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滿倉兒”案:風塵女身世案,成了權利交鋒的混戰,記入史冊

作者:林平南
正義也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明朝時期,一個名叫滿倉兒的女孩被父親賣掉,又被幾經轉手成為了歌伎。

身世悲慘的滿倉兒或許也不曾想到,自己日後竟然被卷進了朝堂的政治鬥争,甚至連當朝皇上也被卷了進來。

明朝“滿倉兒”案:風塵女身世案,成了權利交鋒的混戰,記入史冊

小人物的身不由己

明弘治九年,皇恩浩蕩的天子腳下,富貴繁榮的表象下,隐藏着許多蠅營狗苟。

你瞧那些達官顯貴,販夫走卒,那個心中沒有腌臜事?忽然天邊響起雷聲,像是神明的警示…

京城最低一等的軍官,住在福祿巷子的吳能,家中正亂作一團,吳能人如其名,實在無能。

當了一輩子彭城衛千戶,因其沒有過人之處又沒有貴人提拔,在雜牌軍中幹了一輩子,也沒有進入嫡系部隊。

混到老,吳能的日子甚至不如一些普通百姓,這天吳能的老婆帶着兒子從娘家二姐家回來,二姐夫剛置辦了大宅院,他們去吃喬遷的酒席。

看着自己同胞姐姐如此好命,媳婦聶氏由開始感慨自己命苦,嫁了個不中用的丈夫。

聶氏一邊牙丈挑牙,一邊說:“瞧我二姐姐那氣派樣,那頭上,身上哪不是穿金戴銀,連我老娘也跟着面上有光,隻臊的我恨不能坐到桌子底下去”

聶氏說着看了丈夫一眼,接着道:“還好我姐夫争氣,到時候讓他多幫襯幫襯我兒,我還托姐姐替咱滿倉兒物色物色好人家呢,唉這個家我可操碎了心”

明朝“滿倉兒”案:風塵女身世案,成了權利交鋒的混戰,記入史冊

話畢,聶氏像是想起什麼,站起來往外面張望:“我滿倉兒呢,死丫頭跑哪去了”

吳能眼底閃過一絲慌亂,很快就遮掩過去

“今早滿倉兒表姐來約她到城隍廟趕會呢,過幾天就回來了”

聶氏聽後不疑有他,然而,她怎麼也不會想到,丈夫早已将滿倉兒賣了。

原來就在聶氏離家的那天,吳能托媒婆張媪替女兒找個好人家,這張媪見滿倉長的楚楚動人,就答應給滿倉兒說給皇親周彧做妾。

吳能想也沒想答應了,馬車将滿倉兒接走,張媪還給了吳能二十兩銀子。

明朝“滿倉兒”案:風塵女身世案,成了權利交鋒的混戰,記入史冊

拿着銀子的吳能心中為自己給女兒找了個金銀窩感到高興,豈不知這是将女兒推進火坑。

這個張媪不過是個老婆子,她那裡人認識皇親,她将滿倉兒買到了妓院。

這妓院中有個演奏師,名叫袁璘,見滿倉兒長的水靈又是個黃花閨女,就把她占為己有,滿倉兒不從就換來毒打。

後來滿倉兒認命了,跟着袁璘在妓院賣唱。

且說這聶氏見女兒遲遲不歸,心下起疑,跑去找到滿倉兒表姐詢問,結果對方告知從未約過滿倉兒。

聶氏聽後,心下大駭,以為女兒沖撞神明,于是找大師做法。

明朝“滿倉兒”案:風塵女身世案,成了權利交鋒的混戰,記入史冊

眼看事情要敗露,本就身體差的吳能幾番驚吓,竟然病倒,死前将自己把女兒賣到周府為妾的事說了出來。

聶氏又氣又恨,将丈夫草草埋葬後就帶着兒子去接滿倉兒回家。

然而來到周府,卻被告知查無此人!

茫茫人海,滿倉兒的資訊徹底斷了。

聶氏尋女心切,東奔西走打聽女兒下落,那黑心的張媪早卷鋪蓋走人了。

天可憐見,聶氏終于發現了女兒的蹤影,卻是在煙花巷中,此時的滿倉兒已經飽受摧殘,她仇恨這個世界。

滿倉兒以為,是父母不要自己,賣掉自己,于是不肯跟聶氏回家,好不容易找到女兒的聶氏,于是和兒子一起将滿倉綁了回去。

這下輪到那個花錢買回滿倉兒的袁璘傻眼了,自己花錢了,怎麼能讓人搶走!光天化日還有沒有王法。

于是袁璘一紙訴狀,将滿倉兒一家告到了刑部,這是當時的最高司法機關。

受理本案的是刑部侍郎丁哲和員外郎王爵,兩人辦過很多很多案子,對于此類案件很快就查明了真相。

最後聶氏表示自己可以将賣女兒的錢還給袁璘,辦案的主官被聶氏的愛女心切打動,正準備拍案定論。

可袁璘卻不不饒,滿倉兒是他的搖錢樹,他豈會輕易放手,于是在公堂上大喊大叫,這個袁璘是個粗鄙不堪之人,居然問候了主官的老母。

明朝“滿倉兒”案:風塵女身世案,成了權利交鋒的混戰,記入史冊

這丁哲和王爵哪裡能能忍?于是就指令手下打了袁璘五十鞭。

然而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個袁璘被打以後,傷口惡化,在牢中一命嗚呼了。

這下原告已死,案件本身也很明了,于是丁哲大手一揮,結案!

