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備考軟考高項論文篇——項目的範圍管理(一)

作者:胖貝殼123

從2022年8月起開始備考高項,基本打亂正常生活秩序,每日想的都是如何複習。2022年5日考試。臨沂市自10月底開始封控,11月4日解封。完美錯過第一次考試。無奈開始從春節前開始着手第二次考試。2023年3月官方突然宣布換教材,于是前功盡棄開始複習第四版。4月份,官方又突然宣布3、4版兼顧,于是莫衷一是。由于戰線拉的過長,複習陷入瓶頸,整個人很疲沓。于是轉變複習思路,決定在頭條上定期更新,強迫自己撲下身子,深入其中。今天開始更新論文的基礎知識。重點是第四版未發生變化的幾個管理領域。第一篇就是項目的範圍管理。

項目的範圍管理是整個項目的基礎工作,項目範圍定義的準确,控制準确就能事半功倍的完成預期的項目目标,反之都會陷入項目蔓延的泥潭,給公司和個人帶來巨大損失。我将以本項目為例重點闡述項目的範圍管理。

一、規劃項目範圍管理

規劃範圍管理對收集需求、定義活動、确認範圍、控制範圍等活動進行規劃的過程。

本過程的輸入主要包括:項目管理計劃、項目章程以及通用的事業環境因素群組織過程資産。

1、輸入:其中項目管理計劃包括1、品質管理計劃;2.項目生命周期描述。關于為什麼會有品質管理計劃,應該是确認範圍環節的需要。在确認範圍環節中輸入是核實的可傳遞成果,輸出的是驗收的可傳遞成果。同時也包括一些變更方面的東西。與此同時,項目的生命周期描述、開發模型采用瀑布式還是疊代式、适應性還是靈活型都是将作為輸入。

2、工具和技術。主要方法包括:專技判斷、備選方案分析和會議。工作中專家判斷可以适用絕大多數環節。還有就是開會,組織團隊成員、相關幹系人開會評審、提意見建議。

3、輸出。這個過程是49個過程中唯一一個輸出了2個計劃的過程組。範圍管理計劃和需求管理計劃。範圍管理計劃規定了:制定詳細的項目範圍說明書,建立WBS,維護和準許WBS,正式驗收已完成項目可傳遞成果,處理範圍說明書的變更。需求管理計劃主要是關于如何分析、記錄、管理項目和産品需求。主要是為第二部分收集需求服務的。

二、收集需求

收集需要是整個項目至關重要的一環,是項目成功與否的關鍵一步。收集需求準确可以後續工作提供準确的“導航”,讓項目直達目的地。相反,一旦需求收集的不準确,将會讓項目“跑偏”。收集需求的過程中要懂得需求背後的需求,就是真正了解客戶想要什麼,從根上解決客戶的問題進而多快好省的完成項目。

1、輸入。a.項目章程。項目章程上記錄項目的目的、項目的描述、可測量目标、要求和相關的風險,是收集需要的重要參考。b.項目管理計劃(範圍管理計劃、需求管理計劃、幹系人參與計劃)。範圍和需求管理計劃是上個過程的輸出直接為收集需求服務。幹系人參與計劃是要了解幹系人的溝通需求和參與程度,以便評估幹系人對需求活動的參與程度。不論是客戶管理層、還是客戶代表、還是項目使用人,都需要通過關系的需求來最終确定項目方向。c.假設日志。主要記錄了項目的假設條件和制約因素。比如說甲方要求根據省裡規定要确定工期,項目就要根據工期要求确定項目功能繁與簡。制約因素主要是法律等方面的制約。d.幹系人登記冊。用于了解哪些幹系人能夠提供溝通需求方面的資訊,記錄幹系人對項目的需求和期望。e.商業論證。是商業過程中證明的對項目的認可。f.協定。協定中有很多對項目的功能的實作的要求。

2.、工具和技術。專家判斷必不可少也是萬金油。實在想不起來就說專家判斷和開會。根據經驗收集需要首選的工具是原型法。就是根據幹系人要求構造出系統的初步模型,通過讓幹系人參與評審等方法,不斷完善、補充需求,進而以較快的速度到達客戶滿意。另外還有一個就是标杆對照法。說白了就是“剽竊”類似項目的成功經驗,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當然理論上還有很多收集需求的方法。比如,頭腦風暴、更新版的頭腦風暴——名義小組(需要排序)。焦點小組和頭腦風暴不同之處就是,需要事先确定好幾個題目。而頭腦風暴是漫無目的。親和圖,顧名思義就是看看哪些意見是一家子的,比較親近。

3、輸出。本過程輸出了兩個檔案。一個是需求檔案。複習過程中無數次刷到業務需求、功能需求、品質需求等等。書上的定義是:描述各種單一需求将如何滿足于項目相關的業務需求。給出了高層及的業務需求,以及可以作為基準和需求的要求。需求檔案格式不唯一。可以按幹系人優先級進行分類,也可以全部羅列。另外一個是需求跟蹤矩陣。需求跟蹤矩陣更像是一個紐帶,連結了使用者原始需求、需求檔案和下遊産品。正向,每個原始需求都能在需求檔案中找到,每個需求檔案都能在下遊産品中實作。這就是所謂的正向追蹤。反之亦可,每一項産品功能都能向上在需求檔案中找到出處,在原始需求中找到來源。這既是所謂的逆向追蹤,也叫回溯。如果出現兩邊不對應的情況,就應該檢查一下是不是出現範圍蔓延,或者需求收集不到位的情況。

