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子牙童趣商将錦囊
他是“史上最牛打勞工”,靠賣調味品将公司市值從500億漲至7000億。在56歲以199億身價登上福布斯榜,64歲時身價暴漲至1950億。
事業也達到了最巅峰,原本應該功成身退的他,卻突然遭遇人生最大的滑鐵盧,公司市值一夜之間縮水5000億,他究竟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
從一個普通勞工到身價千億的富豪,他又是如何做到的?本期子牙童趣商将錦囊就帶大家一起了解龐康的故事。
畢業進廠 升上管理
1955年為順應時代潮流,位于廣東佛山的25家古醬園合并為佛山市珠江醬油廠。
得益于前期打下的良好基礎,珠江醬油廠在國内調料市場中的地位一直遙遙領先。
但随着瓜分蛋糕的人越來越多,以及外企資本的入侵,珠江醬油廠還是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沖擊。
工廠負責人一直在尋求變革,但效果甚微。不過讓他們沒想到的是,1956年出生的龐康居然會是工廠的“救世主”。
龐康是廣東佛山人,家境十分的普通。為改變命運,他從國小習就十分的用功。
聯考結束後,他順利被南京師範學院食品機械專業錄取。那時候大學生身份含金量純過黃金,是以26歲的龐康一畢業就被分到了珠江醬油廠當技術員。
初到工廠的龐康倍感迷茫,因為醬油他是吃了不少,但從沒自己釀造過。工廠的每個人都很忙,讓想要求教的龐康無從下口。
後來為了早日融入團隊,他先自發的摸清了醬油釀造的過程:挑豆、制曲、釀造。
他的表現讓上司十分滿意,很快就安排的專人從頭教他如何釀造出一瓶好的醬油。
等到龐康真正上手後,他才知道一切沒有他看到的那樣輕松。但他并沒有是以退縮,而是堅持不懈的突破了一個又一個難關。
就這樣剛入廠沒多久,龐康釀造醬油的技術飛速提升。1988年醬油廠進行了改制,彼時已成為副廠長的龐康決定就此機會對工廠的生産過程進行改革。
首先他不惜花費3000萬購入國外先進生産線,然後又高薪聘請了100多名技術人才投入生産線。
如此一來,工廠在效率提升、産量增加、産品品質提高的同時,還節省了人力。
勇于變革 高速發展
當然因為産品更新,銷量也是成倍的增長,到1990年珠海醬油廠就在龐康的帶領下成為了國家二級企業。
而功不可沒的龐康身份也早已從副廠長變成了總經理,此後龐康便帶着醬油廠不斷改革向前發展,在1994年順應國企改革的政策将珠江醬油廠更名為海天調味食品公司。
為保持公司良好發展以及公司人員的穩定性,龐康将公司股份以管理層占3成、員工占7成的比例進行了劃分。
起初大家一團和氣,但很快公司就因股份劃分制出現了管理混亂、明争暗鬥等的局面。
公司由此一下子陷入危機,為保全公司龐康不得不做出回收股份的決定。消息一出,龐康瞬間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從前大家對他的贊美一掃而空,紛紛開始罵他是過河拆橋的奸商。不過龐康并沒有就此被打倒,而是繼續将自己的決策推行。
從1995年提出回收股份後,海天公司就開始了一系列的變革。
為提高銷量,龐康不惜花費重金在1999年将海天醬油的廣告搬上央視舞台。有了央視光環的加持,海天品牌瞬間走進了千家萬戶。
2000年,經過龐康深思熟慮,海天成為了中外合資企業。有了外資的加持,海天不管是在生産還是營銷上都有了質的飛躍。
中外合資僅一年,海天的總銷售額就突破了10億元。依靠賣調味料可以有如此的創收,簡直是史無前例。
随着海天品牌的名聲越來越響,市場逐漸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龐康再次發揮“鈔能力”在2003年購入了一條全自動包裝生産線。這條生産線,每小時可以可以包裝大約24000瓶調味料。
