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朝“满仓儿”案:风尘女身世案,成了权利交锋的混战,记入史册

作者:林平南
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明朝时期,一个名叫满仓儿的女孩被父亲卖掉,又被几经转手成为了歌伎。

身世悲惨的满仓儿或许也不曾想到,自己日后竟然被卷进了朝堂的政治斗争,甚至连当朝皇上也被卷了进来。

明朝“满仓儿”案:风尘女身世案,成了权利交锋的混战,记入史册

小人物的身不由己

明弘治九年,皇恩浩荡的天子脚下,富贵繁荣的表象下,隐藏着许多蝇营狗苟。

你瞧那些达官显贵,贩夫走卒,那个心中没有腌臜事?忽然天边响起雷声,像是神明的警示…

京城最低一等的军官,住在福禄巷子的吴能,家中正乱作一团,吴能人如其名,实在无能。

当了一辈子彭城卫千户,因其没有过人之处又没有贵人提拔,在杂牌军中干了一辈子,也没有进入嫡系部队。

混到老,吴能的日子甚至不如一些普通百姓,这天吴能的老婆带着儿子从娘家二姐家回来,二姐夫刚置办了大宅院,他们去吃乔迁的酒席。

看着自己同胞姐姐如此好命,媳妇聂氏由开始感慨自己命苦,嫁了个不中用的丈夫。

聂氏一边牙丈挑牙,一边说:“瞧我二姐姐那气派样,那头上,身上哪不是穿金戴银,连我老娘也跟着面上有光,只臊的我恨不能坐到桌子底下去”

聂氏说着看了丈夫一眼,接着道:“还好我姐夫争气,到时候让他多帮衬帮衬我儿,我还托姐姐替咱满仓儿物色物色好人家呢,唉这个家我可操碎了心”

明朝“满仓儿”案:风尘女身世案,成了权利交锋的混战,记入史册

话毕,聂氏像是想起什么,站起来往外面张望:“我满仓儿呢,死丫头跑哪去了”

吴能眼底闪过一丝慌乱,很快就遮掩过去

“今早满仓儿表姐来约她到城隍庙赶会呢,过几天就回来了”

聂氏听后不疑有他,然而,她怎么也不会想到,丈夫早已将满仓儿卖了。

原来就在聂氏离家的那天,吴能托媒婆张媪替女儿找个好人家,这张媪见满仓长的楚楚动人,就答应给满仓儿说给皇亲周彧做妾。

吴能想也没想答应了,马车将满仓儿接走,张媪还给了吴能二十两银子。

明朝“满仓儿”案:风尘女身世案,成了权利交锋的混战,记入史册

拿着银子的吴能心中为自己给女儿找了个金银窝感到高兴,岂不知这是将女儿推进火坑。

这个张媪不过是个老婆子,她那里人认识皇亲,她将满仓儿买到了妓院。

这妓院中有个演奏师,名叫袁璘,见满仓儿长的水灵又是个黄花闺女,就把她占为己有,满仓儿不从就换来毒打。

后来满仓儿认命了,跟着袁璘在妓院卖唱。

且说这聂氏见女儿迟迟不归,心下起疑,跑去找到满仓儿表姐询问,结果对方告知从未约过满仓儿。

聂氏听后,心下大骇,以为女儿冲撞神明,于是找大师做法。

明朝“满仓儿”案:风尘女身世案,成了权利交锋的混战,记入史册

眼看事情要败露,本就身体差的吴能几番惊吓,竟然病倒,死前将自己把女儿卖到周府为妾的事说了出来。

聂氏又气又恨,将丈夫草草埋葬后就带着儿子去接满仓儿回家。

然而来到周府,却被告知查无此人!

茫茫人海,满仓儿的信息彻底断了。

聂氏寻女心切,东奔西走打听女儿下落,那黑心的张媪早卷铺盖走人了。

天可怜见,聂氏终于发现了女儿的踪影,却是在烟花巷中,此时的满仓儿已经饱受摧残,她仇恨这个世界。

满仓儿以为,是父母不要自己,卖掉自己,于是不肯跟聂氏回家,好不容易找到女儿的聂氏,于是和儿子一起将满仓绑了回去。

这下轮到那个花钱买回满仓儿的袁璘傻眼了,自己花钱了,怎么能让人抢走!光天化日还有没有王法。

于是袁璘一纸诉状,将满仓儿一家告到了刑部,这是当时的最高司法机关。

受理本案的是刑部侍郎丁哲和员外郎王爵,两人办过很多很多案子,对于此类案件很快就查明了真相。

最后聂氏表示自己可以将卖女儿的钱还给袁璘,办案的主官被聂氏的爱女心切打动,正准备拍案定论。

可袁璘却不不饶,满仓儿是他的摇钱树,他岂会轻易放手,于是在公堂上大喊大叫,这个袁璘是个粗鄙不堪之人,居然问候了主官的老母。

明朝“满仓儿”案:风尘女身世案,成了权利交锋的混战,记入史册

这丁哲和王爵哪里能能忍?于是就命令手下打了袁璘五十鞭。

然而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袁璘被打以后,伤口恶化,在牢中一命呜呼了。

这下原告已死,案件本身也很明了,于是丁哲大手一挥,结案!

