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術生”紮根鄉村10年 助小山村變成“網紅村”

作者:星星飛翔

從2013年前往邛崃市靖口村參與建設,再到2023年天府紅谷靖口村項目雛形初現……西部計劃志願者闫鵬文已經在鄉村紮根十年。

期間,闫鵬文參與的邛崃市精品文旅項目“天府紅谷”,讓當地從一個小山村變成高端休養度假空間,村子也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村”。這些年,随着政府對村上基礎設施的加大投入,文旅項目“天府紅谷”也在助力邛崃鄉村振興的實踐與探索,帶動群衆增收緻富,為鄉村發展注入再生動力。

村上的觀光綠道、登山步道越來越多,遊客越來越多、人氣越來越旺,就業需求越來越多,返鄉創業的村民越來越多,村上開的民宿也跟着多起來,村民的錢包越來越“鼓”。

“美術生”紮根鄉村10年 助小山村變成“網紅村”

當西部計劃志願者 “美術生”紮根農村

2003年6月,美術教育出身的23歲的通江小夥闫鵬文被西部計劃打動。很快他報名通過,作為志願者被配置設定到了邛崃。他先後在邛崃市泉水中學、邛崃市青少年宮、邛崃城市建設指揮部等地工作。

在2013年“4·20蘆山地震”後,闫鵬文被安排到邛崃市高何鎮(現天台山鎮)靖口村參與災後重建工作,自此與鄉村結緣。

“随着災後重建、土地整理,農村有了一定變化,但看見老百姓住進沒有裝修的安置房,窗簾是舊床單,公司決定在區域展開災後産業重建項目。”闫鵬文表示。

剛開始,闫鵬文遇到了不少困難,“山區村(社群)受地理因素影響,資源匮乏,村集體要想把有限的資源實作價值轉化,困難極大。”同時,村幹部忙于日常事務,觀念較為落後,沒有經驗也沒有時間來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不止于此,闫鵬文覺得,村上還嚴重缺乏營銷、策劃人才,他形容是“抱着金飯碗要飯”。

為解決這個難題,邛崃市政府創新成立“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國有平台公司+社會企業”聯合營運公司,實行社會企業任CEO、平台公司任董事長、村集體組織參與管理、群衆監督的公司化運作模式,補齊鄉村振興短闆,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民宿康養、現代農業等産業,提振産業發展能級、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闫鵬文參與其中。

十年見證鄉村變化 村上的日子更有盼頭

2016年7月,闫鵬文作為聯合創始人參與的天府紅谷國際鄉村旅遊度假項目啟動,項目以鄉村振興為使命,依托高何山谷原生鄉村人文、自然資源,以文創智慧帶動一、二、三産業關聯,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着力打造國内一流、國際水準,最具天府原鄉氣質的休養度假旅遊區。

随着天府紅谷項目的名聲打響,從外地到天府紅谷的遊客越來越多。“政府針對村上的基礎設施也在逐漸加大改善力度。目前,村裡風貌得到了整治、環境得到了提升,新增觀光綠道10公裡,登山步道3條,村裡新增或者提檔更新營業中的民宿就有十餘家。”闫鵬文走在村上,感覺整體面貌、産業結構發生了質的變化,村裡人氣聚集,返鄉創業的村民也多了,村上能夠提供的就業崗位也多了。

“域内遊客多了,村民的農産品變現能力也大了。同時因為村内項目增多,提供的勞務用工、就業崗位等也多了。農家樂的服務品質提高,遊客也逐漸增多,慢慢形成了良性循環。”闫鵬文還透露,接下來,村上的日子更有盼頭,“規劃天邛雅高速也将經過境内,有專門的出口;龍門山輕軌也在規劃中,我相信未來村上會越來越好!”

鄉土IP帶動村民緻富 髒亂差小區變身3A級林盤景區

最近,闫鵬文所在的公司組織果農成立了“果農聯盟”,在文創農創産品上下功夫,秉持天然有機、健康營養、綠色生态,打造一批具有天台辨識度、能代表天台山鎮文化内涵的特色農産品伴手禮。“去年光水果就為區域果農增收約100萬元。”闫鵬文算起賬來,“我們通過推進紅色研學活動、營運紅飄帶酒店,接待研學者約1萬人次,帶動周邊10餘家民宿增收120萬元。”

2016年,公司希望用20萬元租用老百姓閑置清水房屋15年,建設精品民宿,盤活閑置農房,增加群衆收入。但由于租金遠高于20萬元,該項目以失敗告終。“群衆并沒有自發性參與進來。”闫鵬文開始轉變思路,注重農民的參與和主體地位,注重項目和社會資本的引入,利用企業資源,開啟“藝術點亮鄉村”的探索和實踐,策劃國際攝影節、鄉村音樂會、重陽孝親節等系列活動,組織群衆外出參觀學習,邀請治理人才到村(社群)召開群衆壩壩會,宣講鄉村振興的先進案例、優秀做法,讓群衆轉變思想。

“通過幾年的努力,我們不但把髒亂差的小區變成了3A級林盤景區,還讓10餘戶群衆自主創業,參與到鄉村振興中來。”闫鵬文很開心。當地村民高宣兵就是創業能手,他在多次參加學習宣講會後,自己出資200萬元改造閑置房屋,打造紅谷歸宿,再由公司幫助其營運,2個月就實作營收近10萬元。

鄉土IP也帶着整個村越走越遠,共同緻富。截至目前,天府紅谷靖口村片區大起步區雛形初現,形成了“一帶三區”的産業格局。項目先後提供近5萬人次的勞務用工,解決了近50名當地村民的長期穩定就業,支援15戶綠手指村民聯合創業,帶動了30餘家農家樂提檔更新,組織了近百場次專題教育訓練及交流活動,助力當地旅遊業的發展。光是天府紅谷·耕讀桃源項目,運作以來就接待了世界各地考察團500餘批次,遊客20萬餘人次。

文/顔雪

編輯/倪家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