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影節主競賽全部看點,都在這裡!

北影節主競賽全部看點,都在這裡!

電影是情感的載體,在一方銀幕中勾勒生死悲歡、喜怒哀樂;電影節将這種體驗放大化,在短暫而緊湊的日程中引發最強烈的情緒共鳴與情感共振。

時隔三年,北京國際電影節重新回到春光明媚的四月,與各位影迷重逢于萬物複蘇的京城,我們終于可以應承那句允諾,“春天,來北京看最好的電影”,一起在漆黑幽深的影院經曆徹底的哭與笑。

而在“天人合一,美美與共”的評獎理念之下,入圍今年北影節“天壇獎”主競賽單元的影片亦分别通過美妙的影像、精巧的情境與充滿思辨的文本,呈現了豐富的人類情感圖景。

在今年的入圍影片中,超過60%的外片為亞洲或國際首映,同時進入主競賽單元的女性導演作品也首次達到五部之多。如果說電影總是在探索着内心的多元宇宙,那麼就希望今年的這十五部入圍影片,能與你一起完成這場人類情感的發現與感受之旅。

關于日常的一切

一切情感的底色來自于日常的循回往複,每一個動作、每一種神态、每一類羁絆,跨過時間便構築成生活本身。而有些時候,攝影機對準的恰恰就是日常的衣食住行、人際交往,不需要驚心動魄的情節或是暗藏機鋒的台詞,也足以在無數細節的沉澱中傳達情緒的起伏,情感的交錯。

繼《漫長的告白》之後,張律導演将鏡頭對準我們無比熟悉的北京。在《白塔之光》中,東城的胡同、postpost咖啡館的屋頂甚至是資料館的藝術影院,都在松弛的情節中成為張律與“北京”本身對話的可能。而作為當下與曆史、現實與記憶聯結之所的白塔寺,更是見證了城市的過往與個體的感懷如何緊密地交織纏繞、互為注解。

而熟悉張律作品的觀衆或許會從《白塔之光》聯想到更多。由辛柏青飾演的獨來獨往的中年男子,正如《詠鵝》和《慶州》中的樸海日,始終探尋着自己内心的真相;而由黃堯飾演的年輕攝影師,也一如既往地繼承了張律電影中女性角色的的高度能動性。

在入圍第7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之後,《白塔之光》得以回到一切故事與影像發生的原點,相信戲裡戲外的互相映照,會為這部影片帶來更大的魅力。

北影節主競賽全部看點,都在這裡!

另一部曾入圍今年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影片《圖騰》(Totem),則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墨西哥大家庭的日與夜。

此刻,每一位家人與朋友都在盡心盡力地為身為畫家、同時也是年輕爸爸的托納籌備一場生日晚宴,然而歡聚的同時亦無法擺脫人生朝露的傷感與憂愁,這一切都被小女孩索萊斯托澄澈的眼睛注視着,也将一直牽動着銀幕外你我的心。

通過古典的4:3畫幅、昏黃溫暖的色調,以及充滿感情的中近景和手持鏡頭,導演莉拉·阿維萊斯極富耐心地描繪着籌備期間的種種日常細節,并塑造了一組極為鮮活的人物群像。

這場生日會足以讓人感受到愛意與溫情有如隐形的涓流,流淌于家庭空間之中,亦讓每一位成員得以獲得抵抗生死虛無的勇氣和力量。

北影節主競賽全部看點,都在這裡!

而相較之下,将進行國際首映的影片《短暫自由》(Time Out)所呈現的日常生活則更為破碎和震蕩。這部影片以一個周末為時間機關,描述了三名獲得短暫假釋的人如何嘗試回歸日常的軌道。

克己而渴望正常生活的阿穆森,飽受精神病痛困擾的博納爾,以玩世不恭掩蓋真正感受的科林,他們的人生已在獄中失去太多,但再來一次的機會卻仍然顯得遙不可及。

導演夏娃·迪舍曼有條不紊地處理了三條叙事線,使其既互為補充又互相對照。用兩天時間重建日常生活的秩序談何容易,而來自每一個人物充滿痛苦的渴望亦足以向所有觀衆抛出一則關乎道德與價值判斷的難題。

北影節主競賽全部看點,都在這裡!

