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同是戰敗國,德國和日本的教材,是如何講述二戰的?

作者:零度法談
同是戰敗國,德國和日本的教材,是如何講述二戰的?

德國的總理能在猶太人的墓碑前下跪,而日本的教科書卻仍然醜化、歪曲他們侵華戰争的曆史,同樣是兩個二戰戰敗國,德國和日本對于此事不同的做法引起了世界人民的讨論。

每一場戰争都是一場傷痛,而對于戰敗國來說更是如此。

同是戰敗國,德國和日本的教材,是如何講述二戰的?

有些民族會以史為鑒,銘記曆史,絕不再犯,可有些民族卻刻意醜化、消除過去之事,以挽回自己的正面形象,卻不知越抹越黑,越抹越招人不齒。

同樣都是輸家的德國和日本,他們的學校是如何教導學生看待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他們的人民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祖輩曾經親曆過的戰争的?

同是戰敗國,德國和日本的教材,是如何講述二戰的?

一、德國的教育态度:認錯且誠懇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德國人的态度是:對不起,我們輸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們的态度卻是:對不起,我們錯了。

相比于日本,德國早在20世紀的六七十年代就對曆史進行了反思和忏悔,比如說德國總理勃蘭特的“華沙之跪”。或許,正是因為德國人道歉得早,是以現在的世界輿論對于日本和德國的評價完全不同。

同是戰敗國,德國和日本的教材,是如何講述二戰的?

值得注意的是,德國的态度其實摻雜着很多政治因素。

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世界兩極格局正式拉開序幕,冷戰的更新讓世界各國陷入了緊張的情緒當中,美國和歐洲需要一個能夠團結整個西方抵抗蘇聯威力的國家,而這個國家就是西德。

西德作為戰敗國,被英、法、美裹挾着頂在了冷戰的最前線,用輿論包裝自己,逐漸對二戰受害國道歉。

雖然這是上層薄博弈後的政治結論,但是,當上層的意識形态滲透到下層的群眾當中卻會引發一場全社會的反思。

同是戰敗國,德國和日本的教材,是如何講述二戰的?
當時有48%的人提出了反對勃蘭特下跪的行動,認為“他太出格了”,但也有41%的人對總理的下跪表示了贊賞。

這點相較于死不悔改的日本,德國的做法不知道好了多少倍,這樣一個低姿态的行為很容易獲得全世界人民的好感,那些被殘殺的無辜平民也能夠得到稍稍的安慰。

這是民族永遠的教訓,也是一個國家複興的基調。

很多的德國人知道他們錯了,但他們卻不怪希特勒一人,因為在他們眼裡,希特勒是德國人民一票一票選出來的合理合法的國家領袖,是保證國家機器的運轉的代理人。

同是戰敗國,德國和日本的教材,是如何講述二戰的?

德國人民曾經幻想過強國高福利,而希特勒為了實作自己的諾言,保持執政的合法性,就要把“二戰是”這個遊戲一直玩下去,可是他卻有一天玩不下去了,最終引爆了整個大戰,将德國拖入了無邊的深淵,在這件事情上,德國人民看得很清晰:做錯事就要挨打,就要認罪。

由于社會整個風尚是推崇德國認錯的,是以德國的年輕一代也接受到了這種意識形态的教化。

在德國學校,老師講述曆史的時候,納粹行為的殘暴會被學生深深地印刻在心裡,教科書上面配的圖也都是在曆史上真實發生過的。

同是戰敗國,德國和日本的教材,是如何講述二戰的?

德國學生對于二戰的曆史有一個共識:納粹是非正義的政黨,是發動了世界大戰的政黨,這段曆史是可恥的。

青年就是國家的未來,接受正确的教育,反對曆史虛無主義是一個民族文化發展的基礎,德國青年深刻認識是從教科書上得到的正确的答案,而這一點,日本根本不屑一顧,甚至反其道而行。

同是戰敗國,德國和日本的教材,是如何講述二戰的?

二、日本教材歪曲曆史程度嚴重

在日本的教材中,學生清晰可見書籍将“侵華戰争”這幾個字改動多次,模糊用語,甚至還模糊九一八事變的起因。

同是戰敗國,德國和日本的教材,是如何講述二戰的?

在我們看來是,日本人故意設計讓九一八爆發,好借機控制東三省,可是日本的曆史教科書裡,寫的卻是“因為經濟危機……中國錯誤地收回國家主權”等等。

除此之外,日本的全面侵華戰争也被他們的大面積宣傳,是為了“維護本國的經濟政治狀況,由于思路不一,軍政内部出現了不一樣的結論,進而波及了東方大國”。

最為中國人所痛恨的南京大屠殺、旅順大屠殺等等也被日本人用春秋筆法寫作,他們不但一筆帶過,而且其内容大多描述了日本前期勝利為本國帶來的果實和後期太平洋戰争時,日本的劣勢,以激起群眾的愛國之心和委屈的情緒。

同是戰敗國,德國和日本的教材,是如何講述二戰的?