满仓儿自然被聂氏带回家中。

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人心险恶,有人要用袁璘的死,大做文章。

明朝时期,有个特殊的机构“东厂”是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

东厂有个宦官名叫杨鹏,权利很大,这个杨鹏和丁哲一直不对付,杨鹏有个侄子杨佳,曾在满仓儿卖艺的青楼和她有过风流。

他注意到这起案件,打算做做文章搞垮丁哲。

于是,杨鹏找到袁璘的老婆,怂恿她找刑部,说自己丈夫是被屈打成招,活活打死的。

然后,杨鹏又找到当初卖满仓儿的张媪,让她说满仓儿是自己的妹妹,自己确实是将满仓儿卖到了周府。

随后宦官杨鹏又动用关系,搞到一张文书,证明满仓儿被卖到周府,而事情的主人公满仓儿却因为记恨父亲,跑出去躲了起来。

这下,那真是杨鹏说什么是什么了。

而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将袁璘变成一个和此案毫无相关的人,这样一来,丁哲等人打死一个无辜之人,该当何罪?

经过这样一番操作,北镇抚司介入了,杨鹏指黑为白,颠倒是非,丁哲等人百口莫辩,丁哲被监禁,王爵被处以杖刑。

明朝“满仓儿”案:风尘女身世案,成了权利交锋的混战,记入史册

难道这些吃皇粮的官员个个都是傻子吗,他们真的因为杨鹏的一番说辞就确信事情本该如此吗?

不,不,不,案子早就申清楚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但所有人都选择沉默。

这一切的一切都被一个名叫徐圭的人看在眼里,他看着这些人搅弄风云,草菅人命,看着刑部,东厂,检察院,北镇抚司偏听偏信。

因为此时东厂的势力只手遮天,这些人不为理,而为权。

徐圭是刑部的典吏,“满仓儿案”从头到尾他都一清二楚,并且早已查的明明白白,这是东厂出具伪证,用金钱迫使张媪和袁璘的妻子翻供,而制造出来的冤案!

徐圭于是给明孝宗写了一封奏折,将事情的所有经过全部陈述。

并且他还指出,像满仓儿案这样的“颠倒黑白”还有很多,指出东厂,锦衣卫,御史台官官相护造下不少冤案。

明孝宗看后,大吃一惊,在他眼中,自己的政治舞台还是很干净纯洁的,没想到暗藏如此多不堪。

徐圭一介小小典吏,居然以一己之力抗衡整个官场,他大声向那些被利益蒙蔽双眼不顾真相的人说:“圣贤书都让你们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明朝“满仓儿”案:风尘女身世案,成了权利交锋的混战,记入史册

奸佞畏死终需死,忠臣求仁几得仁?

徐圭其人,在明史中有这样的记录

臣一介微躯,左右前后皆东厂镇抚司之人,祸必不免。顾与其死于此辈,孰若死于朝廷。愿斩臣头,以行臣言。给臣妻子送骸骨归,臣虽死无恨。

这样的官,担得起“纯臣”二字。

徐圭知道,自己这样做,是蚍蜉撼树,但他还是做了,他知道这样会招致东厂的报复,他还是做了,他愿意用自己的头颅,换取皇帝对东厂锦衣卫的惩戒,只要让自己的妻儿把自己收尸就好。

徐圭的做法终于让明孝宗下定决心,他命令都察院的都御史闵圭,对此案进行彻查。

然而,明孝宗还是不清楚啊,此时的官场,官官相护,他们就像是一张巨大的网,网住了不想让皇帝看到的地方。

这个闵圭也是东厂的人…

明朝“满仓儿”案:风尘女身世案,成了权利交锋的混战,记入史册

事情的最后,闵圭一脸正气的上报:“此案没有猫腻,一切都是真的,徐圭这人是混淆视听”

徐圭被贬为庶人,正义没有伸张,何时才能伸张呢,不知道。

正义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不不不,它不仅会迟到,还会缺席。

历史的尘埃中有多少,这样的事?

徐圭我想问你,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会站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