負重搖擺的心

言語時常因為感情的搖擺與複雜而顯得匮乏,猶豫、遲疑、千回百轉正是人類情感的常态,而這往往也成為電影戲劇張力之所在,人物的一念之差亦足以構成最小機關的懸疑,推動着故事情節的不斷遞進。

即将在北影節主競賽進行亞洲首映的影片《再會!布宜諾斯艾利斯》(Adios Buenos Aires)便展現了一個小人物在移民還是留守之間不斷動搖的心路曆程。

不堪忍受社會的腐敗與剝削,胡裡奧早已打定主意趁早移民德國,但作為探戈樂團的一名手風琴師,他又對阿根廷的音樂、文化與土地有着深沉的眷戀,而與計程車司機瑪蕾拉“不撞不相識”的邂逅則更動搖了他的想法。

通過新聞影像與虛構劇情的拼貼,《再會!布宜諾斯艾利斯》提出了一個相當現實的感情困境,也使得胡裡奧的最終選擇成為影片對社會現狀的某種回應。而曾經執導《最後探戈》的導演傑門·克拉爾亦延續自己對于這一藝術形式的喜愛,大段的音樂為這部情節劇帶來了屬于探戈的熱量與生命力。

北影節主競賽全部看點,都在這裡!

影片《無罪之人》(The Man Without Guilt)則描繪了一段更加激烈的心理掙紮。在丈夫死于石棉粉塵導緻的不治之症之後,作為護工的安吉拉偶然開始負責已然癱瘓的罪魁禍首的飲食起居。

在職責和仇恨之間,安吉拉該如何選擇,又該怎樣實施自己的複仇計劃?人性的糾葛在本片中被格外放大。

《無罪之人》是導演伊萬·格戈萊特自編自導的長片首作,别出新意地為石棉粉塵受害者家庭做出側寫,而曾出演《燦爛人生》《意大利制造》等影片的意大利演員瓦倫蒂娜·卡妮盧提憑借細緻入微的精湛演技,與伊萬一同打造了這部極具懸疑色彩又不失社會現實意義的心理劇。

北影節主競賽全部看點,都在這裡!

曾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亮相并廣受好評的加拿大影片《直到樹枝彎曲》(Until Branches Bend)則從外觀到核心都透露着一種複古的質感。

仿佛度假電影般明亮美麗的夏日小鎮,平凡甯靜的生活被桃廠流水線安檢員羅賓發現的未知蟲子打破,然而老闆和仰賴桃園收成過活的鎮民為了利益忽視真相乃至誣告陷害,羅賓反而不得不背負着巨大的心理壓力自證清白,如同滾雪球一般,小鎮逐漸滑向無可挽回的災難與悲劇。

或許《直到樹枝彎曲》的深層結構會讓你想起克魯佐、希區柯克甚至大衛·林奇和他的雙峰鎮,而影片對于黑色電影(Film Noir)元素的混雜使用和充滿驚悚感的配樂則相當程度上營造出風雨欲來的氛圍。這部長片首作或許正展現了導演索菲·賈維斯的類型創作功底,讓人相當期待後續的佳作。

北影節主競賽全部看點,都在這裡!

而人性當然也會走向黑暗,情感同樣有着相當陰暗的死角。影片《懲罰》(The Punishment)有着相對簡單的場景和前提:一對夫婦在林中尋找走失的兒子,然而在救援隊到來并盤查事實時,他們的說明又充滿了謊言。

借由森林這一充滿危機與壓迫感的特殊空間,導演馬蒂亞斯·比塞讓兩個角色上演了一場“困獸之鬥”,而消失的兒子更像一個麥高芬,引導兩位家長說出内心深處對于婚姻和育兒的疲憊、委屈與憤怒,“如果當初沒有這麼做就好了”,當平靜的表象被撕碎,心底的黑泥被一吐而快,他們是否還能假裝無事發生,回到過往的家庭生活之中?

北影節主競賽全部看點,都在這裡!

另一部入圍主競賽單元的華語片則圍繞人性之惡打造了一則層層反轉的“好戲”。由陳思誠監制,崔睿、劉翔兩位導演共同創作的影片《消失的她》大概會是年度最受矚目的華語類型片。

妻子在結婚周年旅行中被離奇掉包,到底是誰設的局,真正想要陷害的又是誰?朱一龍、倪妮、文詠珊等演員在異國他鄉的舞台上“飙戲”不可謂不過瘾,而層層剝落的真相也像是看一篇一波三折的“爽文”,讓人得以跟随影片進入一場高潮疊起的心智遊戲。

北影節主競賽全部看點,都在這裡!

青春别樣物語

長大成人(coming-of-age)是經久不衰的電影題材,或許正是因為在第一次确定自己與世界關系的同時,我們也一定會經曆很多情感的覺醒與萌芽。

俗話說“養育一個孩子需要一整個村莊”,但在亮相于今年聖丹斯電影節的《偶得回響》(Scrapper)一片中,12歲的女孩喬琪卻說“不,我能自己照顧自己,謝謝”。一直獨立生活的她與素未謀面的生父重逢,在不斷的相處與磨合中,有别于傳統家庭的平等關系被逐漸建立。

通過風格化的影像和僞紀錄片段落,以及仿若漫畫般的表現方式,《偶得回響》呈現了青春期的古靈精怪與天馬行空。

蘿拉·坎貝爾完全演活了喬琪這個小大人,而飾演廢柴老爸的則是《悲情三角》的主演哈裡斯迪金森,兩位演員的無間合作讓這個成長故事充滿了趣味和幽默,影片亦是以收獲了今年聖丹斯電影節世界電影單元的劇情片評審團大獎。

北影節主競賽全部看點,都在這裡!

