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中東産油國真正影響的不是和蘇聯的政治關系,而是和蘇聯石油對西歐市場的争奪,蘇聯在摩薩台時代還是一個石油淨進口國,二戰将

作者:智史通鑒

對中東産油國真正影響的不是和蘇聯的政治關系,而是和蘇聯石油對西歐市場的争奪,蘇聯在摩薩台時代還是一個石油淨進口國,二戰将蘇聯高加索地區的石油設施摧殘殆盡,蘇聯本身恢複經濟,需要大量的石油維持運轉,特别是第四個五年計劃,蘇聯興建了一大批重工業裝置,國内石油生産就供不應求,但是到了50年代後期,發現了伏爾加-烏拉爾油田,巴庫油田和秋明油田生産不斷恢複和擴大,蘇聯的原油年均增長12%,到了1955年以後蘇聯的石油生産始終保持着高速增長的勢頭,帶動了出口的高峰。1950年蘇聯出口為2.65億桶,1955年增加了2.35億桶,1958年增加了7.35億桶,蘇聯的石油從1948年開始5年間增加了788.4萬桶,增長了近14倍,由于蘇聯是計劃經濟國家,油價完全都是政府來定價,缺少市場調節,蘇聯為了打入歐洲市場往往制定較低的價格,油價平均比國際市場油價低10%-12%。

蘇聯的石油往往帶有一定的政治目的,通過低油價可以增強對歐洲的影響力,增加西歐對蘇聯的石油依賴,改善蘇聯和西歐各國的外交關系。蘇聯出口石油方式相當靈活,可以通過以貨易貨方式,蘇聯提供石油,西歐國家提供各種生産資料和生活資料的制成品,其中有很多是軍民兩用的裝置,其中西德、日本、意大利是蘇聯石油主要的進口國。

蘇聯的石油出口對中東産油國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中東産油國多半是市場經濟,往往生産成本、勞動力工資等物質成本是考慮的首要因素,政治因素屈居第二位,中東産油國如果保持和蘇聯一樣的價格,隻能是賠錢;由于60年代産油國油田多數都被英美石油公司控制,他們要求英美政府通過政治手段來限制蘇聯石油對歐洲原油市場的幹擾,經過英美兩國政府的協商,歐共體在布魯塞爾通過一項決議,要求成員國将蘇聯的石油進口限制在10%以下,雖然在歐洲市場上,遏制了蘇聯石油的幹擾,但是在世界其他地區,蘇聯依然憑借低價搶占了原來屬于中東國家的市場佔有率,蘇聯對國際石油出口的傾銷,造成國際原油市場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态,導緻了60年代國際原油油價不斷下跌,這讓英美石油公司和中東産油國政府都蒙受了很大的損失。

小結:本章着重描述了伊朗、伊拉克和海灣石油國家在英國中東石油政策中的地位,在1958年以前,兩伊成為英國石油政策的重點。伊朗一直在英國石油生産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過和美國聯合鎮壓了摩薩台國有化運動,和巴列維國王建立了密切的聯系,雖然英國重新奪回了石油租讓權,但是英國獨霸伊朗石油的情形已經一去不複返了,美國憑借強大的實力已經取代了英國在伊朗的地位,巴列維和美國在60年代達到了蜜月期。

對于伊拉克而言,在1958年革命以前,英國和伊拉克王國關系密切,英國通過伊拉克石油公司在伊拉克南北都發現了油源,并且順利的取得了石油租讓權益,雖然王國時代的伊拉克政權數次提出了提高石油權益的要求,但是都沒有觸及英國在伊拉克石油的根本利益,伊拉克革命卻改變了英國在中東的石油戰略地位,新政府提出了條件讓英國最後逐漸放棄了租讓權,進而開啟了伊拉克石油國有化的程序;在政治上英國通過修改條約内容,逐漸将空軍基地等政治性的事務都轉給了伊拉克政府,和伊朗一樣,在伊拉克英國也碰到了美國的挑戰,美國由于伊拉克戰略地位也要進行資金援助,在英國的建議下,英美經過談判,進行了妥協,英美在伊拉克達成了共識。

1958年以後,伊拉克爆發革命以後,英國的石油政策開始向海灣酋長國轉移。和兩伊相比較,海灣酋長國人口少,都是扼守海灣通往外海的重要通道,是英國石油航道上最為重要的一環。英國對海灣酋長國的直接控制更為長久一些,英國幫助海灣酋長國建立了現代的司法、行政等體系,維持營運,并且承擔了海灣國家的治安等職能,調整了海灣國家内部和海灣國家與沙特之間的邊界糾紛。

對中東産油國真正影響的不是和蘇聯的政治關系,而是和蘇聯石油對西歐市場的争奪,蘇聯在摩薩台時代還是一個石油淨進口國,二戰将
對中東産油國真正影響的不是和蘇聯的政治關系,而是和蘇聯石油對西歐市場的争奪,蘇聯在摩薩台時代還是一個石油淨進口國,二戰将
對中東産油國真正影響的不是和蘇聯的政治關系,而是和蘇聯石油對西歐市場的争奪,蘇聯在摩薩台時代還是一個石油淨進口國,二戰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