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物 | “全國優秀共青團員”何英健

作者:河南理工大學團委

我校建築與藝術設計學院建築學1501班

何英健同學

被共青團中央授予

2018年度“全國優秀共青團員”稱号

人物 | “全國優秀共青團員”何英健
人物 | “全國優秀共青團員”何英健

陌上人如玉

公子世無雙

這便是何英健給人的第一印象

他總是默默前行

淡淡如水

不驕不躁

在通向夢想的路上

他以藝為載

不斷創造讓人銘記的作品

譜寫令人感動的時光

今天讓我們走進他的理工四年

下面是部分活動掠影

人物 | “全國優秀共青團員”何英健

參加陝西實踐鍛煉

人物 | “全國優秀共青團員”何英健

參加河南省學生聯合會

人物 | “全國優秀共青團員”何英健

參加校級五四表彰大會

何英健的任職經曆

大二上:

建藝院學生會文體部部長

大二下:

挂職校學生會文藝部副部

大四:

河南理工大學學生委員會委員

大一: 建藝學院學生會文藝部幹事

大三:建藝學院學生主席 校學生會副主席

人物 | “全國優秀共青團員”何英健

在校四年

何英健獲得的獎項

人物 | “全國優秀共青團員”何英健

被評為“優秀共青團幹部”

人物 | “全國優秀共青團員”何英健

獲得暑期實踐季專項行動教育訓練班“優秀學員負責人”榮譽稱号

人物 | “全國優秀共青團員”何英健

在2017年校園大使活動中獲得優秀指導獎

人物 | “全國優秀共青團員”何英健

1

我希望長成為一棵橡樹

采訪時被問到:

你覺得你是怎樣的一個人

你如何評價自己

他十分謙遜的用“攻不足,守有餘”這六個字來評價自己,他說希望之後自己能成長成為一棵橡樹,不矜不伐;希望自己做人做事謙虛謹慎,虛懷若谷。其實,在别人眼中,他早就是一顆“大樹”了,一棵充滿安全感的“大樹”。他性格内斂又不失鋒芒,為人随和,在交流中便能夠感受得到他思維靈活,并且總是很快捕捉到身邊人的情緒,與他在一起,總能找到彼此間最舒服的相處方式。這個希望成為大樹的人早已在不知不覺中枝繁葉茂。

2

探索未知,挑戰極限

“精彩的大學生活要在自習室、圖書館、體育場度過”,相信大家都聽過此類忠告,針對大學生活怎樣才精彩,何英健用實際行動向大家展示了不同的見解。

在大學的生活中除了學習專業知識外,更有着諸多的社團和學生組織,充斥着各類的活動和競賽。何英健談到自己的大學生活,說到,大學生活不是整日埋頭苦學,不是宿舍,教學樓,餐廳,三點一線的生活,大家應該多去嘗試一些未知的事物,可能會有意外的驚喜,優秀的你也會不期而遇。咳咳,幹貨來了,伸出你們的小手掌接貨吧!他說道“很多活動,在熟悉了解後,都有很多共通性,而你把握住主要沖突就可以更快适應,在做好自己擅長的基礎上不斷挖掘更多的可能。”短短幾句話道出了大多數人失敗的原因,說出了做人做事最好的姿态。他也經常參加一些比賽和活動,也是在這些活動中打下基礎,在一個個活動中慢慢成長起來的。

3

尋找平衡點,齊頭并進

按照一般人的觀點,他加入學生組織,又參加活動,這麼一個“大忙人”成績應該會收到牽連,但事實證明,即便課餘生活如此豐富,何英健的成績也絲毫沒有落下。看看他有什麼秘訣吧。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找到平衡點,确實比較困難的,難免會有所偏重,畢竟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而我們能做的就是經常反思我們在哪方面過分投入,能夠及時做出調整,在保持日常活動的同時,想辦法擠出時間來彌補我們忽視的地方。

4

責任擔在肩上,義務落實手中

他作為一名黨員,此次更受到共青團中央的表彰,深知責任與義務的重要性,他希望每一位團員和黨員都可以擺脫冷氣,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在青春的新時代,做出自己的一份成績,一份貢獻。他用自己的行動诠釋了新時代青年該有的樣子。

5

堅定信念,與君共勉

采訪過程中,何英健特别提到一句詩:“遠朝滄海殊無礙,橫貫黃河自不渾”。這句詩是他去濟源的濟渎廟遊玩看到的,當時十分觸動心弦,何英健說道:“我也很希望自己能像詩中寫道的濟水一樣,朝着目标不畏險阻,并在這一過程中守住自己心中的一片淨土。”

人物 | “全國優秀共青團員”何英健

團團也希望大家

像何英健一般

不斷充實自己

在未來的生活中

榮辱不驚

堅定初心

守護心中一方淨土

往期精彩回顧

人物 | “全國優秀共青團員”何英健

科技創新 | 河南理工大學第十一屆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決賽來了!

團青關注 | 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20周年祭:不能忘卻的紀念

一周團事兒 | 提升思想樹新風,學生活動更精彩

五四青年節 | 五四表彰!緻敬我們青春最亮麗的底色!

責任編輯|高繼耀 王毓娟

稽核 | 張金豔

海報 | 張世欽

編輯|王琴&曹曉蕊

文字|程俊偉&陳鴻遠

校團委青年宣傳中心出品

投稿郵箱 | [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