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現在阻止中國崛起是不是太晚了? 歐美嚴防中國工業海嘯: 還有用嗎?

作者: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精品長文創作季#

耶倫訪華,法廣以一篇“歐美嚴防中國工業海嘯鋪天蓋地而來”定了美國财長珍妮特·耶倫訪華的基調,在啟程前耶倫就以中國在光伏領域的優勢指責“中國過剩産能打亂全球價格”,耶倫在廣州行程會見美國商界期間還表示“中國工業産能過剩對全球經濟彈性構成風險”。

現在阻止中國崛起是不是太晚了? 歐美嚴防中國工業海嘯: 還有用嗎?

堂堂一美國财長,來中國不應該談錢的問題麼?怎麼幾次三番提到工業産能問題?中國工業怎麼對全球構成威脅了?為何會讓歐美如此嚴防死守?歐美的制造業是究竟是怎麼衰退到這個地步的,現在歐美聯手遏制中國崛起還有用嗎?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歐美嚴防中國工業海嘯

法廣的這篇報道稱,早在美官方預告耶倫訪華行程時就聲稱拜登政府擔心中國過剩的工業生産對外傾銷會阻礙美國相關的産業發展,耶倫的中國之行将會向中國政府施壓,遏制其廉價産品泛濫,法廣還舉例了歐洲與美國目前制造業的尴尬境地:

歐盟确定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從現在的22%提升至42.5%,歐盟内部市場專員布列東表示,“太陽能電池闆對歐洲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但據布魯塞爾統計,歐盟有97%的太陽能電池闆依賴進口,其中絕大部分來自中國,使得歐洲制造商面臨沉重的壓力。

現在阻止中國崛起是不是太晚了? 歐美嚴防中國工業海嘯: 還有用嗎?

美國的太陽能電池産業也面臨類似的情況,3月27日,耶倫通路佐治亞州諾克羅斯市的那座光伏電池工廠也是美國貿易保護主義下的産物,要按市場經濟的規律,這座工廠就不應該存在。法廣報道稱,相對于更早崛起的中國太陽能電池産業,近些年來中國電動汽車産業崛起更令西方國家擔憂!

因為傳統汽車一直都是日韓歐美的優勢領域,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寶馬奔馳、大衆與通用、還有豐田與本田無一不是西方産品,中國産的傳統燃油汽車在西方國家幾乎聞所未聞,但在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首次超過日本達到500萬輛,今年2月底,一艘滿載數千輛比亞迪電動車的巨船“探索者一号”底駛入德國不萊梅哈芬港,歐洲人驚呼狼來了!

現在阻止中國崛起是不是太晚了? 歐美嚴防中國工業海嘯: 還有用嗎?

中國具有優勢的不隻是太陽能電池産業,還包括電動汽車、锂電池以及機械、消費者電子産品,并且在複雜機械(高端加工中心)以及最頂尖的晶片産業等發起沖擊。據經合組織2020年公布的資料,中國制造業産值占全球比率35%,排名第一,是美國為首的其他九個制造業大國的總和。

2023年12月6日,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中國經濟規模已經超過了美國,報道稱根據國際貨币基金組織評估的購買力平價計算,早在在唐納德·特朗普“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時代,中國GDP就已經超過了美國,現在中國的GDP已經比美國高出22%,相比之下,美國從2016年~2022年期間,經濟增長很快但發電量卻持平,兩者不想比對,同期中國發電量增長45%,請問哪個資料更有說服力?

現在阻止中國崛起是不是太晚了? 歐美嚴防中國工業海嘯: 還有用嗎?

除了發電量與購買力平價指數外,《金融時報》還特别就提到了制造業增加值這個非常具有名額意義的資料,報道統計了兩個資料,一個是中國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例1/3以上,是美國與歐洲的總和都不止,另一個資料是中國如此炸裂的制造業資料中國的GDP份額中卻在不斷下降,換句話說,中國的的其他産業(比如服務業)等的增長速度超過了制造業!

華爾街日報日前就曾報道稱,随着中國電動車,機械、消費者電子産品等廉價商品再度大量湧入外國市場,美國與全球經濟正遭受一場“中國沖擊”,而這次的沖擊與上次不同,中國正在電動車、複雜機械、電腦晶片等高價值産業領域競争。法國世界報也報道稱,中國的産品,特别是能源轉型技術,正大量湧入出口市場。

現在阻止中國崛起是不是太晚了? 歐美嚴防中國工業海嘯: 還有用嗎?

