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終策劃|2023金融領域十大關鍵詞

作者:數字綠洲

持續調降的房貸利率、暴漲的黃金價格、幾次打響A股保衛戰……2023年的金融市場波動起伏。臨近年末,市場對于股市、彙市等回暖有了更多期待。而金融市場震蕩的外在表現下,是穩健的貨币政策在調控,是一切金融活動從嚴監管的不變底色。

2023年的金融活動呈現怎樣的特征?2024年又将迎來怎樣的變化?圍繞貨币政策、金融交易市場以及金融監管,北京商報記者梳理2023年金融領域十大關鍵詞。

年終策劃|2023金融領域十大關鍵詞

關鍵詞一:貨币政策

靈活适度、精準有效

優化信貸、MLF、LPR、降準……2023年,大陸繼續執行穩健的貨币政策,加強逆周期調節,實作了從“精準有力”到“精準有效”的轉變。

根據人民銀行三季度貨币政策執行報告,今年以來貨币政策精準施策、持續發力,為實體經濟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援。保持貨币信貸合理增長、推動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發揮結構性貨币政策工具作用、兼顧内外均衡、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是不變的主題。

“穩健的貨币政策要精準有力,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充實貨币政策工具箱,着力營造良好的貨币金融環境。”人民銀行在三季度貨币政策執行報告中的表述同樣傳遞出下一階段貨币政策的新信号。值得注意的是,在12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穩健的貨币政策要靈活适度、精準有效”被定調,同時首次出現“社會融資規模、貨币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準預期目标相比對”的表述。

“2024年,穩健的貨币政策将根據内外部形勢、流動性情況變化等相機抉擇,充分運用各類總量和結構性政策工具靈活調整,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滿足實體經濟融資需求。”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說道,在外部加息周期步入尾聲、掣肘減弱以及國内穩增長、防風險的訴求下,貨币政策穩健寬松的基調未變,降準降息仍有一定空間。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強調,穩健的貨币政策将更加注重盤活存量、提升效能,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更加注重疏通貨币政策傳導機制和提升貨币政策質效、更加注重與财政政策加強協同、做好配合。貨币數量和社會融資總量還有适度寬松、合理增長的空間,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還有穩中趨降的空間,結構性、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還有加力服務高品質發展的空間。

關鍵詞二:人民币匯率

内外力量比拼仍存變數

2023年的最後一個月,人民币中間價整體圍繞7.10小幅波動。12月26日,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彙交易中心公布,2023年12月26日銀行間外彙市場人民币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币7.0965元,單日調升45基點。同日,在岸人民币、離岸人民币對美元匯率分别圍繞7.13、7.14震蕩。

2023年全年,人民币匯率整體經曆了“升-貶-升”走勢。其中,人民币中間價在6月30日報7.2258,觸及年内貶值低點。在岸人民币、離岸人民币在9月雙雙跌至7.35下方。進入11月後,人民币匯率開啟新一輪升值通道,強勢回升。

截至12月26日,年内人民币中間價累計調降2567基點,在岸人民币、離岸人民币年内貶值幅度分别為2.69、3.22%。在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看來,2023年人民币匯率走勢“一波三折”,既有美元走勢偏強、中美利差走闊和跨境資本流動“逆風”等外因影響,也有國内經濟預期調整、波浪式複蘇走勢的内因影響。

圍繞人民币匯率走勢,監管部門數次強調大陸經濟基本面對外彙市場形成強勁支撐,人民币匯率将在合理均衡水準保持雙向波動。針對2024年人民币匯率走勢,管濤指出,美聯儲貨币政策主導的全球金融周期已經行至緊縮尾聲階段,但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在一緻預期、不斷反轉中進一步提升。中國經濟複蘇之勢遇上美聯儲“朦胧”轉向,以國内“确定性”應對海外“不确定性”,内外力量之間的比拼仍存變數。

“2024年人民币匯率走勢存在三種可能性。其一是中國經濟恢複比較好,美國經濟軟着陸,美聯儲不加息或小幅降息,人民币對美元或是一個有漲有跌、震蕩走勢;其二若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美國經濟硬着陸,美聯儲貨币政策大幅轉向,人民币對美元有可能出現趨勢性的反彈走勢;其三美國經濟不着陸,美聯儲不降息甚至重新加息,中國經濟繼續面臨下行壓力,人民币匯率有可能會繼續承壓。”管濤解釋道。

