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何英

作者:人民網海南頻道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何英

海南黨曆史上的數百人

問題 79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何英

何瑩

(1914–1993)

何穎,原名何俊燦,海南樂河縣(今瓊海市)人。出生于一個農民家庭。13歲時,他與親戚一起出國謀生,做過學徒,店員和勞工。從青年時代起,他就向往光明,追求真理,接受進步思想,1929年加入馬來亞共青團,1930年加入中國共産黨。20世紀30年代初,何穎擔任馬來亞共青團中央組織部部長、馬來西亞共産黨中央委員會督察,積極參與革命活動,上司廣大海外華人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壓迫。他于 1935 年被捕入獄,在獄中一直不屈不撓。1936年,他被英國殖民當局驅逐出境,傳回海南。回到海南的何穎一度與黨失去了聯系。何瑩尋找中國共産黨的組織,從海南到廣州、上海、南京等地,終于在長沙找到了黨組織。1938年7月,何穎被派往中國共産黨廣州市,任命一名特工。同年就讀于延安抗日軍政大學,任中共中央參謀部研究委員會委員。1939年調到中國共産黨中央男性研究所學習,在馬裡利主義研究室學習,擔任馬裡主義研究室主任和黨支部書記。1942年1月,何穎被任命為中共中央黨務研究室研究員。解放戰争期間,1945年10月,何穎奉命前往東北戰場,擔任東北民主聯盟軍第8旅政治部部長、黨委副書記、第四野戰軍第41軍第121師政治部部長, 副政委委員等,并參加了沈陽、四平、遼陽、本溪、鞍山、撫順、通化等重大城防戰役和遼陽解放戰、鞍山、本溪、錦州等重大戰役。東北解放後,何穎率領部帶四野勢力進關,參加張家口解放、北方平安運動。

新中國成立後,何瑩調任外交部,曆任駐雅加達總領事、駐印尼使館公使銜參贊、亞洲部副主任、駐蒙古大使、西亞和北非處處長、駐坦尚尼亞大使、駐烏幹達大使、亞非處處長。 外交部副部長等1982年4月,他成為外交部顧問。彼為第六屆、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及華僑委員會副委員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伊友好小組主席。作為新中國的第一代外交官,何瑩始終堅持務實的工作作風,大力推行中國的外交政策和對外交流原則,推動幾個非洲國家與中國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中建立外交關系,為新中國的外交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1974年,作為外交部副部長,他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團長前往巴格達參加伊拉克國慶節。1976年,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他參加了尚比亞坦贊鐵路的移交儀式,随後通路了薩伊。1978年至1980年,他通路了約旦、科威特、索馬裡、肯亞、阿曼、黎巴嫩、埃及、阿拉伯葉門和南斯拉夫。1982年至1983年,他作為政府特使和外交部顧問通路了塞普勒斯、叙利亞、利比亞、民主葉門和伊朗。1986年,中國代表團通路辛巴維(威),在首都哈拉雷舉行的非洲議員人口與發展會議上發言,介紹中國的政策。1990年,他作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團團長通路了阿曼。早在延安時期,他就從事海外華人的工作。在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工作期間,他帶領學習小組赴日本、泰國、菲律賓、英國、法國、澳洲、紐西蘭等國研究海外華人的感受,向海外華人表示慰問。

1993年10月3日,何瑩在北京去世,享年79歲。

掃碼進入海南黨史專欄

本專欄由中共海南省委黨史研究室、人民日報海南支部、人民網海南頻道聯合主辦

資料來源:中國共産黨海南省委黨史研究室

文字整理:陳麗淚小斌

編輯:劉陽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