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朝花夕拾】那些年,那些事(二)||苗青

作者:清江浦人家
【朝花夕拾】那些年,那些事(二)||苗青
【朝花夕拾】那些年,那些事(二)||苗青

苗青

【朝花夕拾】那些年,那些事(二)||苗青
【朝花夕拾】那些年,那些事(二)||苗青
【朝花夕拾】那些年,那些事(二)||苗青

六七十年代的孩子有成人意識,喜歡别人說他大,是個大孩子,懂事的孩子,不像現在,三十歲的人了還要求三、四歲的小屁孩喊她“姐姐”。而且基本上都有參與家政的意識和能力,已經生長出明顯的責任感和憂患意識。

國小一年級時,班上經常有同學帶着糧食口袋上學,為的是放學路上路過糧店去買米或幹面,買米的時候,還會抓一把米攤在手心裡看看發綠的和發黴的米粒多不多,大米或小米還是面分别多少錢一斤一清二楚,錢和糧票保管的一絲不苟,那可是家裡的定量口糧,一分一斤不能少的,當然,家裡也不會讓買的太多,頂多5斤吧,再多買,一個七八歲的孩子他(她)也背不動。偶而會有同學帶着更小的弟弟或妹妹來上學,老師會一臉不爽的問:“你怎麼把他帶來上學的?”同學就會支支吾吾地說今天家裡因為什麼什麼事,實在沒辦法,我媽叫我帶半天之類,老師再不爽也沒辦法把小孩子趕出去,很奇特的是,再怎麼頑皮的小孩子,擠在哥哥或姐姐旁邊,課堂上竟少見發出動靜,大概是來之前被父母或哥姐“洗腦”過,顯現超出年齡的懂事,現在想來着實讓人生憐。

有一天,我和一個女同學上學路上看到一塊破布,我沒在意,但是女同學就撿起來,她抖掉上面的灰土,說帶回家給她奶奶糊“骨子”(納鞋底用的),我當時就很後悔,恨自己怎麼沒想到,否則當時完全可以先撿起來帶給外婆的。

外婆七十了,瘦削,她會收集各種布條布塊,能糊“㸆子”(外婆是宿遷人,稱骨子為㸆子)的糊㸆子,一時不需要糊的就攢了賣錢,稱為“鋪陳”,常來收鋪陳的是個十五六歲的大姐姐,這個大姐姐一來附近,外婆就邁着繃帶裹的小腳喊她家來,一口宿遷話:“我乖哎,想死我了。”(乃至後來我一聽馮鞏那句名言,就會想起外婆。)外婆就把平時攢的、紮好的一小捆布遞給大姐姐,大姐姐總會抖開鋪陳檢查一番,不無嫌棄的說“布都太小了。”外婆否定她:“不小了,這塊大,這塊也大。”最後結局都是鋪陳還是被大姐姐收走了,外婆能得到大姐姐的三分或五分錢,這大概才是她“想死了的乖”。外婆是七十二歲時走的,現在那個大姐姐應該也到了當時外婆那個年紀了,不知道她想起往事時,是否還記得當年那個總叫她“乖”的瘦削的小腳老婆婆了。

【朝花夕拾】那些年,那些事(二)||苗青

作者簡介

【朝花夕拾】那些年,那些事(二)||苗青

陳苗青,淮安市清江浦區法院退休法官,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淮安市詩協理事。

往期薦讀

那些年,那些事

運河人家

大家的運河,

小家的故事,

百姓的日常。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友情提示:

1.散文、微小說1200字以上;詩歌成組,現代詩每組不少于五首,格律詩不少于十首。投稿時請附個人百字以内簡介和照片1張。(簡介字數太多請自行删減)2.投稿請自己校對好,不要有錯别字,小編不負責校對;3.投稿務必原創且未在其他公号發表過,二者缺一不可。

【朝花夕拾】那些年,那些事(二)||苗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