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武則天篡唐時,李唐宗室子弟有什麼反應?結局如何?

“燕啄皇孫”這個成語指的是西漢趙飛燕姐妹陰謀毒害皇孫的典故。不過這個成語的出處非在漢朝,而是由唐朝大詩人駱賓王所創作。駱賓王所指的真正對象也不是趙飛燕姐妹,而是臨朝稱制的皇太後武則天。

武則天篡唐時,李唐宗室子弟有什麼反應?結局如何?

垂拱四年(688年),武則天以“天授聖圖”為名,要求全國各州都督、刺史以及李唐宗室、外戚一律要趕赴神都洛陽,參加拜洛受圖儀式。

接到武則天的诏書,各地的李唐宗室王爺們心中都有很不好的預感。武則天篡位稱帝之心已是路人皆知,如果她最終要邁出這一步,那就勢必會清除李唐宗室子弟。這次讓大家一起前往洛陽,難不成是要将大家一網打盡?

當時的李唐宗室中,高祖的兒子還有四人:韓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軌、舒王李元名、魯王李靈夔;太宗的兒子有二人:越王李貞、紀王李慎;高宗的兒子有四人:廬陵王李顯(唐中宗)、唐睿宗李旦,以及庶出的李上金、李素節。

武則天篡唐時,李唐宗室子弟有什麼反應?結局如何?

雖說李顯和李旦一個是前任皇帝,一個是現任皇帝,但他們有名無實,說話根本不頂用。是以真正具備号召力的隻有高祖四子、太宗兒子,以及他們的子嗣。

時任绛州刺史的韓王李元嘉是當時資曆最老的宗室成員。眼看武則天篡位之心昭然若揭,李唐子孫将面臨滅頂之災,李元嘉決定奮起反擊。他讓兒子給豫州刺史、越王李貞寫去了一封密信,上面寫道:“内人病漸重,恐須早療,若至今冬,恐成痼疾,宜早下手,仍速相報。”表面上看,這好像是一封普通家書,可李唐子孫們都很清楚,這信中的“内人”是暗指武則天,“病漸重”是說她篡位之心已很明顯了,是以應該“宜早下手”。

武則天篡唐時,李唐宗室子弟有什麼反應?結局如何?

在李元嘉的号召下,散落在全國各地的李唐宗室王爺們紛紛行動起來,彼此互通書信,商議對策。不過由于事情太大,是以他們在信中的措辭都非常隐晦。如此一來,溝通效率自然十分低下。

就在諸王互通書信之際,一件最讓他們害怕的事情發生了:武則天獲悉了此事。令人無語的是,洩密的并非外人,而是魯王李靈夔的兒子李霭。

武則天臨朝稱制期間,為了将反對勢力消滅在萌芽階段,大加鼓勵告密。李霭覺得反對武則天風險太大,還不如向武則天告密換取榮華富貴更加劃算。于是便将包括自己老爹在内的所有李唐宗室全部給出賣了。

武則天篡唐時,李唐宗室子弟有什麼反應?結局如何?

由于諸王還未準備妥當,是以在面對武則天派來的平叛大軍時,自然毫無抵抗之力。這裡面隻有越王李貞、琅琊王李沖這兩父子倉促起兵抵抗,但很快就被兵敗被殺。其他諸王不敢有所動作,但結果也是束手就擒。

李貞父子起兵讓武則天找到了一個鏟除李氏諸王的絕佳借口。她立即将此事無限擴大化,并派酷吏周興負責審理。在周興的刑訊逼供下,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高祖之女常樂公主這幾個皇族的核心人物很快就死在了獄中。李靈夔之子李霭因舉報有功,被擢升為右散騎常侍,但李霭的好日子也沒過多久。幾個月後,武則天指使酷吏随便找了個罪名将李霭處死。這個出賣所有宗室的叛徒也算是得到了應有的報應,隻是不知他在九泉之下該如何面對李家的列祖列宗。

武則天篡唐時,李唐宗室子弟有什麼反應?結局如何?

李元嘉、李靈夔等人的死并不是李唐宗室磨難的結束,而隻是磨難的開始。

垂拱四年(688年)十月,東莞郡公李融被抄家問斬;十一月,唐太宗之女城陽公主的兒子薛顗、薛緒被斬首,薛紹因為是太平公主(武則天女兒)的夫婿,是以杖責一百,最後死于獄中;十二月,霍王李元軌及其兒子江都王李緒因受謀反案牽連而死。

永昌元年(公元689年),紀王李慎、東平王李續、汝南王李炜等二十個宗室被殺,家書全部流放邊遠地區。

武則天篡唐時,李唐宗室子弟有什麼反應?結局如何?

載初元年(公元690年)四月,唐高宗在世最後一個兒子、舒王李元名和他的兒子豫章王李亶被殺。同年七月,高宗的兩個庶子,澤王李上金和許王李素節被殺。八月,南安王李颍等宗室十二人被殺,故太子李賢的兩個兒子(武則天的親孫子)也被武則天派人鞭殺。

駱賓王在嗣聖元年(684年)的讨武檄文中寫道:“燕啄皇孫,知漢祚之将盡。”誰知短短幾年後一語成谶,枝繁葉茂的李唐宗室被武則天啄食殆盡。而且武則天還将他們全部開除宗籍,改姓為“虺”。

參考文獻:《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