關鍵詞三:LPR

2024年仍将适度下行

作為反映信貸市場資金供求情況、錨定房貸利率的關鍵名額,LPR在年内迎來兩次調降。12月20日公布的最新一期LPR為:1年期3.45%、5年期以上4.2%。

回顧年内LPR走勢,1年期LPR在2023年6月、8月分别調降10基點,至今已經連續四個月保持不變;5年期以上LPR則僅在2023年6月調降10基點,至今已經連續六個月未發生變化。目前,兩大LPR報價均處于曆史最低水準。

2023年全年,伴随兩次降息,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累計下調20基點和10基點。年内人民銀行推動降低存量首套房貸利率,并按季動态調整首套房貸利率政策、因城施策推動首套房貸利率進一步降低、調降二套房貸利率下限,個人住房貸款利率降幅明顯加大。

MLF利率定價、資金利率的波動、銀行淨息差承壓構成了LPR變與不變的三大因素。溫彬認為,伴随存量貸款滾動重定價、化債下銀行面臨的“降息展期”集中安排、有效融資需求不足、新發放貸款利率拐點未現以及負債端成本居高不下,銀行淨息差承壓狀态短期難改,也沒有再度下調LPR報價的動力和空間。

溫彬指出,從過往監管表态來看,2024年人民銀行大機率仍将引導LPR适度下行,進而推動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激活生産消費信貸需求。但LPR和新發貸款利率進一步下行空間将有所收窄。而為實作“靈活适度、精準有效”,結構性工具也有望發揮更大作用,負債端成本進一步管控必要性仍強。

關鍵詞四:股市

2024年有望迎來結構性牛市

進入2023年的最後一周,A股能否企穩回升牽動着投資人的心。12月26日集體小幅低開,截至當日午間收盤,滬指跌0.66%,收報2899.58點;深證成指跌1.14%,收報9150.63點;創業闆指跌1.47%,收報1804.64點。

此前,A股連日走弱,上證指數更是在12月21日早盤跌破2900點整數關口,最低觸及2882.02點,創下2022年4月以來新低。将時間線再拉長一些,自2023年8月以來,上證指數已經連續5個月處于下降走勢。

根據Wind資料,截至12月26日午間收盤,年内上證指數累計下行1872點,累計跌幅6.14%。同期深證成指下跌2444點,年内跌幅16.93%;創業闆指累計下跌1204點,年内下降23.1%。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2023年大多數時間A股市場出現比較明顯的下跌,特别是近期跌破3000點後呈現加速探底走勢,直至跌破2900點之後才出現一定反彈,這也反映出目前投資者信心依然不足。

方正證券研報進一步分析原因指出,下半年A股持續低迷,除了地緣政治因素引發外資加速從A股流出,導緻A股“失血”外,還有就是地方政府為化債發行了大量專項債,占用了大量流動性,資金利率自8月下旬以來持續走高,A股市場持續處于流動性偏緊态勢,年末臨近,資金利率依舊保持強勢,流動性壓力有增無減,這是大盤持續走弱并跌破2885點的内在原因之一。

不過,方正證券研報認為,随着年底資金回籠完畢,資金流動性壓力将減弱,流動性改善是大機率事件,為跨年行情奠定了基礎。2882點有望成為年底低點,年前收官前一周大盤有望完成震蕩築底,跨年行情值得期待。

楊德龍同樣強調,2024年A股市場還具備發動一輪牛市的機會,但不是像2015年的大牛市,而是結構性牛市,全面上漲的可能性不大,更多還是業績優良的好公司出現估值修複帶來的價值。

關鍵詞五:黃金

預期差與基本面之間的博弈

2023年,貴金屬市場備受矚目,國際金價的飙升引發一輪輪“狂歡”。中金大宗商品研究團隊表示,随着美國通脹高壓暫緩,黃金市場開始搶先定價潛在的經濟減速壓力和利率下調空間,投機頭寸的“買預期”交易主導金價築底反彈,上半年的歐美銀行業風險事件也階段性觸發避險買需,支撐黃金價格攀至2000美元/盎司上方。

回顧金價變動的一年,經曆了5月國際金價漲至年内高點,随後震蕩走低,在10月初跌至1800美元/盎司關口;又到巴以局勢影響下金價強力反彈重拾升勢;至12月4日,紐約黃金期貨、倫敦現貨黃金一度雙雙突破2100美元/盎司關口,創近年來新高。

