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消失的她》改編自蘇聯電影,如何鑒賞翻拍片?

《消失的她》改編自蘇聯電影,如何鑒賞翻拍片?

2023年6月22日,由陳思誠編劇并擔任監制的電影《消失的她》在全國院線上映。在該片豆瓣電影簡介以及一些宣發推文中,都可以看到這麼一句話:“本片改編自蘇聯電影《為單身漢設下的陷阱》(Ловушка для одинокого мужчины)。”

《消失的她》改編自蘇聯電影,如何鑒賞翻拍片?

電影《消失的她》(2023)劇照。 (資料圖/圖)

在陳思誠監制的電影中,有不止一部翻拍自國外電影,例如《誤殺》和《誤殺2》就分别翻拍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和美國電影《迫在眉梢》。

相比之下,《誤殺瞞天記》和《迫在眉梢》本身就是有着不小知名度的成熟商業片,《為單身漢設下的陷阱》則冷門得多。更讓人感到有些奇怪的是,《消失的她》是一部純粹的懸疑片,其改編對象《為單身漢設下的陷阱》卻是一部有不少誇張表演的喜劇+懸疑電影。反倒是1986年的美國電影《失蹤之謎》,在劇情和整體風格上與《消失的她》幾乎如出一轍。

其實,無論《為單身漢設下的陷阱》還是《失蹤之謎》都是翻拍電影——它們都源自法國劇作家、導演羅伯特·托馬斯于1960年創作的四幕偵探喜劇《孤獨者的陷阱》。這部劇作在巴黎演出之後大獲成功,使托馬斯一夜成名。随後,這個劇本的電影改編權更是賣出了十餘次。連“懸疑電影大師”希區柯克都曾經表示想要把這個故事翻拍成電影。

《消失的她》改編自蘇聯電影,如何鑒賞翻拍片?

電影《消失的她》(2023)、《為單身漢設下的陷阱》(1990)和喜劇《孤獨者的陷阱》(1960)海報(從左至右)。 (資料圖/圖)

不過,這部1960年創作的劇本,也不是這個故事的最初源頭。早在1945年的美國黑色電影《沖突》當中,就出現了類似情節。而這部電影則源自戴維·X·曼納斯在1940年發表的短篇小說《殺手的守護者》。有證據顯示,羅伯特·托馬斯在1960年寫劇本之前就知道該電影或者小說中的至少一部。

這段跨越八十餘年的溯源,延伸出一個問題:為什麼電影翻拍這件看似簡單的事情,也可以如此複雜?

7年翻拍24次,憑什麼

電影翻拍是伴随着電影的曆史一直存在的。

早在電影誕生不久的1918年,就出現了世界上首部翻拍電影《紅妻白夫》。該片講述英國貴族溫蓋特因為躲避罪行逃到美國西部,與印第安女孩納圖裡奇走進婚姻,翻拍自1914年的同名電影。到了1931年,這部電影又被翻拍了第二次。

有趣的是,以上這三部《紅妻白夫》的導演,均為塞西爾·B·戴米爾。而同樣誕生于1914年且同樣由塞西爾·B·戴米爾執導的電影《布魯斯特的百萬橫财》,在此後的一百餘年裡被翻拍了12次。其中最早的一次是1921年的同名電影;最近的一次,則是2018年由闫非和彭大魔執導,沈騰、宋芸桦、張一鳴主演的《西虹市首富》。

《消失的她》改編自蘇聯電影,如何鑒賞翻拍片?

電影《布魯斯特的百萬橫财》(1914)、《西虹市首富》(2018)劇照(從上至下)。 (資料圖/圖)

12次遠遠不是單部電影被翻拍的次數之最。意大利電影《完美陌生人》在2016年上映以來的短短幾年内,已經有24個翻拍的版本上映,也讓原片憑借“被翻拍次數最多”登上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消失的她》改編自蘇聯電影,如何鑒賞翻拍片?

電影《完美陌生人》(2016)、《來電狂響》(2018)劇照(從上至下)。 (資料圖/圖)

一百餘年間,不計其數的電影被翻拍,這其中必然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故事和事故。最為著名的當數賽爾喬·萊昂内與黑澤明之間的那段公案。

1964年,賽爾喬·萊昂内執導了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的西部片《荒野大镖客》。當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看到這部電影之後說道:“這(《荒野大镖客》)是一部好電影,但是這是我的電影。”

黑澤明所說的“我的電影”,指的是1961年由他執導、三船敏郎主演的影片《用心棒》。而《荒野大镖客》和《用心棒》的主要差別,僅僅是把故事的發生地從日本小鎮搬到了美國西部小鎮、把日本浪人換成了西部牛仔。黑澤明和《用心棒》的編劇菊島隆三就此提起訴訟。面對訴訟,萊昂内的反應卻是一陣竊喜:“黑澤明說我拍了一部好電影啊!”

最終,雙方達成了庭外和解。黑澤明獲得了《荒野大镖客》全球票房15%的收益外加10萬美元的賠償以及在日本、南韓和中國台灣的發行權。事後黑澤明承認,他從《荒野大镖客》中得到的收益比《用心棒》還要多。

《消失的她》改編自蘇聯電影,如何鑒賞翻拍片?