法廣提到了2010年時的歐美對中國太陽能(光伏)電池産業提起的“雙反調查”,當年中國光伏電池産業占到了全球1/3以上,歐美都對中國光伏産業展開了雙反調查,但這并沒有讓中國光伏産業破産,反而經過洗牌後淘汰了落後産能,大量新技術、新制程以及高附加值産業鍊等都被國内企業主導,到2022年時,中國光伏産業的産能已經從雙反前占全球1/3擴大到了85%以上!

法廣稱歐美應該從這個光伏産業的失敗案例汲取教訓,中國現在已成為一個工業強國,在更複雜、更高附加值的産品方面與西方國家正面競争,目前這種威脅更加嚴重,西方必須統一起來,以協調一緻抵制“中國工業海嘯”的襲擊。這裡筆者必須提醒下,這次歐美協調一緻遏制中國工業領域的發展,是不是會遭遇當年歐美對中國光伏發起雙反調查同樣的結局?

美國制造業到底是怎麼衰退的?

看了半天的網友一定有個疑問,歐美的制造業真如此不堪嗎?如日中天的歐美制造業如今是怎麼被中國制造業幹翻的?其實這裡隻需要了解下美國制造業衰落的程序即可,美國制造衰落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轉移産能去工業化,另一個是脫實就虛,也就是從實體制造轉向金融業。

現在阻止中國崛起是不是太晚了? 歐美嚴防中國工業海嘯: 還有用嗎?

準确的說美國的高端制造業并沒有衰落,工業軟體、晶片、大飛機 産業中美國的确占有絕大多數市場,但這個優勢還能延續多久,中低端制造業又為何會持續衰落,有網友認為全球化是掏空美國家底的主要因素,然而這隻美國制造業走向衰敗的一條路,而決定走這條路的那個決定叫做“股東利益最大化”。

1970年代,由諾貝爾獎的經濟學家米爾頓·弗裡德曼提出的“企業的社會責任就是增加利潤”,有了諾貝爾獎的背書,“公司的作用就是不惜一切代價,實作股東的利潤最大化”就成了金科玉律,這一條至高無上的準則主導了1980年代美國制造在和日本制造的競争,當年成本低廉的日本産品打的美國制造找不着北,原因正是高速發展的美國制造業制度已經很全,并且美國自二戰以來一直都保持的被全球需要的錯覺無意控制成本,結果導緻于日本産品競争中一敗塗地。

現在阻止中國崛起是不是太晚了? 歐美嚴防中國工業海嘯: 還有用嗎?

美國人就想了個辦法,将美國跨國公司都采用輕資産,剝離制造環節,将成本制造業大量外包。從1980年代後,美國向日本、南韓以及東南亞與中國大量投資,将勞動力最密集、污染最大、利潤最低的低端制造大量外移,輕資産”模式被廣泛追逐,制造闆塊被當做一種沉重的包袱。

結果符合了美日競争中降低成本的要求,結合美國與日本簽訂的廣場協定,還有美國對日本企業實施的釜底抽薪等行動,日本制造在美國完全無法和美制産品競争,美國制造大獲全勝,華爾街對這種模式推崇備至,乃至成為此後美國企業的标準模式。

優點當然是降本增效,美國企業的競争力大增!這樣難道不好嗎?這樣是有後果的,這個過程導緻制造業就業機會減少,消滅了相當一部分美國産業中的制造勞工群體,他們隻能被逼去做第三産業了,低端的就是餐廳端盤子或者做做大型企業或者賣場的保安。

現在阻止中國崛起是不是太晚了? 歐美嚴防中國工業海嘯: 還有用嗎?

二戰時美國能打敗日本和德國,靠的就是美國制造,戰時體制培養數不清的産業勞工,二戰後歐洲與亞洲的工業基本被全部打爛,美國供給了全世界60%的工業産品。日本和德國能從二戰的廢墟中崛起,除了冷戰需求以及北韓戰争的需求外,靠的也是培養起來的大量熟練産業勞工,美國這一産業外移,直接導緻美國産業勞工失業最終斷代,要重建也不是不可能,但這需要龐大的需求配合,除非中國與東南亞以及印度即刻破産,現在的制造業已經找到了隻适合的去處,還能回來?