不過時至2023年末,黃金價格中樞的下移兌現,COMEX金價一度下跌至1800-1850美元/盎司區間。此外在黃金儲備方面亦可以看出,多國央行持續增持黃金以增強抵禦全球金融市場波動能力和資産穩定性。根據人民銀行貨币統計概覽,大陸黃金儲備已實作連續13個月增加。

展望2024年,中金大宗商品研究團隊認為,貴金屬市場或仍是預期差與基本面之間的博弈,美國經濟的基本面現狀或尚不足以支撐穩定且較為樂觀的降息預期,“買預期,賣事實”或将繼續上演,利率主導之下,貴金屬價格或呈前低後高,COMEX金價中樞或位于1850-1900美元/盎司。

“金價預計短期行情波動較大,投資者應逢低布局,不要追高買入”,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同時指出,中期來看,受美聯儲降息、地緣沖突以及全球央行去美元化等趨勢支撐,黃金中長期行情可期,适合中長期持有。

關鍵詞六:存款利率

“存款搬家”現象或将延續

2023年末,存款利率迎來了新一輪下調。12月25日,多家股份制銀行跟進調整宣布調整了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其中三個月、六個月、一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普遍下調10個基點,兩年定期存款挂牌利率普遍下調20個基點。

就在12月22日,工、農、中、建、交五大銀行及招商銀行宣布下調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這也是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建立以來,商業銀行根據自身經營情況和市場形勢作出的第四輪主動調整,同時是年内第三輪調整。在此之前,大陸主要商業銀行分别于2023年6月、2023年9月主動下調存款挂牌利率。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在金融支援實體的背景下,貸款利率顯著下行,然而銀行的負債成本保持相對剛性,息差持續壓縮,加大了經營壓力。同時,存款定期化趨勢愈加明顯,且長期限存款和部分特殊存款産品定價偏高,由此驅動了存款利率持續調整。

明明指出,短期來看,由于居民目前風險偏好仍在修複過程之中,目前權益市場的震蕩态勢也增大了居民對資産安全性的要求,是以整體儲蓄意願較高,下調存款利率對于銀行負債端資金供給的沖擊有限,存款規模仍将保持上升趨勢。另從長期來看,存款利率下調,儲戶獲得的利息收入減少,存款作為資産配置選項的吸引力也将随之下滑,是以“存款搬家”的現象或将延續,銀行理财等低風險資管産品可能迎來增量資金。

關鍵詞七:債市

政府債擴張加速影響資金面

2023年的債市同樣“意外”不斷。回顧來看,一季度信貸投放和地方債發行節奏較快,帶動經濟資料趨于改善;而進入二季度,在經濟資料基數較低的背景下,信貸投放和專項債發行均在放緩,使得經濟環比增速明顯放緩。在此背景下,資金面也在轉松,4-5月部分銀行下調存款利率,市場開始為貨币寬松加碼定價。6月13日央行在MLF續作前兩天,意外下調逆回購利率,降息落地。7月貸款再度放緩之後,8月15日年内第二次降息落地。

來到8月,政府債發行明顯加快,8-11月政府債淨發行規模均超1萬億元,财政因素對資金面影響加大。其中,8月發行新增地方專項債;9月主要發行國債,單隻國債招标規模達到新高1150億元;10月開始發行地方特殊再融資債;10月末追加1萬億元赤字,納入特别國債管理,這也是時隔23年再度在年内追加赤字。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債發行加快,流動性相應收斂,使得9月末、10月末等特殊時點資金利率上行幅度加大。為對沖短期資金缺口,人民銀行相應加大了逆回購投放力度。

在廣發證券固收劉郁團隊看來,展望2024年,對債市影響較大的幾個确定性線索包括:一是海外方面,随着美聯儲在2024年的貨币政策轉向,外部因素對國内貨币政策的限制有望得到明顯緩解,國内債市面臨的外部壓力邊際放松。二是作為中國經濟正常化的第二年,重點關注全年增長目标,及對應的财政政策力度。

從債市看貨币政策走向,劉郁團隊指出,為支援經濟繼續修複,以及緩和地方債務和居民部門債務壓力,貨币政策轉向收緊的機率不高,預計2024年繼續維持寬松。此外,降準空間仍存,下調幅度預計為0.5個百分點;居民部門和地方政府部門存量債務負擔仍然相對較重,降低再融資利率仍有必要。

關鍵詞八:房地産金融

房地産信心持續修複

近期人民銀行釋出《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3)》,再度提出完善房地産金融宏觀審慎管理,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産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建構房地産發展新模式。