三、定義範圍

定義範圍是根據收集的需求,确定項目範圍和産品較長的描述的過程。就是明确哪些是分内事,哪些是分外事的過程。

1、輸入。項目範圍管理計劃是本過程開展的依據。項目章程有對項目描述和要求。假設日志是甲方給的承諾等假設條件。需求檔案是定義範圍的基礎。風險登記冊可以讓我們知道定義範圍的風險在哪裡。還包括事業環境因素。不知道

2、工具和技術。專家判斷、備選方案分析、多标準決策分析、引導和産品分析。

3、輸出。本過程産生了一個重要檔案就是《項目範圍說明書》。考試中經常需要默寫,我通常簡化的記憶為“圍标外交”。即:項目範圍、驗收标準、除外責任和可傳遞成果。另外項目範圍說明書的作用也需要背誦,簡化為:三基規定。即:規劃的基礎、溝通的基礎、變更的基礎,确定項目範圍、規劃和控制的依據。本過程也對需求跟蹤矩陣進行了更新。

四、建立WBS

本過程就是把可傳遞成果分成較小的、更易于管理的元件的過程。可傳遞成果應該是比較大的工作,比如某個資訊系統的手機繳費APP。把可傳遞成果最終分解為工作包的過程。

1、輸入。一是項目範圍管理計劃。二是上個過程的項目範圍說明書中,描述的可傳遞成果是工作基礎。三是需求檔案可以對WBS的頂層分解有所幫助。組織過程資産是其他項目的模闆可以用作本項目的參考。

2、工具和技術。就是分解技術和專家判斷。分解就是把可傳遞成果分解為工作包的技術。分解的時有8個需要注意的地方。我們通常用一個正方體小車的8面來記憶。一是正前方要面向可傳遞成果。二是正後方是所有幹系人要參與分解。三是正上方是由一個負責人。四是正下方是分4-6層。五是左下方底層可以進行控制和計劃。六是兩側要符合項目範圍。七是外側分包出去的工作也要包含。八是小車在軌道上,要進行實時調整。另外,對WBS進行編碼也有4個步驟。一是确定可傳遞成果。二是确定編碼的方法;三是自上而下進行編碼。四是核實編碼的正确性。

3、輸出。這個過程輸出了三大基準的第一個——範圍基準。範圍基準有3塊組成:1是準許的項目範圍說明書。2是WBS。3是WBS詞典。一提到基準就要意識到它是一般不能變化的準繩。确實需要變化時要走變更流程。這又涉及到另外一個知識點——變更流程。WBS分解的技術有好幾種。比如把項目的生命周期作為第二層,或者把主要可傳遞成果作為第二層。每一層的内容具有共性。不能把不相幹、不類似的東西放在一個層級。最底層的工作包要符合8-80原則。當然,在進行進度和成本控制的時候,還要把工作包繼續分解為活動。中間還有規劃包、控制賬戶等等。

五、确認範圍

确認範圍也可以了解為核實範圍。就是對工作内容的核實驗收。整合管理的指導和管理過程組産生了可傳遞成果,之後進入品質控制過程組,産生了核實的可傳遞成果。品質控制隻能保證傳遞成果的真确性,不能保證其是否滿足客戶的要求。這個時候就需要确認範圍。這裡還涉及一個品質控制與确認範圍差別的知識點。

1、輸入。本過程産生的範圍管理計劃、需求管理計劃、範圍基準是必備輸入。另外因涉及品質控制過程,是以品質報告也是必不可少,另外邀請客戶驗收,需求檔案記錄着客戶的高層級的業務需求,也是驗收必備。同時需求跟蹤矩陣也能幫助我們追蹤需求和産品。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核實的可傳遞成果》。指管過程産生的績效資料也要輸入各個監控過程組已産生績效資訊。

2、工具和技術。檢查、投票。檢查是一個統稱,包含:測量、審查、審計、巡檢,用以判斷工作和可傳遞成果是否符合需求和驗收标準。

3、輸出。本過程的輸出叫做驗收的可傳遞成果。這個過程應該是需要召開一個評審會,邀請客戶、外包商等所有人參加,讓所有人簽字,确認。這個點就可以稱為:裡程碑。比如,嵌入式硬體開發完成。監控過程組一定要産出變更請求。

六、控制範圍

控制範圍就是通過偏差分析,與基準進行比較,發現問題及時糾偏的過程。書本的定義是:監督項目和産品的範圍狀态、管理範圍基準變更的過程。監督與控制。發現與糾偏。通過預防、糾正、彌補等措施防止範圍失控,或者組織好變更。

1、輸入。範圍管理計劃、需求管理計劃是計劃性的檔案一定要有。先對照範圍基準看看有沒有偏航,如果偏航要參照變更管理計劃進行變換,變更後的範圍要按照配置管理計劃進行管理。另外績效測量的基準也是比照的依據,将績效測量基準與掙值分析的實際結果比對,發現偏差,預測未來。同時,項目教訓登記冊、需求檔案、需求跟蹤矩陣都是需要的。作為監控過程組,績效資料必不可少。

2、工具和技術。資料分析包括:偏差分析、趨勢分析。

3、輸出。本過程作為監控過程組,主要産出了工作績效資訊和變更請求。同時如果出現變更,範圍基準、進度基準、成本基準、績效測量基準都需要更新。另外回更新經驗教訓登記冊和需求檔案、需求跟蹤矩陣。

夜深了,希望第一天能開個好頭,用半個月左右時間把十大管理寫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