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聯主席和作協主席”寫詩的水準,一般人還真比不了!

作者:評詩論道

妥清德的《聽到一種明亮的聲音》屬于什麼水準?這樣的詩歌有沒有寫作的意義?你覺得這首詩好在哪裡?不好又在哪裡?

作者:無槍的将軍

“文聯主席和作協主席”寫詩的水準,一般人還真比不了!

◎評論文章引用資料來源于:中華辭賦;作者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酒泉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酒泉市作家協會主席:妥清德。

陶淵明在《形影神三首》中以“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複獨加慮。”來告訴我們:

“一個人必須要有一種順其自然和随遇而安的平和心境,順境之時不要趾高氣揚的竊竊自喜,逆境之時更無需過度傷懷與哀怨自責。”

——事實上,他老人家可能忘了,現實往往是殘酷的,所謂的“平和心境”,隻不過是“失意之人”的一種自我慰藉罷了……。

好了!接下來,我們就跟随酒泉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妥清德的筆下,一起去領略其“見景抒情”下的“心境”和寫作的技巧!

《聽到一種明亮的聲音》是一首“表現手法低級、遣詞造句做作”的“即景生情式詩歌”。同時,它也是一篇“具有現實主義色彩的賣弄”之作。

【①“表現手法低級”指詩歌語言的過度精煉化,雖能在不完整句意下,衍生(自我腦補)為貼合讀者心境、情思的畫面。但語意的不完整,也會間接導緻句式之間的關聯性趨于弱化以及主旨意蘊變得籠統、模糊和不明朗。

②“遣詞造句做作”指詩歌在精煉的語态、誇張的修辭以及生硬牽強的詞句運用下,未能營造出一種和諧語境下的藝術效果,反而還給人帶來了一種半吞半吐、東拉西扯的故弄玄虛和故作高雅之感。

③“即景生情式詩歌”指詩歌因眼前所見景物而觸發的某種情思或感想的抒情式詩體形态。】

另外,這首詩的标題《聽到一種明亮的聲音》之中的“明亮”本意是用來形容“視覺感受”。

然而這裡卻利用“明亮”中“明和亮”各自的意味,将“明亮”與“聽”和“聲音”完全關聯在一起,給讀者營造出一種具有所謂“穿透性”的氛圍感。

說實話,如此生硬且牽強的組合方式,即使真與詩歌内容存在着一定的隐性關聯關系,那也不過是一種博人眼球、嘩衆取寵的造作之作而已,根本就談不上有什麼技巧可言。

當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明亮”一詞,其實也是可以被引申為“聽覺感覺”的範疇,甚至還可以被藝術化的運用到一些毫無瓜葛的意象和語境之中。

但是,就《聽到一種明亮的聲音》而言,像這種利用常識認知的反差來制造另類美學的方式,其實,也是會暴露出詩人妥清德對于詩歌創作認知的“狹隘程度”以及其在“詞義辨析”上的無知一面。

下面我們就圍繞《聽到一種明亮的聲音》來展開一些研讨,希望可以為讀者的閱讀和寫作帶來一些實質性參考。

“羊在飲水/我轉過身去/天色漸失”

詩歌開頭以“我”的意識和感覺變化來描繪一種動态景象,它的主要作用是為下文做鋪墊,埋下一種“變動、不安或複雜心境”的伏筆。

而“天色漸失”并不是一個成語或正常語句,它在此處隻是一種形容或暗示的作用。可了解為一種時間的變動性或形容情思的一種轉變。

“最後一場雪/落向我的頭頂/搖蕩的北方深不可測”

從句式關系來看,這裡承接了前面的“天色漸失”,它主要講述的是天氣的變化導緻了心境的變動。

“最後一場雪”與“搖蕩的北方深不可測”在這裡既可以了解為一種季節的表述或渲染,也可以衍生為情感态度的一種宣洩或隐喻。

另外,“搖蕩的北方深不可測”中的“搖蕩”可了解為形容雪花飄落的樣子(指具象化描述),也可以用來形容心情的變化。“深不可測”在這裡則可了解為形容北方冬天的氣候特征或對某些事物的一種估量。

“草籽狂奔/未來的雨水/負債累累”

這裡采用“以景結情”的方式,展現出了詩人對雪後或冬天過後(也可了解為春天雨季來臨,雨水過多)的某種擔憂或憂慮之感。

“草籽狂奔”中的“狂奔”是一種動态的拟人化表述,在這裡可以了解為對雪後(冬天過後)草(種子)生長過程的一種表述或形容。

而“未來的雨水/負債累累”則可了解為春季或雨季到來的時候,所産生的某些影響力(指雨水充沛導緻草生長茂盛迅猛)。

當然,如果把“草籽狂奔/未來的雨水/負債累累”的倒裝句與開頭的“羊”進行關聯了解的話。那麼這裡的“負債累累”則既潛藏着對“草”命運的一種感慨(指羊吃草),同時,又隐喻着一種人生境遇(或現實境況)的無能為力和悲憫情懷。

另外,這裡還需要說一下的是,“負債累累”作為詩歌的結尾句,雖然在此處很容易給人帶來風馬牛不相及的胡扯感。

但是,如果從詩歌(或文學作品)的現實性層面去看的話,妥清德這裡的“負債累累”,其實也并沒有那麼糟糕,反而還可能是以而成為全詩的一大“亮點”。

(所謂“一大亮點”指“負債累累”不僅為詩歌的藝術性增添了“膈應”的陌生化色彩,而且還突顯出了詩人源于現實、現狀的呐喊。)

綜上所述,如果從深度與内涵的角度來了解《聽到一種明亮的聲音》的話,我們認為,它實際上是以自然或物象的變化來展現一種源于生命的覺悟或境界。

當然,這些……也隻是我們所賦予的一種感覺而已,至于詩人有沒有達到這個層次,我們很難想象。

可能你們也很難相信……!

事實上,這首詩算不上多垃圾,但也算不上有多好,充其量,隻能算是一首極為普通的作品。

如果這樣的作品是出自于一位普通詩人之手,并且還能發表在《詩刊》旗下的《中華辭賦》之上,那就另當别論了……。

作者簡介:無槍的将軍,本名:何天軍,籍貫:重慶萬州,當代詩學解讀平台【評詩論道】主筆,獨立批評家、評論人、實用性詩學理論研究者;推崇:“以詩養性,以評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