總的來說,日本人認為自己是二戰的犧牲品——畢竟美國向日本投放了兩枚原子彈,這兩顆原子彈造成了東京平民的大量傷亡。

也正是由此事實,很多的日本青年都認為,他們的國家也是當年戰争的受害人。

找借口,甩鍋、推诿、扭曲,日本教材在這方面做得的确不如德國。

有很多中國人評論:他們之是以不能像德國人一樣向中國人道歉,不能向東南亞國家道歉,主要是害怕他們的群眾一旦獲悉了事情的真相,恐怕不會再信任他們主政的政府,也不再信任一直引以為傲的文化。

2016年,東京大學的一名學生曾經和他的教授一起整理了很多太平洋戰争留下來的老照片,不久,他們便編寫了一個名叫《用AI彩照複原的戰争》一書,每逢重大節日的時候,他們便會在全網營銷。

同是戰敗國,德國和日本的教材,是如何講述二戰的?

評價這個書的大多是日本的網民,但是他們評價的内容大多集中于本國的情況,絲毫沒有反映到日本挑起戰争對于他國的危害層面。

“饑餓是當時日本士兵的頭号死因,哪裡還會有這樣的屈辱。”

“戰争最重要的是後勤,無論你軍隊多麼強大,如果你沒有适當的補給和路線,你就會失敗。”“應該記住,許多的士兵應死于饑餓和疾病,而不是死于直接戰鬥,我從未見過如此瘦弱的士兵照片。”

“日軍最後的所有士兵都餓死了,這樣的日本不可能赢。”

同是戰敗國,德國和日本的教材,是如何講述二戰的?

每一句話都在圍繞戰争來緬懷來歎息,從來沒有提到過他們傷害的民族和國家。

也正是因為這樣氛圍,日本社會裡的軍國主義一直長盛不衰。安倍晉三在主政的時候還屢次參拜靖國神社,有這樣的國家上司人做榜樣,日本的教育又怎麼可能不失偏頗?

同是戰敗國,德國和日本的教材,是如何講述二戰的?

三、日本為何咬緊牙關不道歉

日本之是以一直如此,恐怕是因為當年日本軍國主義的餘孽沒有清洗幹淨。

在戰争結束之後,日本天皇還是許多平民百姓心中的偶像,他們把天皇的精神當作自己的意志,把天皇的存在當成個體存在的價值,天皇沒有被清算就意味着在群眾的心中——天皇是無可戰勝的,哪怕國家戰敗了,這也不是天皇的錯。

同是戰敗國,德國和日本的教材,是如何講述二戰的?

在很多孩童的心裡,他們也随着那些随波逐流的大人一起對于軍國主義、天皇甚至是日本的戰敗都有一顆狂熱之心。

雖然東條英機、土肥原等日本甲級戰犯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但這樣的事情卻不被日本人所能接受。

從1946年到1948年,中國政府分别在南京、漢口、廣州等地接收到了多名日本軍官的屍體。

原來在此前的一段時間内,深感自己罪孽深重,也無法接受自己國家戰敗、天皇道歉的日本軍官掀起了一股自殺狂潮,而這些人腦中大多是軍國主義思想,他們也都是日本法西斯高層人物。

同是戰敗國,德國和日本的教材,是如何講述二戰的?

出于恐懼,或是出于羞愧,他們用一把刀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妄圖逃脫中國人民的制裁。即使是死,也不願意真正地被正義審判,這就是日本人内心的所思所想。

比如說日本全面侵華戰争時的日本首相近衛文就逃避了戰争罪責。

在美軍登陸之後,他的戰犯角色被揭露,不得已在自己的住宅裡服毒自盡。戰争惡魔的自殺并非為了謝罪,而是為了不讓家族蒙羞,不讓天皇蒙羞。

還有一個原因則是美國人的出現,二戰結束後,美軍趾高氣揚的占立了日本全境。

同是戰敗國,德國和日本的教材,是如何講述二戰的?

要知道,“小男孩”和“胖子”兩顆原子彈把日本城市炸成了一片廢墟。這件事情是日本的恥辱,何況麥克阿瑟率領軍隊占領日本全境的時候,日本仿佛不是日本人的日本,而是美國人的日本。

美國兵人高馬大,對日本人非打即罵,麥克阿瑟這樣的設計就是要打壓日本人所謂的民族精神,并且要重塑他們的靈魂,對其進行全方位的改革。

物質上的極度匮乏,精神上的被打壓使得日本緊緊抱緊了美國的大腿。

同是戰敗國,德國和日本的教材,是如何講述二戰的?

他們如果對全世界鞠躬道歉的話,就意味着那些被美軍侮辱、接受美軍改革,目前還仍接受美國駐軍的不光彩的事實要一遍一遍地被提起,這些對于擁有“民族自豪感”的大和民族又怎麼能夠受得了呢?

近幾年來,雖然那些腦袋中仍然傾向軍國主義的日本人始終不願意向中國道歉,也沒有像德國那樣的舉動。

但是日本國内也有一些左翼團體,政治家,學者等等積極主張向受害國家道歉,并且也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活動。他們是真正開眼看世界的人,也希望通過共同努力來解決曆史遺留問題,促進和平友好交往。

#文章首發挑戰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