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PMP-備考:5、範圍管理5.項目範圍管理

5.項目範圍管理

範圍管理:隻做範圍内的正确事情

預測型生命周期(瀑布):範圍一開始已經确定,後期改動小;通過範圍說明書、wbs\wbs詞典構成範圍基準,通過變更控制維護基準

适應型生命周期:相關方持續參與項目,不斷進行定義範圍、确認範圍、控制範圍過程;通過待開發項,故事點來反映目前的需求,并持續的動态變化

重視需求的商業價值:項目經理與商業分析師是良好的合作夥伴關系,強調收集需求和需求商業價值(需求管理計劃、需求檔案、需求跟蹤矩陣)

避免範圍蔓延、防止品質鍍金、除外責任(不是項目需要做的)

5.1規劃範圍管理

what:

記錄如何定義、确認和控制項目範圍及産品範圍,指南

輸出:

範圍管理計劃:對範圍、範圍說明書如何制定(可正式非正式、可詳細可概括)

需求管理計劃:如何分析記錄和管理需求-商業分析計劃。(如何規劃、跟蹤和報告需求活動,需求優先級排序過程,測量名額及理由,屬性歸納到跟蹤矩陣)

工具:

資料分析:備選方案分析

會議:項目團隊成員

輸入:

項目章程:高層級需求

5.2收集需求

輸出:

需求檔案:具體、可衡量、可達成、有時間限制、結果導向性

業務需求、相關方需求、解決方案需求(功能需求-具體的功能、非功能需求-可靠性、穩定性、性能)、

過渡和就緒需求(資料轉移、教育訓練需求,一次性)、項目需求(裡程碑、合同責任)、品質需求(測試、認證、确認)

需求跟蹤矩陣:需求與業務目标聯系,具有商業價值,跟蹤需求實作。(考作用)

工具:

資料收集:

  • 頭腦風暴:激化創意、分析收集
  • 訪談:直接與相關方交談,一對一;擷取機密資訊、進階管理層
  • 焦點小組:召集預定的相關方和專家,受訓練的主持人引導大家互動讨論。
  • 問卷調查:閱聽人多,快速調查,受訪者地理分散,适合開展統計分析
  • 标杆對照:可内部可外部,跨行業對标
  • 用例圖:系統執行的一系列動作;正常流、異常流、替代流

資料分析:

檔案分析

決策:

  • 投票:生成、歸類和排序産品需求。
  • 一緻同意:每個人都同意
  • 大多數同意:超過50%人員支援,奇數
  • 相對多數同意:多候選項,支援度大
  • 戴爾菲法:匿名、背靠背、客觀、太慢(與頭腦風暴相對)、意見不受影響
  • 獨裁型決策制定:一個人負責
  • 多标準決策分析:評估排序,多元度

資料表現:

  • 親和圖:分組歸類
  • 思維導圖:發散性思維
  • 人際關系與團隊技能:(考)
  • 名義小組技術:1.頭腦風暴2.投票排序創意,3.決策選擇
  • 觀察和交談:使用者不願意清晰表達需求,通過觀察他們的工作細節
  • 引導:引導與研讨會一起召開,快速定義跨職能需求,協調相關方差異,建立關系,盡早解決問題
  • 聯合應用設計與開發JAD:軟體開發,業務專家與開發團隊一起收集需求,改進軟體開發過程
  • 品質功能展開(QFD):确定新産品關鍵特性,從收集客戶需求(客戶聲音),客觀對需求分類排序,并設定目标;開發出最能滿足使用者需求的功能;開發最能滿足客戶要求的需求
  • 使用者故事(靈活):哪方從哪功能收益(角色),他實作什麼(目标),期望獲得利益()
  • 系統互動圖:産品範圍可視化描述
  • 原型法:故事闆(把使用者使用場景用圖畫出來)-能夠減少變更,漸進明細

輸入:

項目章程:高層級需求

相關方登記冊:鼓勵相關方參與

商業論證:需求有商業價值

5.3定義範圍:制定項目和産品較長的描述的過程。(從收集的需求,選擇部分作為項目範圍)

産品範圍與項目範圍:項目範圍服務于産品範圍

what:

制定項目和産品較長的描述的過程

why:

描述産品、服務或成果的邊界和驗收标準.

輸出:

項目範圍說明書:項目範圍、主要可傳遞成果、假設條件和制約因素的描述。

包含:産品範圍描述、可傳遞成果、驗收标準、除外責任(考作用:較長的描述了項目的可傳遞成果,代表相關方之間就項目範圍所達成的共識)

考例如:驗收,客戶不答應:相關方之間就項目範圍沒有達成的共識

工具:

産品分析:成本效益v=f/c(考)

價值分析:産品做出來分析,隻能減低成本或減少功能

價值工程:産品還沒做出來,功能和成本均可改,産品還在設計中

輸入:需求檔案

5.4建立WBS:把項目可傳遞成果和項目工作分解成較小、容易管理的元件的過程

what:

把項目可傳遞成果和項目工作分解成較小、更易于管理的元件的過程

why:

wbs能夠促進相關方盡早達到一緻性意見、對内是團隊建設的工具、對外是溝通工具;(考)

是一個展現項目全貌,詳細說明為完成項目所必須完成的任務;

是進度成本的基礎架構

輸出:

範圍基準:經準許的範圍說明書(産品範圍、可傳遞成果、驗收标準、除外責任)、WBS、WBS詞典(考)

WBS:

工作包:wbs的最低層級的帶有獨特辨別好的工作包。這些辨別号為進行成本、進度、資源資訊逐層彙總提供了層級結構,構成賬戶編碼。

規劃包:滾動式規劃

控制賬戶:每個工作包都是控制賬戶的一部分,而控制賬戶則是一個管理控制點,把範圍、預算和進度加以整合,并與掙值相比較,以測量績效;

每個工作包隻與一個控制賬戶關聯。

WBS詞典:對WBS的較長的描述

工具:

分解:将項目範圍分解更小、更易于管理的組成部分的技術(100%原則)

1.自上而下分解

2.将項目生命周期的各階段作為第二層,可傳遞成果作為第三層

3.将主要可傳遞成果為第二層

4.靈活方法:将長篇故事分解成使用者故事;規劃包(待可傳遞成果明朗)-滾動式規劃

5.根據情況進行分解,分解細緻能對工作規劃、管理和控制越有力;分解過細會管理無效耗費,資源使用率低下,工作實施效率低下,彙總困難

輸入:

範圍說明書(産品範圍、可傳遞成果、驗标、除外責任)

需求檔案

5.5确認範圍:正式驗收已完成的項目可傳遞成果。(區分控制品質)

輸出:

驗收的可傳遞成果(經品質控制的核實可傳遞成果):完整性

變更請求(變更流程)

工作績效資訊

工具:

檢查:結構化方法(提高結果的可控性)、對核實的可傳遞成果檢查(控制品質,監督采購)

輸入:

核實的可傳遞成果-控制品質

範圍基準

工作績效資料

5.6控制範圍:維護範圍基準,控制範圍變更請求,防止範圍蔓延

輸出:

工作績效資訊

變更請求(變更流程)

工具:

資料分析:

偏差分析:基準與實際結果對比,是否采取糾正措施、變更流程

趨勢分析:績效正在惡化還是改善

輸入:

相關管理計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