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主任對話”|禮縣委書記陳軍訪談

作者:隴南禮縣釋出

抓項目強産業聚要素

全力以赴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隴南市融媒體中心“主任對話”禮縣篇

本期嘉賓:中共禮縣委書記 陳 軍

對話人:隴南市融媒體中心主任 陳宇星

1月2日,中共禮縣委書記陳軍做客“和美新隴南”2023年發展成就主題宣傳全媒體集中采訪“主任對話”欄目,就近兩年來禮縣如何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一核三帶”,大力推進“四強”行動、做好“五量”文章、實施八個“賦能”,全力以赴抓項目、興産業、促招商、守底線等話題接受了隴南市融媒體中心主任陳宇星專訪。

陳宇星:市第五次黨代會繪就了今後五年建設“三城”、打造“五地”的宏偉藍圖。禮縣是如何立足資源優勢,謀劃工作新思路,實作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陳軍:禮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重要訓示批示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大力推進“四強”行動、做好“五量”文章、實施八個“賦能”,扭住“四抓四提”不松勁,紮實推進“三城五地”建設暨“十大行動”,深入開展“引大引強引頭部”“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年”等行動,提出并加快推進高品質發展“123477”行動,即聚焦“實作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禮縣”的奮鬥目标,立足農業優先型、文旅賦能型兩大發展定位,打造秦漢文化産業帶、西城工業集中區、西城新區“一帶兩區”,重點發展特色山地農業、特色優勢工業、文旅康養産業、新型能源産業“四大産業”,建設三國文化産業園、現代蘋果産業園、中藥材産業園、畜牧養殖産業園、金石礦業園、風電産業園、紅河農旅融合産業園“七園”,努力建立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國家曆史文化名城、全國重點黃金生産縣、全國優質蘋果生産示範縣、全國大黃無公害生産基地縣、國家級“兩山”實踐創新基地縣“七張名片”,推動縣域經濟賦能發展、提質增效、突破進位,全縣各項經濟名額增速明顯,經濟運作總體向好。全市重大交通建設項目“百日攻堅”行動暨“四好農村路”建設現場會、全市2023年度第四次城鄉環境衛生整治行動現場推進會、全市農村能源與農業生态資源保護工作暨廢舊農膜機械化回收示範推廣現場會、全市2023年四季度重大項目觀摩活動在禮縣召開。

陳宇星:市第五次黨代會提出要實施項目帶動戰略,把項目建設作為高品質發展的第一支撐。禮縣在抓項目、抓招商方面是如何科學謀劃、精準發力的?

陳軍:禮縣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強引擎”和“硬支撐”,牢固樹立“抓項目、興産業、促招商”理念,堅持科學謀劃、精準施策,大抓項目、抓大項目,集中力量、集聚資源、內建政策,打好項目建設組合拳,全力推進項目建設“百日攻堅”行動,有力推動了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

一是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建立了“一個園區一套班子、一個産業一套班子、一個項目一套班子”和“一周一研判、半月一排程、一月一推進、兩月一觀摩”工作機制,嚴格落實上司包抓重點項目、包聯企業、“六必訪”等舉措,強化要素保障,推動項目建設提速提效。安排2000萬元項目前期經費,謀劃實施“六個清單”項目107項,總投資231.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6.3億元,全年完成投資59.3億元,投資完成率105.3%。争取中央預算内資金2.32億元,同比增長157%。景禮高速、羅湫公路、茨壩至橋頭段升等改造項目加快建設,四中遷建、一中停車場、西城供熱、中山路、全民健身中心等重點項目順利推進,禮縣固城200兆瓦風力發電項目一期已實作全容量并網發電,二期工程進展順利。

二是招商引資取得“新突破”。深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年”行動,研究制定了《禮縣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檔案,謀劃論證儲備招商引資項目45項156億元,組團赴外招商31批次322人次,其中黨政主要上司帶隊15批次145人次。為招商引資企業落實代辦服務65次。接待客商351人次,達成意向60多個,全年簽約正式合同項目22個,完成招商引資簽約資金61.73億元,完成全年招商引資任務54億元的114.31%。實作省外到位資金56.54億元,同比增長203.7%,完成全年到位資金任務28億元的185.48%。新簽約項目全部開工建設,到位資金41.09億元,資金到位率66.56%。

三是作風效能實作“大轉變”。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與開展“三抓三促”行動深度融合、協同發力、統籌推進,引導各級黨員幹部聚焦能力短闆抓學習,聚焦落實難題抓執行,聚焦發展瓶頸抓效能,全力糾治幹部作風頑疾。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實“辦事不求人”機制,推進“一網通辦”“一窗通辦”,加快數字政府建設,提高項目審批效率。結合“三抓三促”行動和主題教育,先後對全縣29鄉鎮2023年上半年重點項目重點工作進行了現場觀摩評比,對各縣直部門負責實施的重點項目進行了現場觀摩督查,評進展、曬成績、比擔當、比作風,并強化結果運用,推動形成了比學趕超的良好局面。

陳宇星:産業是高品質發展的根基,是現代經濟體系的支柱。禮縣物産豐富,資源富集,在推進産業加快産業轉型更新,建構現代産業體系方面有哪些好的思路和舉措?

