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IC
12月22日,國家新聞出版署釋出《網絡遊戲管理辦法(草案征求意見稿)》。
這是十餘年來,監管部門首次大幅調整網絡遊戲的管理辦法,上一次還要追溯至2010年文化部出台的《網絡遊戲管理暫行辦法》。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梳理看到,《網絡遊戲管理辦法》增加了“限制遊戲過度使用和高額消費”提法,并對每日登入、首充和累充戴上“緊箍”。
根據規定,網絡遊戲不得設定每日登入、首次充值、連續充值等誘導性獎勵,網絡遊戲出版經營機關不得以炒作、拍賣等形式提供或縱容虛拟道具高價交易行為。
12月22日,騰訊控股跌超12%,成交大幅放量至近406億港元,網易跌超24%。A股公司中,寶通科技、盛天網絡、神州泰嶽、掌趣科技、冰川網絡、富春股份等跌幅超過10%。三七互娛、姚記科技、吉比特、電魂網絡等10%跌停。
戴上緊箍,限制遊戲過度使用和高額消費
早在2010年6月,文化部出台了《網絡遊戲管理暫行辦法》,首次系統地對網絡遊戲的娛樂内容、市場主體、經營活動、營運行為、管理監督和法律責任作出了明确的規定。這也是中國網絡遊戲行業十年以來,第一份專項的系統管理法規。
值得一提的是,《網絡遊戲管理暫行辦法》明确不得誘導玩家消費虛拟币——不得以随機抽取等偶然方式,誘導網絡遊戲使用者采取投入法定貨币或者網絡遊戲虛拟貨币方式擷取網絡遊戲産品和服務。
如今,《網絡遊戲管理辦法》再度更新,劍指氪金。
“核心主要是幾個最嚴格的規定,比如不得設定每日登入、首次充值、連續充值等誘導性獎勵,還有充值限額,包括抽卡的機率。機率其實之前也有要求過,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求抽卡得到的東西,一定要也可以購買,這個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變化。我覺得幾乎對于所有氪金向的遊戲公司而言,都是一個挑戰。”一位遊戲行業資深從業者、投資人對貝殼财經表示。
“隻能說遊戲公司肯定是有對策的,它們商業化策劃那麼強——沒有連續登入,那就累計時長,沒有累計時長,那就累計關卡,或者任務數。很多東西可以設計的。”另一位遊戲分析師對貝殼财經提供了相反的看法。
此次新規指出,限制遊戲過度使用和高額消費,網絡遊戲不得設定每日登入、首次充值、連續充值等誘導性獎勵。所有網絡遊戲須設定使用者充值限額,并在其服務規則中予以公示,對使用者非理性消費行為,應進行彈窗警示提醒。
遊戲公司密集回應,部分公司稱影響較小
12月22日午後,遊戲股重挫,三七互娛、吉比特、姚記科技等多股跌停。而騰訊盤中跌幅一度超14%,網易盤中跌幅一度超27%。
當天,多家公司回應新規影響。其中,騰訊遊戲副總裁張巍回應貝殼财經記者稱,自從2021年未保新規釋出以來,騰訊一直嚴格貫徹落實管理要求,目前未成年人的遊戲時長和消費資料都處于曆史最低水準。新的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對于遊戲合理的商業模式,營運節奏等關鍵要素并無本質改變。監管部門本次釋出的新版管理辦法明确了對行業的支援态度,特别在鼓勵精品原創遊戲方面給出了指導性意見。
三七互娛回應稱,已關注新規落地後對該公司帶來的影響,目前還在研究。“有關影響我們還在看。目前隻是征求意見稿,還沒有正式實施。至于實施的可能性,我們一家公司也左右不了。”一位公司從業人員表示。
姚記科技從業人員表示,公司也是剛剛獲悉網遊管理新規意見,如果征求意見稿通過,估計對整個遊戲闆塊和行業的影響會很大。從業人員強調,此次征求意見稿,是針對整體行業不是針對個别公司,公司要研究細節内容再進行相關應對措施的跟進。
心動公司表示,将積極配合新規落地。同時,旗下自研産品曆來堅持差異化精品研發導向,從不依賴首充返利、每日簽到等強營運手段。公司将充分落實新規精神和具體措施,共同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此外,神州泰嶽、富春股份表示,對公司現有的運作遊戲産品影響較小。2022年,兩家公司海外收入占比均超85%。恺英網絡方面稱,目前對公司經營沒有實質性影響,公司将認真學習研究、積極跟進回報,相信遊戲行業會在更加規範的基礎上實作高品質發展,為國家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大陸遊戲收入首破三千億,公司出海破局
12月15日,在2023年度中國遊戲産業年會上,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第一副理事長,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主任委員張毅君公布了《2023年中國遊戲産業報告》。2023年,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3029.64億元,同比增長13.95%,更是首次突破3000億元關口。與此同時,中國遊戲使用者數量也保持了穩定增長,使用者規模達6.68億人,同比增長0.61%,同樣達到曆史新高。
貝殼财經記者注意到,收入總額中占比最大的當數中國自主研發遊戲。其國内市場實際營銷收入達2563.75億元,同比增長15.29%。而在海外市場上,自研遊戲實際銷售收入達到163.66億元,盡管同比下降5.65%,但規模連續4年超千億人民币。
而在細分市場中,移動遊戲市場仍占據主導地位。報告顯示,2023年移動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2268.60億元,同比增長17.51%。更是占據中國自主研發遊戲市場74.88%的份額。
貝殼财經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國内手遊紅利逐漸見頂,包括騰訊、網易等巨頭在内的遊戲公司紛紛布局海外市場。一時間裡,“出海”已成為廠商們最大的共識。
2023年國内遊戲市場随着版号發放的常态化得以迅猛發展,但絕大部分份額仍被大廠所把持,中小團隊要想從中生存極為困難。
據媒體統計,2023年一季度,前十大遊戲企業的總收入達到810億元,其中騰訊、網易占據了超過80%的份額。同樣據七麥資料顯示,2023年6月App Store熱門遊戲收入榜前五名中,兩家大廠的遊戲産品占了4席,占比同樣是80%。
公開資訊顯示,騰訊早在2005年就布局海外遊戲業務,如今更是騰訊覆寫了遊戲研發、營運、管道等各個環節。另一巨頭網易同樣早已在日本、北美、東南亞等地布點。據Sensor Tower公布的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米哈遊旗下《原神》在全球範圍内累計收入41億美元(約合人民币280億元),其中海外市場的營收占比高達近2/3。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 白金蕾 覃澈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柳寶慶 部分綜合公開媒體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