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文讀懂商業模式

作者:CIO之家

一家企業想要獲得持續的成功,首先一定是先設計你的盈利模式,而你的模式是否能持續盈利?這就取決于你的商業模式的設計。

一、如何去定義你的商業模式

商業有三種不同的業務形态:

第一種:單一業務形态;也就是一個企業就幹一件事,比如太二酸菜魚,它就是做餐飲,産品也很集中;

第二種:多業務形态;比如麥當勞,第一個生意是快餐廳、第二個生意是房地産闆塊;

第三種:生态型多業務形态;比如萬達廣場,商場旁邊會再開一個寫字樓、住宅、遊樂場、還有萬達嘉華酒店,全部混在一起,變成了一個好幾個業務拼起來的生态型多業務生意;

我們以第一種單一業務形态來闡述下文。

二、如何去設計你的商業模式

大家先去思考一個問題,商業模式到底是自己長出來的,還是設計出來的?

老一代的企業家會說,在那個草莽創業的年代,是自己長出來的,然後在後期的發展中不斷地調整,但是在今天這個知識創業的時代,我們應該學會用工具、方法來科學創業,進而降低創業的風險,通過“設計—建構—驗證”的循環模式,來證明我們的想法是否正确,是否有偏離你當初的創業理想。

如何更好地去設計你的商業模式,給大家來分享商業模式三層結構圖。

第一層:業務定位(産品流)

一家公司的業務定位,是由什麼決定的?答案是核心資源與核心能力,然後把這些資源和能力轉化為産品,再拿到市場上“變現獲利”,這就是一個完整的業務定位。

如何評價業務定位的優劣高低?如果一個企業同時具備以下三個要素,那麼就代表,它的業務定位是優秀的。

1.基數大(目标客群多)

2.頻次高

3.感覺價值高

但是,能同時具備這三點要素的生意不算多,但也會存在,比如星巴克、瑞幸咖啡等等,客群基數很大、頻次也很高、價值空間也較大。

那麼,當一家企業在遇到什麼問題的時候,它的業務定位會發生改變?

1.行業周期進入成熟期了,利潤越來越小

2.原來的業務定位市場還不夠成熟

3.技術驅動型業務無法落地

4.原來切入的業務定位市場空間太小

第二層:業務系統(工作流)

什麼是業務系統的建構?就是利用你的關鍵資源、你的核心競争力,可以把産品進行變現;

例如,一家餐飲連鎖品牌,它的業務系統建構就在于線下開更多的門店;一個化妝品品牌,它的業務系統建構在于線上(電商銷售)+線下(門店、管道商銷售);

那麼,業務系統的設計要遵循哪些原則呢?

1.根據情況來決定做得輕還是做得重;

公司業務系統做得輕還是重,有兩個次元,一個是資金投入,一個是人力投入。

2.分工效率要高,交易成本要低;

哪些事是自己來完成,哪些事是外包來完成,可以讓分工效率更高,同時交易成本更低。

3.工作流的效率要高;

工作效率提高的核心在于企業自動化和資訊化的程度要高,無論是制造的效率流程,還是管理的效率流程,效率是關鍵。

第三層:交易系統(利益流)

我們說商業的本質就是交易,人生無處不交易,每一個企業都活在交易的過程裡,做生意的大智慧就在于發明交易。

商業模式最基本的表述,就是我們一定要發明一種交易結構,這種交易結構首先是讓顧客獲得價值,然後同時讓企業也要獲得價值。

商業模式就是利益相關者的交易結構,任何一種交易方式的改變,都會生長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的誕生。

比如滴滴,幾乎不擁有一輛計程車,但卻是市場上最大的計程車公司。

比如阿裡巴巴,淘寶上賣的大部分商品都是商家的,沒有一件是屬于阿裡巴巴的,但不妨礙阿裡巴巴成為全國最大的電商平台。

這些公司連産品都沒有,他們就靠純粹的商業模式賺錢,這就是商業模式的力量。

為什麼網際網路的出現,沖擊了線下門店,因為網際網路的出現改變了交易方式、交易結構、交易地點。

如何去設計交易方案?給大家分享8個問題,也叫做交易藍圖,梳理出你的現金流結構,完成你的盈利模式,最終實作企業價值。

A.與誰交易?

  • 外部:客戶/業務合作方
  • 内部:股東/高管、員工

B.交易什麼?

  • 利益——物權、股權、債權
  • 産品——有形産品、無形産品
  • 生産要素——土地、裝置、廠房
  • 經營資源——品牌、客戶關系
  • 經營能力——銷售力、組織力

C.交易關系?

  • 合夥
  • 合作
  • 雇傭

D.如何交易?(交易方式與條件)

  • 買賣
  • 租賃
  • 授權
  • 交易地點
  • 場景

E.交易結構?

  • 兩方交易
  • 多方交易
  • 交易利益相關人員
  • 利益配置設定方式

F.交易各方盈利方式?

  • 盈利單元:定價與計費方式
  • 盈利性質:實物、服務、權利

G.交易風險管理?

  • 風險分類
  • 風險預期
  • 風險分擔配置
  • 權責歸屬

H.交易細節與條款?

  • 合約與條款
  • 額外限制
  • 适用性補充

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商業模式設計的三層解析,從産品流到工作流,再到現金流。

你為什麼樣的客戶提供什麼價值,這就是業務定位;

有了定位之後,你就必須要搭建一個業務系統去做這個事,在搭建系統的過程中利用你的關鍵資源、你的核心競争力;

然後梳理出你的現金流結構,完成你的盈利模式;

最終實作企業價值。

一切的商業模式,都必須有全局性增量,如果沒有,那所謂的商業模式,就是把你口袋的錢換到我的口袋,當增量不在,成本變高,你的利潤就會變少。

本文作者:郝爽Cherry 來源:為你加參

CIO之家 www.ciozj.com 微信公衆号:imciow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