陳軍:禮縣堅持把産業發展作為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支撐,堅定不移地建園區、強龍頭、補鍊條、聚叢集、樹品牌、促營銷,着力在做大産業上求突破,加快建構具有禮縣特色的現代化産業體系,不斷提高産業綜合競争力。

一是農業産業加快發展。研究提出了“16773”特色農業産業發展計劃,做好“土特産”文章。建立産業振興示範村90個。推廣全膜雙壟溝播技術16.02萬畝,摸排整治撂荒地2980畝,糧食播種面積達到86.28萬畝、産量達到16.97萬噸。建立蘋果矮砧密植園2603畝、油橄榄2萬畝,種植各類中藥材10.25萬畝,發展訂單辣椒1.43萬畝,蔬菜鋼架拱棚1020座,規範提升合作社132家,累計發展龍頭企業36家,培育家庭農場261家,“三品一标”認證企業46家。

二是工業産業提速增效。深入實施強工業行動,研究提出了“1343”工業經濟發展思路,修編了禮縣西城工業集中區規劃,啟動了園區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現入駐工業企業13家。嚴格落實縣級上司幹部包抓聯系工業企業制度,加快金山金礦日處理2000噸采選、新型防水材料及混凝土外加劑、200兆瓦風力發電等工業項目建設,新納入規上工業企業4戶,累計達到13戶,現有工業企業274戶。金山金礦日處理2000噸采選項目建成投産後,年新增産金約1.5噸,産值達4億多元,隴南紫金總年産金将達到7噸,産值超26億元,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露采黃金礦山企業。

三是文旅産業融合發展。科學編制《禮縣全域旅遊發展規劃(2022-2035年)》《隴南秦漢文化旅遊産業帶發展規劃》,全力打造“秦皇祖邑·三國勝地”文化旅遊品牌。加快大堡子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祁山三國文化産業園、紅河農旅融合産業園等項目建設。2023年旅遊人數424.6萬人,實作旅遊綜合收入21.69億元,同比增速217%。完成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10項,大堡子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列入全國32處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禮縣四角坪被中央電視台列為2023年度國内十大考古新聞。

四是新興産業加快培育。加快固城100兆瓦風力發電二期項目建設,精心做好紅河200兆瓦、上坪100兆瓦風電項目能源名額争取等前期工作,推動禮縣風電産業鍊條式、叢集化發展。大力發展智慧農業、智慧文旅、智慧物流,推動新型數字産業提速崛起。創新電商發展模式,實作電商交易額6.6億元。大力開展各類促銷展銷活動,積極發展“周末經濟”“夜間經濟”“網紅經濟”,大力發展直播帶貨、社交電商、同城配送等消費新業态,持續刺激消費需求,激發經濟發展活力。

陳宇星:禮縣作為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之一,在增加脫貧群衆收入、壯大産業、促進就業、加快脫貧地區發展等方面,重點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陳軍:禮縣堅持把提高脫貧群衆收入和促進脫貧鄉村加快發展作為主攻方向,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不斷創新完善工作機制,深入開展了“八抓八提升”百日行動和“九大活動”,全力以赴守底線、抓銜接、促振興。

一是常态化開展監測幫扶。全面推廣使用“甘肅一鍵報貧”系統,堅持“六必訪”“六必查”“七不消”原則,定期開展入戶走訪和集中排查,及時發現風險人群,精準落實幫扶措施,動态化管理,閉環式銷号。今年新識别監測對象42戶197人(通過“一鍵報貧”識别6戶29人),監測對象累計達到3647戶15350人,累計落實幫扶措施1.44萬項,戶均3.95項。風險消除2444戶10308人,占比67.1%。

二是強化産業就業幫扶。安排用于産業發展的銜接資金、東西部協作幫扶資金均達60%以上。兌現産業到戶入股資金分紅1100萬元。支援監測對象3612戶15235人發展庭院經濟,發放脫貧人口小額信貸3410戶16905.5萬元。輸轉農村勞動力12.32萬人,落實交通補助46688人2751.7萬元。新認定鄉村就業工廠(幫扶工廠中的房間)8家,累計達到44家,吸納就業882人。新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300名,累計達到9425名。完成職業技能教育訓練6720人次,其中脫貧勞動力3250人次。

