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回目錄《計算機組成原理筆記目錄(2019 王道考研)》
3.4 存儲器的基本概念
1.存儲器的分類
1.從層次的角度來分
1.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
2.主存儲器(主存、記憶體)
主存和cache可以直接與CPU交換資訊
3.輔助存儲器(輔存、外存)
2.從存儲器使用材料的不同來分
1.磁表面存儲器:磁盤、錄音帶
2.磁芯存儲器
3.半導體存儲器
4.光存儲器:CD光牒
不同的材料表現出不同的特性,進而表現出不同的存取方式
1.半導體存儲器的存取特點:随機存取
即存取時間與存儲單元的位置無關,
想要存取某一存儲單元的内容隻需要送入行列位址選中即可,
所産生的延遲是電流流動的延遲,
通路不同存儲單元的延遲是差不多的
2.錄音帶從存取方式:順序存取
3.磁盤的存取方式:直接存取,先定位到一個小區域,
然後在這個小區域裡面進行順序存取
3.按資訊的可儲存性來分
RAM是易失性的,其他存儲器基本不易失
4.按資訊讀出是否破壞原有資訊的存儲來分
DRAM是破壞性讀出的,其他存儲器基本不會對原有存儲資訊産生破壞
2.存儲器的性能
1.存儲容量
=存儲字數*字長(如1M*8位)
2.機關成本
=每位價格=總成本/總容量
3.存儲速度
資料傳輸率=資料的寬度/存儲周期
1.存儲周期
t1:啟動存取時刻,t2:存取完時刻,t3:下次存取時刻
存取時間=t2-t1
恢複時間=t3-t2
存儲周期=存取時間+恢複時間
恢複時間對于SRAM來說,是用來保證整個存取的過程資料不會産生錯誤
恢複時間對于DRAM來說,是用來重寫被讀取的資料和其他資料的重新整理

2.主存帶寬(Bm)
主存帶寬又稱資料傳輸率,表示每秒從主存進出資訊的最大數量
機關為bit/s,位元組每秒,字每秒
3.存儲器的階層化結構
1.Cache-主存層次:
硬體實作,解決速度不鋪陪
2.主存輔存層次
硬體+作業系統實作,解決容量問題,逐漸形成虛拟存儲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