另一個就是掌握了金融業的華爾街,上文提到了失去了制造業解決大量就業人口的美國的就業導向,一個是低端,還有一個就是高端就業,比如做律師、銀行、咨詢與投資等等,美國的律師、銀行家與投資理财産業非常發達,這也是強勢美元需要強大的金融業支援,大量企業也從實體走向金融,華爾街掌握了全球80%的财富,可以為所欲為!

現在阻止中國崛起是不是太晚了? 歐美嚴防中國工業海嘯: 還有用嗎?

一方面美國強勢美元收割全球這種套路需要美聯儲加息減息的操作,另一方面也需要華爾街掌握的海量資金的白手套行動,在減息時美聯儲釋放流動性投資全球,加息時抽空流動帶着利潤回歸,通脹則留在當地的白手套操作,大量财富被集中到了華爾街。

這個是強勢美元所必須配套的發達金融業,但這樣做後遺症也很嚴重,因為資本家隻認利潤,華爾街隻看資料,CEO年終獎完全和公司股價挂鈎,這導緻了大量實業開始“避實就虛”,有更賺錢的金融業,為什麼還要搞苦哈哈的制造業?

現在阻止中國崛起是不是太晚了? 歐美嚴防中國工業海嘯: 還有用嗎?

另一個則是讓各大制造企業的CEO也唯股價論,就如2019年以來陷入低谷的波音,CEO就熱衷于操縱股價而荒廢了制造,結果現在的波音因為品質問題導緻已經發生了十幾起事故,從擋風玻璃破裂到艙門掉落,從半島電視台偷拍到證據到波音吹哨人神秘死亡等等,所謂的“工程師文化”已經不再,波音是美國高端制造業的一個縮影,通用、洛馬、諾格等等都無法抽身事外,雪崩了沒有一顆雪花是無辜的,美國的制造業衰落,這些企業都脫不了幹系。

美國制造業衰落,怎麼歐洲也挂了?

這個應該要說拜美國所賜,歐洲制造業不差,空客、大衆、寶馬、德國電子、電氣、拜耳、蒂森、羅羅.......知名企業一大把,還有拳頭産品瑞士的金融業,但是歐洲最可憐就是被美國控制了,最可恨就是跟着美國後面狐藉虎威。

現在阻止中國崛起是不是太晚了? 歐美嚴防中國工業海嘯: 還有用嗎?

歐盟與歐元是迄今為止曾經與美元最接近并駕齊驅的币種,然而在歐元區成立後不久,巴爾幹半島爆發了戰争、随後是2003年伊拉克戰争,利比亞戰争、之後就是烏克蘭問題、再俄烏戰争,圍繞着歐洲連年戰争,難民與非法移民,能源不穩定,投資環境不穩定因素導緻大量資金外流到美國,再有就是在俄烏戰争中站台的直接讓瑞士金融業半條命沒了,吸幹歐洲給美國續命,讓歐元永世無法和美元競争,一箭雙雕的操作而已,你說在這樣的環境下歐洲制造業還能活?

現在阻止中國崛起是不是太晚了?

2013年,當時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在俄亥俄州阿邁密港口發表激情洋溢的演講,背後的場景是一排排振華重工出品的巨型橋式起重機;2021年,拜登總統接過接力棒,在巴爾的摩港準備聊點美國雄心勃勃的基建計劃,誰知又被背景裡的新巴拿馬型起重機(振華重工出品)搶去了風頭。

現在阻止中國崛起是不是太晚了? 歐美嚴防中國工業海嘯: 還有用嗎?

從奧巴馬到拜登,中間夾了個特朗普,提出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制造業回流”計劃,但眼睜睜看着蘋果将最後一條生産線搬到了中國,就是因為美國制造業空心化,導緻本土無法提供生産所需要的零配件。制造業空心化是美國多年産業政策失誤造成的結果,想通過一任總統短短的幾年時間完全逆轉,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早在2021年3月1日,BBC就曾發表過一篇“中國經濟10年内将超美國 “大國政治的悲劇”會否重演”的讨論文章,引用多個智庫的觀點,認為中國經濟何時超越美國已經不是一個“是與否”的問題,而是一個“早與晚”的問題,各方的觀點如下:

  • 英國智庫經濟和商業研究中心(CEBR)認為,疫情下中美兩國複蘇情況反差明顯,使中國經濟總量超過美國的時間提前五年,預計為2028年。
  • 日本經濟研究中心也認為,這一天将在2028年到來。
  •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和北京大學國發院共同出版報告《中國2049》認為,中國将在2030年後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 相比之下,反而中國智庫的估計最為保守。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報告稱,中國經濟規模将在2027年超過歐盟,在2032年超過美國。

BBC同時也表示,盡管各方都預計中國将超越美國,但這絕不是一條“平坦的道路”,中國也将面臨多個問題,不過BBC認為美國可能會更多,報道稱目前的美國“内傷”嚴重。從奧巴馬到特朗普,美國内部的極化争鬥嚴重侵蝕了政治共識、道德共識。2024年美國又将迎來一次政治考驗。這都将損耗美國的“内力”,也必将影響美國的“外力”施展。

現在阻止中國崛起是不是太晚了? 歐美嚴防中國工業海嘯: 還有用嗎?

QUORA上的大讨論:現在阻止中國崛起是否已經太晚了

QUORA也被稱為美版知乎,這個在西方影響很大,基本展現的西方群眾的真實想法,2023年3月份時QUORA上出現了一個“Is it already too late to prevent China's rise?”(美國遏制中國是否已經太遲了?)的問題,回答者踴躍,結論也非常有趣:

置頂的回答是美國前海軍情報局職員Robert Vannrox(羅伯特·範羅克斯)的觀點,洋洋灑灑上千字,不過文末他自己總結了幾個觀點:

  • 美國最後一次“壓制”中國的現實機會是在1950年,但失敗了。
  • 自那時起,中國不斷發展壯大,無論在經濟、社會、地緣政治、科技還是軍事上都變得十分強大。
  • 如今,無論是通過代理人還是直接攻擊中國,都是自殺行為。中國将摧毀美國城市。

并且羅伯特還表示,你們根本不知道如今的中國是什麼樣子,而且身處“中國=壞”的“回音室”中,你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變得多麼無知、多麼誤導、多麼危險地麻木。

另一個高贊的回答是Jade Encours的創始人、正居住在紐約的Joe Brunner(喬·布倫納),他認為中國正在全力前進——“一帶一路”倡議、對非洲國家的投資、世界最大的礦産業務、具有成本效益的俄羅斯能源、法律和秩序、國内基礎設施投資。中國是一個有能力、管理良好的國家,未來也有能力代替美國管理全世界。

現在阻止中國崛起是不是太晚了? 歐美嚴防中國工業海嘯: 還有用嗎?

美國則正像池塘裡的石頭一樣沉沒——政府和學術界助長種族沖突,将犯罪視為“權利”,各種毒品合法化,大麻合法化,5000 萬人服用精神類藥物,肥胖症大流行——現在41.9%的成年人肥胖,每年1萬億美元的浪費性“制造工作”國防預算,每年2萬億美元的赤字,每年1萬億美元的利息支付,數千萬來自第三世界的非技術勞工申請庇護,要求住房、教育、食物、進入美國犯罪分子商店偷竊和毒品市場等。

喬·布倫納稱美國可能認為中國瘋了,但中國人是認真的,并且為此一直在努力。

大部分更趨向于中興,比如有群眾認為美國應該與中國一道努力讓世界擺脫貧困,建立全球“利益共同體”,而不是試圖遏制中國。另有群眾認為遏制中國已經行不通了,就像中國遏制美國一樣。唯一的選擇就是兩國努力解決問題而不開戰!但事情顯然沒有朝着好的方向發展。

現在阻止中國崛起是不是太晚了? 歐美嚴防中國工業海嘯: 還有用嗎?

在這個問題下回答的最多的是美國網友,其次是歐洲網友,也有部分ID看來明顯是華裔的網友,有反對意見,但筆者看了二十幾個回答,隻有幾個認為中國不可能代替美國,美國必将在遏制中取得勝利,筆者并不打算過多評價,美國網友已經把筆者要說的全說了,還能說啥呢?

參考:

https://www.rfi.fr/cn/中國/20240403-歐美嚴防中國工業海嘯鋪天蓋地而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9856464

https://www.quora.com/Is-it-too-late-for-the-US-to-contain-China-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