三是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常态化開展集中排查,全面落實教育醫療政策,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無一人失學辍學,脫貧人口和邊緣人口參保率達到100%。完成農房抗震改造194戶、避險搬遷605戶。排查修複19個鄉鎮76個行政村108個自然村安全飲水問題。支援1327戶3748人搬遷群衆務工就業,實作了搬遷戶“搬得出、穩得住”。

四是穩步推進鄉村建設。深入學習“千萬工程”經驗,科學編制“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着力推進“5155”鄉村建設示範行動,新打造鄉村建設示範村13個,以點帶面推進和美鄉村建設。完成自然村(組)通硬化路項目453公裡、硬化産業路117公裡、改造提升農村公路167公裡,改造農網線路2.01千米,建成5G基站78座。

五是持續深化協作幫扶。協調青島市和崂山區幫扶資金8400萬元,動員社會力量捐款捐物620萬元,引進企業5家。協調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引進各類幫扶項目45個,協調幫扶資金1755.3萬元,舉辦各類教育訓練班3批次,教育訓練黨政幹部、專業技術人才和緻富帶頭人256人次,幫助銷售農特産品68.8萬元。加強駐村幫扶工作管理,開展全員教育訓練1次,調整輪換第一書記和隊員453人。

六是提升鄉村治理效能。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創新開展“六強六優”行動,摸排整治軟弱渙散村黨組織36個,建立黨群服務中心16個。全縣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村均達到18.94萬元,其中經營性收入村均14.36萬元。持續發揮568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作用,常态化開展政策宣講,引導廣大群衆移風易俗,打造“積分超市”“文明銀行”等301個。

陳宇星: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鬥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作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禮縣在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上做了哪些工作。

陳軍:禮縣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全力辦理省市縣确定的民生實事,全面落實各項惠民政策,全力解決教育、醫療、就業、住房、社會保障等群衆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縣人民。

一是認真開展關愛行動。成立了上司小組,制定了實施方案,壓實了各級責任,多部門關聯、全方位推進。省市幹部338人、禮縣幹部3702人結對關愛特殊困難群體4183人,聯系交流率達120.7%,走訪探視率達160.7%,落實政策14495次,解決困難2732件,幫辦實事3855件,幫扶物資約96萬元,用情用心用力解決了一批特殊困難群衆的急難愁盼問題。

二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義務教育“雙減”政策全面落實,校長、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加強,2023年聯考上線率64.52%,比去年增加1.14個百分點。實施教師安居住房、四中搬遷、城關第一幼稚園、東城國小教學樓、教師周轉宿舍等建立項目12個,辦學條件不斷改善。全面推行中國小校長競聘上崗,落實校長考核末位淘汰制,有序推進教師職稱改革,教育教學品質不斷提升。

三是加快健康禮縣建設。實施縣醫院内科大樓、遠端醫學中心、傳染病區更新改造和縣中醫院門急診醫技樓及能力提升、縣疾控中心實驗綜合樓、石橋衛生院業務樓及附屬設施建設等項目,完成城關、龍林、三峪3鄉鎮衛生院整體搬遷,以及14個鄉鎮衛生院改擴建和319所村衛生室建設任務,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達到基本醫療有保障标準,完成婦女“兩癌”篩查1800人,救治大病患者1527人次。

四是持續改善生态環境。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實河湖長制、林長制,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完成國家公益林管護166萬畝、新一輪退耕還林2萬畝、人工造林4.1萬畝、草原改良2.4萬畝,建設綠色長廊工程103.5公裡。紮實推進86件中央和省級生态環境保護督察回報問題整改,開展生态環境問題“百日排查整治”行動,摸排并整改河湖“四亂”問題65個,關閉清理沙場32家。

五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強各項救助制度銜接,全面落實城鄉低保、特困供養、殘障人士“兩項補貼”等政策,全縣現有農村低保對象農村低保10925戶35966人,占全縣人口的6.8%。穩步推進就業創業,城鎮新增就業2249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10筆2148.3萬元。建成4個村級互助幸福院并投入營運,禮縣西城老年養護院和2個鄉鎮養老服務中心及2個村級互助幸福院正在建設。

六是紮實有效主動創穩。大力推廣“浦江經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解決“三類事”7821件。深入推進不良資産清收處置,積極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非法集資等領域風險,推進平安禮縣建設。排查調處沖突糾紛2507起,化解信訪積案21件。對全縣道路交通、建築施工、旅遊安全、特種裝置、城鎮瓦斯等重點行業的安全生産大排查大整治,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全縣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來源:隴南釋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