近兩年來,圍繞房地産領域各項利好政策頻出,涉及房地産企業融資、消費者購房需求等多個方面。從2023年初的金融支援房地産16條以及“第二支箭”,到年中的延長房地産企業存量融資周期,再到年末召開座談會強調對正常經營的房地産企業不惜貸、抽貸、斷貸,房地産領域的金融政策工具箱日漸豐富。

促進金融與房地産良性循環,是此前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新要求。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指出,2023年房地産領域政策内容主要集中在支援合理住房消費需求、推進三大工程建設、促進金融與房地産的良性循環等三個方面,整體來看,2023年房地産市場整體呈現先高後低再穩的走勢,總體上,下半年一系列政策持續發力,對于房地産市場的企穩和購房者信心提振等都有積極的作用。

在嚴躍進看來,房地産市場回升向好态勢明确,但基礎還需要鞏固。監管部門強調促進金融與房地産良性循環,是為了避免房地産領域風險蔓延至金融領域,多措并舉保障房地産市場平穩運作。

嚴躍進認為,2023年下半年房地産信心開始逐漸修複,預計到2024年此類信心會進一步修複。得益于預期轉好、剛需和改善型住房需求充足等因素疊加保交樓等利好消息,2024年新房交易會有較好行情,購房者入市節奏會加快。既有的政策效應會陸續釋放,客觀上都對房地産市場發展産生積極的影響,持續增強政策帶動市場複蘇的動力。

關鍵詞九:金融開放

“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着力推進金融高水準開放,確定國家金融和經濟安全。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穩步擴大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和長期資本來華展業興業。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競争力和影響力,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而這也是2023年内金融開放的主線。外資對中國長期發展的信心增強,持續加注中國資本市場;多份雙邊本币互換協定、諒解備忘錄簽署,進一步加強國際金融合作;與此同時,數字貨币、金融科技的蓬勃發展也為國際貿易帶來更大機遇。

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推動金融雙向開放,是金融高水準開放的題中之義。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金融高水準對外開放,就是推動大陸金融業規則、管理、标準等制度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就是推動國内金融業增加高品質服務供給,不斷提升金融服務水準,但需要關注金融業對外開放條件下的潛在風險。

那麼推進金融高水準開放,下一步應做好哪些工作?周茂華提出,未來需要不斷完善宏觀審慎管理與微觀監管的雙層管理體系;完善壓力測試機制,提升風險預警及處置能力;加強政策、工具方面的儲備;加強跨境、跨市場風險傳染機制研究與風險防範能力建設等。

“要建立與更高水準開放、更高品質發展相适應的金融監管體系,建構橫跨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并結合機構監管、功能監管和行為監管的大資料平台、綜合統計系統、審查體系、監測體系、分析體系、預測體系、預警體系。要增強政策協同與協調,豐富風險應對政策工具,防範世界經濟波動和國際經濟政策外溢效應帶來的風險沖擊。”龐溟建議道。

關鍵詞十:金融監管

“長牙帶刺”仍是突出特征

不論金融行業如何發展變遷,強監管始終是其底色。2023年召開的多次重磅金融會議中,金融監管與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均被擺在了突出位置。

年初金融監管領域機構改革“靴子”落地,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在原銀保監會基礎上組建,後者退場;實行了24年之久的人民銀行大區分行體制重新回到省分行體制時代;中國證監會由國務院直屬事業機關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地方金融監管職責進一步優化。此後,面對年内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金融監管部門有條不紊部署各項工作,各金融部門則是有序落實各項任務。

臨近2023年末,銀行、保險、基金券商、支付等金融行業的垂直賽道迎來重磅新規,《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督管理條例》等接連釋出,《消費金融公司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也在醞釀多時後出爐。

中央财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内蒙古銀行研究發展部總經理楊海平指出,2023年,通過重點監管制度的出台,彌補了監管漏洞;通過嚴厲的監管檢查和監管執法,大力矯正金融機構行為;通過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積極推進監管體制改革;通過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擴圍,銜接微觀監管和宏觀審慎管理。總體看,監管效力得到提升,在重點領域金融風險防控、阻斷金融風險傳染方面成效顯著。

展望2024年,楊海平認為,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對金融監管的部署将得到全面落實,“長牙帶刺”依然是監管的突出特征。傳統的重點領域風險之外,交叉風險、跨市場風險、新型金融風險将被重點關注,監管真空地帶或盲區将被壓縮,中央和地方的監管資源将更好地協調,金融監管體制将繼續邁向成熟定型。

北京商報記者 廖蒙 董晗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