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地方金融組織批量接入征信系統,如何解讀其中深意?

作者:王琦 785

南方财經全媒體記者龐成 實習生姚佩儀 廣州報道

日前,廣州市地方金融組織批量接入中國人民銀行征信系統啟動儀式在廣州舉行,廣州成為全國首個地方金融組織批量接入人行征信系統的試點城市。

信用是市場經濟的“基石”。從大陸征信系統整體看,目前大陸遵循“政府+市場”雙輪驅動的征信體系建設模式,已形成人行征信系統與市場化征信機構協同發展、互為補充的發展格局,但地方金融組織批量接入人行征信系統工作尚未全面覆寫。

在金融機構觀察人士看來,地方金融組織批量接入人行征信系統,擴充了征信系統的覆寫範圍,有助于健全資料安全管理體系。對于企業而言,地方金融組織批量接入征信系統後,能夠充分了解借款人的征信、獎懲以及經營狀況等資訊,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題,提高産業融資效率。

擴大征信覆寫範圍,疏通企業融資堵點

健全的征信系統對于增加征信有效供給、服務中小微企業融資和支援實體經濟發展等發揮重要作用。

但長期以來,地方金融組織未能實作批量接入人民銀行征信系統。大陸征信體系記憶體在着共享機制不健全等“資料孤島”問題,增加了地方金融組織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也增加了企業融資成本和融資難度,制約了其經營規模的擴大。

其中,資訊不對稱是中小微企業面臨融資難問題的主要原因。征信查詢流程相對複雜、貸款審批流程較繁瑣、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缺乏了解和信任等問題,制約着中小微企業融資規模的擴大。

地方金融組織為何不及早接入人民銀行征信系統?

業内人士告訴南方财經全媒體記者,地方金融組織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而接入央行征信系統成本較高,涵蓋了一次性的硬體投入和長期的維護等費用。對于中小微企業而言,企業征信若出現小貸公司的借款記錄,便可能會影響其在其他金融機構的借款申請,形成了“征信歧視”的閉環。

廣州此時推動地方金融組織批量接入人行征信系統,背後有何深意?

實際上,中國人民銀行近年來不斷推進征信系統建設,持續完善多層次征信體系,已經有了承載金融組織批量接入系統的能力基礎。截至今年10月底,中國人民銀行征信已接入法人機構6189家,收錄11.64億自然人資訊、1.3億戶企業和其他組織資訊。個人信用報告日均查詢1560萬筆,企業信用報告日均查詢54萬筆。

針對地方金融組織接入征信系統存在的困難,今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選取廣州作為全國首個地方金融組織批量接入人行征信系統的試點城市,通過對廣州地方金融組織接入征信系統提供包括接入輔導和技術支援等服務,幫助地方金融組織“多政策、多層次、低成本”接入征信系統。

據了解,截至今年10月末,廣州市已有19家地方金融組織接入了人行征信系統,包括13家小貸公司、2家融資租賃公司、2家融資擔保公司、1家地方資産管理公司,1家典當行。預計到今年底,廣州市将有29家地方金融組織接入人行征信系統。

作為大陸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廣東不斷加強企業信用資訊共享應用,以信用資料為支撐,解決融資貸款痛點,推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工作。2019年8月,廣東成為繼北京之後首批在全國銀行業電子管道推出企業征信查詢服務的省份之一,有效提升企業征信查詢服務水準。

大資料、區塊鍊、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的發展,也持續賦能征信覆寫程度擴大。為進一步用好企業信用,推進涉企信用資訊共享,服務小微企業融資和地方經濟發展。自2021年開始,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提出以區塊鍊技術建設“珠三角征信鍊”,依托“粵信融”征信平台,建立起信用資訊共享機制。

據了解,“粵信融”運用人工智能、大資料等技術,建立了企業信用評價和評分體系,能夠對企業進行“畫像”,幫助識别企業經營和信用情況,促進企業依靠良好的“信用記錄”擷取信貸資金。據了解,截至9月末,“粵信融”平台廣州地區注冊中小微企業約23.46萬家,上線235款信貸産品,累計撮合融資35.36萬筆,放款金額1427.86億元。

推動“信用+”服務實體經濟

為落實廣東省委“1310”具體部署,發揮信用建設對優化營商環境的支撐作用,推進信用建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廣東多地持續制定針對性政策,推出“信用+”服務,挖掘信用資料價值,發揮信用創新應用優勢,促進産業集聚,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近年來,廣州市黃埔區不斷推進信用體系創新,為企業建設發展降低時間成本、減少審批環節。據了解,廣州開發區在建産業項目數量多、體量大,企業發展建設資金需求旺盛。今年3月,廣州市黃埔區釋出《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信用服務實體經濟高品質發展若幹措施》,針對公共信用評價等級A級企業、A級納稅人、海關AEO進階認證企業等誠信企業,推出政務類和市場類相關15條激勵政策,幫助降低制造業企業經營成本。

此外,早在2018年,黃埔區在全國首個出台《信任籌建工作方案》,通過“信用籌建”方式幫助産業迅速落地。其中,華星廣州t9項目作為全國首條高端專業顯示高世代産線,項目總投資350億元,預計達産産值近300億元,通過黃埔區全流程“信任籌建”管理,從簽約到動工僅用了21天,從開工到投産僅用了18個月,有效加速産業建設。

2021年4月,黃埔區獲批廣東省信用建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試點。通過統籌“信用園區”建設工作,黃埔區打造出“信用+停車”、“信用+租賃”、“信用+市場”等10個信用應用場景,累計開展信用主題對接活動50餘場,覆寫了超20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

與此同時,在南沙,廣州南沙區發改局(信用辦)以信用服務實體經濟為導向,率先在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廣東醫谷南沙園區建立生物醫藥信用園區,集合人才、信用、資本、技術、資訊等多種要素,采取多種信用激勵手段,助力産業高品質發展。

去年7月,惠州市印發了《惠州市守信激勵服務實體經濟十條措施(試行)》,建起“信用+”應用模式。此外,惠州率先推廣“惠信碼”服務,建立起企業信用狀況綜合評價體系,修訂印發《企業信用風險評估名額體系(2022版)》,對全市100多萬個經營主體開展信用風險全覆寫評價,成為廣東省首批信用建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試點典型案例之一。

作為全國創業密度最大、中小微企業最活躍的城市,深圳市前海合作區積極打造地方征信平台。深圳地方征信平台于2022年初正式運作,截至2023年4月,平台已歸集覆寫深圳市400餘萬家商事主體信用資料10.7億條,服務企業超13萬家,助力企業獲得融資超1006億元,其中87%投放給小微企業。

廣東通過精準施策,打造“信用+”服務,不斷打造信用建設服務實體産業矩陣。如今,廣州地方金融組織批量接入征信系統,廣州探索出利用信用建設優化營商環境的可行路徑,為中小微企業發展創造更大空間。

更多内容請下載下傳21财經AP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