兩年後,龐康再次出資10億,在佛山建成了年産可達100萬噸的世界最大的調味品生産基地——海天高明。
2008年,經過數十年的改革,海天公司終于成為了由管理層控股的民營企業。
也是在這一年,海天擁有了80萬平方米的超大陽光曬池群,還引進了10條來自德國的自動生産線。海天就此完成了調味料生産過程的全自動化。
2013年,海天的總銷售額突破了100億,成為國内調味品行業首個突破百億的企業。
那麼海天究竟是如何辦到這些的呢?這當然和龐康每一次的英明決策脫不了幹系。
首先他敢于變革,不過是前期花重金購買國外先進生産線還是後來實作權力集中制。海天在他的帶領下一步步從醬油廠變成了知名的民營企業。
其次他舍得花錢,并每次都把錢花在了刀刃上。購買全自動化生産線,提高了效率和産量,銷售額也随之水漲船高。
花重金打廣告,讓海天品牌深入人心。消費者經過長期“洗腦”,走進超市哪怕看到其他品牌的調味品,在好奇心的驅勢下最後大機率還是會選擇海天。
最重要的是,海天的銷售管道十分的廣闊。早在2003年,龐康就組建起了一支千人銷售隊伍。
不僅實作了全國城鎮的全覆寫,就連偏遠的鄉村也可以看到海天的身影。國内市場實行全覆寫後,海天就逐漸向國外市場擴張。
公司上市 千億市值
就這樣作為中國調味品行業領軍品牌的海天,在2014年以近500億的市值成功上市。
而作為公司董事長的龐康也以199億元的身價成功跻身福布斯榜,公司中也有其他34位高管一躍成為了億萬富翁。
不過海天即便已經成功上市,龐康還是不敢掉以輕心。因為和海天前後成立的李錦記、千禾、廚邦等品牌也正在以不可抵抗的速度迅速成長。
海天主打的是古法醬油,而李錦記另辟蹊徑研發了鮮味十足的蚝油,一經上市立馬就受到了消費者們的追捧。
千禾自成立之初就主打0添加,但因為價格比對其他品牌較貴,是以一直沒有激起水花。
但随着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大家對身體健康的重視千禾成為調味品行業新生的黑馬。
而廚邦主打的曬夠180天的醬油,更是一下子吸引了衆多消費者的目光。
眼看着海天即将被反超,龐康馬上召集人才,對蚝油、料酒、0添加醬油、醋等進行了研發。
因為反應夠快,海天不僅保持住了行業第一的位置,市值也是蹭蹭上漲。
2019年海天的市值超過3000億,2020年4月市值直奔4000億,而又過了不到5個月,海天的市值直逼7000億。
消息一出立馬在商業圈引起了轟動,因為人們難以想象一家賣調味品的企業市值居然可以超過中石油、中石化這樣的國企。
不過“月盈則虧”的魔咒馬上在海天身上應驗,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後海天受到了很大的沖擊,疫情結束海天市值直接縮水3000億。
但龐康一如既往的保持冷靜态度,經過不斷的調整公司又重新走上正軌。雖輝煌難回當初,但行業翹楚的地位至少還在。
可在2022年,一消費者發現海天牌某種醬油的配料表國内版明顯比國外版添加了更多的食品添加劑。
曝光視訊在短視訊上廣泛傳播後,海天陷入了空前的輿論危機。即便時候海天公關部進行了及時的澄清,但消費者們也絲毫不買賬。
就這樣一直主張0添加的千禾走到了台前,其他品牌的調味品也成了消費者們的新寵。
都說一失足則成千古恨,截止到目前海天的市值僅在2000億元左右,而龐康的身價也從2020年的最高身價1950億元跌至現在的800億元。
但社會規則曆來如此,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隻要海天用心做産品,重回巅峰也不無可能。
你認為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讨論,留下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