号井航拍。 毛遠闖 攝

崇太長江隧道崇明區3号井至太倉市2号井盾構段采用“領航号”盾構機掘進施工,該盾構機長128米,總重約4000噸,刀盤直徑15.4米,計劃由北向南獨頭掘進11325.5米,是目前世界最大直徑高鐵盾構機。“盾構施工将挑戰超長距離掘進、施工組織、泥水環流、物料運輸、隧道軸線精準控制、通風管理、同步襯砌及後期營運安全保障等工程技術難題。”中鐵隧道局崇太長江隧道項目副經理劉建平介紹。

世界最大直徑高鐵盾構機“領航号”掘進突破1000環

“領航号”盾構機正在進行管片吊裝作業。

為確定盾構機高效順利掘進,項目團隊依托中鐵隧道局科研力量以及智能建造應用成果,集合先進的盾構設計制造理念,應用數字孿生與仿真、感控一體化智能建造、可視化、雲計算、虛實融合、視景融合、AI巡檢等先進技術,形成以“智能感覺、智能掘進、智能拼裝、智能預制、智能運輸、智能通風、智能檢測、智能管控”等八大智能建造體系,将智能化理念和技術深度嵌入到隧道建造全過程。

目前,“領航号”盾構機已越過長江北岸大堤進入長江1108米,以“有人值守、無人動手”的方式向前自主掘進,所處的地質具有含硬質膠結物、水下強弱透水地層交替、沖淤變化交替并伴有有害氣體湧出等特點,每掘進2米即完成一環管片的拼裝。

世界最大直徑高鐵盾構機“領航号”掘進突破1000環

崇太長江隧道項目3号井施工現場,管片存放區堆滿管片 毛遠闖 攝

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鐵是滬渝蓉高鐵的東段線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沿江高鐵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沿江通道主要路網客流、沿海及京滬通道部分直通上海客流的運輸。該項目建成後,在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間建起一條快速新通道,對于打造“軌道上的長三角”、優化沿長江地區鐵路網布局、服務長江經濟帶協同發展、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高品質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澎湃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