滿倉兒自然被聶氏帶回家中。

然而事情并沒有結束,人心險惡,有人要用袁璘的死,大做文章。

明朝時期,有個特殊的機構“東廠”是特權監察機構、特務機關和秘密警察機關。

東廠有個宦官名叫楊鵬,權利很大,這個楊鵬和丁哲一直不對付,楊鵬有個侄子楊佳,曾在滿倉兒賣藝的青樓和她有過風流。

他注意到這起案件,打算做做文章搞垮丁哲。

于是,楊鵬找到袁璘的老婆,慫恿她找刑部,說自己丈夫是被屈打成招,活活打死的。

然後,楊鵬又找到當初賣滿倉兒的張媪,讓她說滿倉兒是自己的妹妹,自己确實是将滿倉兒賣到了周府。

随後宦官楊鵬又動用關系,搞到一張文書,證明滿倉兒被賣到周府,而事情的主人公滿倉兒卻因為記恨父親,跑出去躲了起來。

這下,那真是楊鵬說什麼是什麼了。

而他這麼做的目的,就是将袁璘變成一個和此案毫無相關的人,這樣一來,丁哲等人打死一個無辜之人,該當何罪?

經過這樣一番操作,北鎮撫司介入了,楊鵬指黑為白,颠倒是非,丁哲等人百口莫辯,丁哲被監禁,王爵被處以杖刑。

明朝“滿倉兒”案:風塵女身世案,成了權利交鋒的混戰,記入史冊

難道這些吃皇糧的官員個個都是傻子嗎,他們真的因為楊鵬的一番說辭就确信事情本該如此嗎?

不,不,不,案子早就申清楚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但所有人都選擇沉默。

這一切的一切都被一個名叫徐圭的人看在眼裡,他看着這些人攪弄風雲,草菅人命,看着刑部,東廠,檢察院,北鎮撫司偏聽偏信。

因為此時東廠的勢力隻手遮天,這些人不為理,而為權。

徐圭是刑部的典吏,“滿倉兒案”從頭到尾他都一清二楚,并且早已查的明明白白,這是東廠出具僞證,用金錢迫使張媪和袁璘的妻子翻供,而制造出來的冤案!

徐圭于是給明孝宗寫了一封奏折,将事情的所有經過全部陳述。

并且他還指出,像滿倉兒案這樣的“颠倒黑白”還有很多,指出東廠,錦衣衛,禦史台官官相護造下不少冤案。

明孝宗看後,大吃一驚,在他眼中,自己的政治舞台還是很幹淨純潔的,沒想到暗藏如此多不堪。

徐圭一介小小典吏,居然以一己之力抗衡整個官場,他大聲向那些被利益蒙蔽雙眼不顧真相的人說:“聖賢書都讓你們讀到狗肚子裡去了”

明朝“滿倉兒”案:風塵女身世案,成了權利交鋒的混戰,記入史冊

奸佞畏死終需死,忠臣求仁幾得仁?

徐圭其人,在明史中有這樣的記錄

臣一介微軀,左右前後皆東廠鎮撫司之人,禍必不免。顧與其死于此輩,孰若死于朝廷。願斬臣頭,以行臣言。給臣妻子送骸骨歸,臣雖死無恨。

這樣的官,擔得起“純臣”二字。

徐圭知道,自己這樣做,是蚍蜉撼樹,但他還是做了,他知道這樣會招緻東廠的報複,他還是做了,他願意用自己的頭顱,換取皇帝對東廠錦衣衛的懲戒,隻要讓自己的妻兒把自己收屍就好。

徐圭的做法終于讓明孝宗下定決心,他指令都察院的都禦史闵圭,對此案進行徹查。

然而,明孝宗還是不清楚啊,此時的官場,官官相護,他們就像是一張巨大的網,網住了不想讓皇帝看到的地方。

這個闵圭也是東廠的人…

明朝“滿倉兒”案:風塵女身世案,成了權利交鋒的混戰,記入史冊

事情的最後,闵圭一臉正氣的上報:“此案沒有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一切都是真的,徐圭這人是混淆視聽”

徐圭被貶為庶人,正義沒有伸張,何時才能伸張呢,不知道。

正義雖會遲到,但不會缺席?不不不,它不僅會遲到,還會缺席。

曆史的塵埃中有多少,這樣的事?

徐圭我想問你,再給你一次機會,你還會站出來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