電影《用心棒》(1961)、《荒野大镖客》(1964)劇照(從上至下)。 (資料圖/圖)

翻拍在電影行業如此常見,與商業電影的制作模式有關。一部電影的誕生,在通常情況下,要麼是編劇拿着劇本四處找投資人,要麼是制片人拉到一筆投資,找編劇開始寫劇本。這就導緻,在電影真正制作完成之前,難以預知最終拍出來的成品會是什麼樣的。而一部商業電影各方面的投資都是巨大的,如同一項高風險的賭博遊戲。回顧電影史,随處可見因為一部電影的商業失敗而一蹶不振、被别的電影公司收購,甚至直接破産的例子。

而翻拍片可以讓制作方在開拍之前就看到成品的大緻模樣,是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商業風險。

另外,好的故事,從古至今都是稀缺資源。早在一百多年前,法國劇作家喬治‧普羅蒂就提出,世界上的一切戲劇劇情,都可以歸納進36種模式。從這個角度考慮,翻拍已有的成功作品也是一種合理的選擇。

雖然稱之為“翻拍”,說到底還是要從頭開始制作一部電影的。是以,翻拍的英文是“remake”,重新制作。在這個過程中,演員、場景、服化道、攝影排程這些環節,都需要像一般的原創電影一樣從零開始籌備。翻拍中現成的部分,基本上隻有被翻拍原作的故事和講故事方式。

是以,會被選中翻拍的電影,一般都有着精彩的故事或者出人意料的翻轉。而且,這個故事要有很強的可移植性。觀衆的口味和喜好,會因所處年代以及國家地區的不同而千差萬别。這就要求被翻拍的原作故事能夠超越這些差異,打動不同年代和地域文化的觀衆。前文提到的《布魯斯特的百萬橫财》和《完美陌生人》就是其中的典型。

在風馬牛不相及中捕捉相似性

除了選擇可移植性強的“萬能”電影,更多的電影翻拍,考慮的是原作的時代、地區特點與翻拍者當時當地的相似性。

就像《用心棒》和《荒野大镖客》,雖然一個是日本明治維新前後的年代劇,一個是美國拓荒時代的西部片,看上去風馬牛不相及,但是對于小鎮上的人們來說,這兩個時期都是不存在什麼法律和社會秩序的動蕩時期。那時的浪人武士和落魄牛仔,是行俠仗義還是恃強淩弱,完全在個人一念之間。正是因為這種底層社會形态上的相似性,才使得《荒野大镖客》用美國西部背景可以把一個日本故事講得如此自然。

類似的例子還有馬丁·斯科塞斯翻拍自香港電影《無間道》的《無間道風雲》。後者的故事背景搬到了美國波士頓南部,當地的意大利、愛爾蘭裔黑幫與香港過去的黑幫有許多相似之處。最終,該片于2007年獲得第79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等多項大獎。

《消失的她》改編自蘇聯電影,如何鑒賞翻拍片?

電影《無間道》(2002)、《無間道風雲》(2006)劇照(從上至下)。 (資料圖/圖)

就像為了适合當地人口味,美式中餐搞出了左宗棠雞、李鴻章雜碎,海派西餐搞出了上海沙拉、金必多濃湯,電影翻拍無論主觀還是被迫,都會對整個故事做一些本地化處理。

翻拍自李安電影《飲食男女》的美國電影《玉米粉圓餅湯》,将原作的中國家庭故事搬到了美國墨西哥裔家庭中,原作中郎雄扮演的中餐大廚老朱變成了墨西哥大廚,原作開場老朱殺雞宰魚手打肉丸的經典做飯戲,變成了男主角摘辣椒、摘蕃茄,調配各種墨西哥醬料。

《消失的她》改編自蘇聯電影,如何鑒賞翻拍片?

電影《飲食男女》(1994)、《玉米粉圓餅湯》(2001)劇照(從上至下)。 (資料圖/圖)

這種本地化的改動,帶來了翻拍片與原作之間的文化差異。

典型的例子來自美國電影《十二怒漢》。這部1957年的影片,講述了12位陪審員對一起謀殺案的嫌疑人是否有罪的辯論過程。在此過程中,不僅探讨了美國的陪審員制度,也展示了12名陪審員之間不同人生觀的沖突和較量。

因其精巧的叙事結構和人物刻畫,中日俄三國先後翻拍了這部影片。

《消失的她》改編自蘇聯電影,如何鑒賞翻拍片?

電影《十二怒漢》(1957)、《十二怒漢:大審判》(2007)、《十二公民》(2014)劇照(從上至下)。 (資料圖/圖)

其中,中國版的《十二公民》和俄羅斯版的《十二怒漢:大審判》都對原作的人物背景和沖突模式做了大量改動。例如,在俄羅斯版當中,嫌疑人和被害人的身份分别被設定成了車臣男孩和他的俄羅斯軍官養父。而在中國版中,案件的嫌疑人是某房地産商收養的富二代,其生父是來自河南的務勞工員。做出這些改動的原因在于,《十二怒漢》故事本身最大的張力是通過陪審員們的争論展示社會各階層之間的差異。是以,故事中各個角色的身份,必須符合當時當地的具體情況。

日本版片名為《12個溫柔的日本人》,就連電影風格也做了顯著改編。該片編劇三谷幸喜把日本版《十二怒漢》寫成了一部無厘頭喜劇,其中充滿了日本人特有的裝傻、吐槽的漫才式幽默。而讓這種改編能夠成立的前提,是日本人那種獨特的“不要給别人添麻煩”的處事邏輯。由此,《12個溫柔的日本人》也從一個新穎的角度展示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

回到電影《消失的她》。對比這次的翻拍和之前各個版本,能發現這部電影所做的各種改動,例如對懸疑戲份的弱化,對推理過程的降維,以及對性别議題的強化。這一切,可以看做《消失的她》的主創對當下這個自媒體、短視訊環境下人們習慣和喜好的預判。而該片日漸高漲的票房成績,與不同平台日益分化的評分口碑,也蘊含着這種選擇的種種得失。

南方周末特約撰稿 海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