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張微信聊天截圖刷屏,村幹部公然拿孩子上學就業來威脅村民交醫保,最終又是臨時工背鍋,這裡面隐含着很多問題,有孩子的沒孩子的,有新農合的,沒有新農合的,都要認真看完。
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事件的大緻經過。在這張微信截圖中,一位名為“曹各莊村劉某某”的村幹部,在群聊中表示,交醫保截至25号,沒交的趕緊交。如果話隻說到這,并沒有任何問題,這隻是一個善意的提醒,或者頂多算是個督促吧,但這個人随後的操作,簡直令所有人驚掉了下巴,他公然在微信群内威脅廣大的村民,說什麼如果不交醫保的話,以後孩子上學會受到影響,而長大想要在體制内找工作的話,也将因為無法通過政審,而不能進入這些機關。這是一種威脅和勒索,孩子是大人的軟肋,豈容這麼輕松的就被人拿捏了?
這個發消息的人據稱是河北保定曹各莊村委會的從業人員,但是,更令人氣憤的是,當地政府從業人員在回應此事的時候,卻是輕描淡寫的表示,此人隻是一個外聘的會計,他說這些話也是出于好意,機關已經對他進行了批評和教育。
什麼?我們想到了你會說這是臨時工,但沒想到會說的如此輕松。難道臨時工代表的就不是當地政府部門嗎?政府雇傭臨時工的意義,難道就在于必要的時候可以出來背黑鍋嗎?如此引起全民憤怒的事情,隻是簡單的批評教育就完事了嗎?這種回應隻是将責任推給了外聘人員和臨時工,将自己的責任卻撇得幹幹淨淨,隻是對别人進行批評教育,自己就沒有反思和自我批評嗎?
事實上,這個事件并不是孤立的,在全國很多地方都存在類似的情況,尤其是廣大的農村地區。新農合的繳費對于農民家庭來說,不能說一定是負擔,但每個家庭的承受能力是不同的,本身就是一個自願繳納的,不應該強迫。但現實中,一些地方為了完成任務,給基層幹部下不合理的名額,使用各種催繳手段,這種行為不僅損害了村民的利益,也破壞了基層幹部的形象和信譽。
不僅如此,這件事更令家長們感到細思極恐。教育公平我們已經喊了很多年了,教育、考公,是最應該展現公平的地方,這是每個孩子都應該平等享有的權利,但總是被以各種方式亂用。
我們真正應該反思的是:為什麼有些村民不願意交醫保?是個人的問題還是執行過程中走了樣,好好的經被念歪了?是因為經濟上有困難,還是對政策不了解?
總之,這個事件讓我們看到的全是眼淚,基層幹部在征繳醫保過程中,的确面臨極大的壓力和困難,他們确實不容易,但臨時工更不容易;老百姓們賺錢生活不容易,而我們的孩子們念書找工作更不容易。希望大家以後都少一些傷害,多一些關心和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