而亞洲首映影片《姐妹》(Sisters)亦講述了青春期女孩的成長陣痛,直面原生家庭帶來的陰影與傷害。

面對一個跨國領養的機會,已被生母抛棄的安娜塔西亞和戴安兩姐妹該如何填補内心的空缺和創傷?無處容身的青春又如何走過這段尋母之旅?安娜塔西亞的選擇給予了影片懸念,而她的迷惘與堅毅也一定會讓銀幕外的我們為之動容。

北影節主競賽全部看點,都在這裡!

長大成人的故事不僅講述血緣親情,如同《伴我同行》等影片所描繪過的那樣,友誼亦是人生的寶貴财富。家喻戶曉的《兩小無猜》導演楊·塞謬爾最新力作《同路前行》(The Lulus)就講述了以友誼建構起一個新家庭的故事。

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背景,教會孤兒院的四個男孩想要前往中立國瑞士避難。在隆隆炮聲中,他們互相幫助、互相扶持,也遇到過近似父母姐妹的存在,這趟旅途讓他們見證了戰争的殘酷與人性的光輝,更讓他們的情誼變得堅不可摧,并在最終迎來了一個所有人都大跌眼鏡的結局……

北影節主競賽全部看點,都在這裡!

互文·對照

無獨有偶,今年的主競賽入圍影片中,有兩組從角色設定和情節切入點上具備一定的相似性,亦在情感表達層面形成了某種互文與對照。

青年導演宋新棋的長片首作《瞧一橋》與法國電影《曼妙之旅》(Driving Madeleine)為我們呈現了兩對結識于公路上的忘年交。在《瞧一橋》中,惠英紅飾演的橋梁工程師張倩影與胡先煦飾演的叛逆少年陳志勇因跨省代駕結識,而這趟旅途也成為了兩人互相救贖的機緣,兩顆逐漸靠攏的心得以互相扶持,跨越日常生活的困頓與所愛之物的消逝,最終如幻想般飛向天空。

《瞧一橋》曾入圍2021年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電影節WIP項目終審,如今我們終于可以在銀幕上看到這部充滿溫情的優秀作品。

北影節主競賽全部看點,都在這裡!

而《曼妙之旅》則會讓你想起《為黛西小姐開車》這一經典作品。年齡與身份相差懸殊的司機與老婦人在一趟橫跨巴黎之旅中互相了解彼此,而非線性的叙事結構更為影片增加了曆史與文本的厚度。

一次次的閃回段落帶領着觀衆進入對于女性命運與生存環境的思考,更加放大了影片的現實意義。

北影節主競賽全部看點,都在這裡!

羅馬尼亞影片《所需之人》(Men of Deeds)與《蠻荒故事》導演達米安·斯茲弗隆的新作《追兇》(To Catch A Killer)有着類似的人物關系:一對年齡和經驗有所差距的搭檔組合探案。

《所需之人》着眼于經曆着中年危機、渴望退休的小鎮探長的人生選擇,搭檔的負傷使他不得不開始面對以往視而不見的小鎮黑暗面,并最終為此付出代價。有趣的是影片采用了一個相當獨特的視角——來自一隻僥幸逃跑的雞,穿梭于小鎮之中,冷眼旁觀着人間的鬧劇與悲劇。

北影節主競賽全部看點,都在這裡!

而《追兇》延續了達米安在上一部中對于人類暴力行為的思考。具有自毀傾向的女警愛麗諾,精神始終受官僚系統剝削的聯邦調查局長蘭馬克,兩人聯手追蹤一名冷酷而危險的無差别殺人兇手,但他們自身的精神疾病卻又無時無刻不在困擾着他們。

借助一個警匪類型片的模型,達米安卻将影片的核心提升到了社會道德思辨的高度,诠釋着何為“他人即地獄”。

北影節主競賽全部看點,都在這裡!

以上,即為今年北影節“天壇獎”主競賽十五部影片的主要介紹與看點。

銀幕上短暫的120分鐘,卻可以濃縮最為極緻的人類情感;而我們也全身心地将自己投入影院的黑暗之中,收獲酣暢淋漓的感情體驗。

今年入圍主競賽單元的影片也會在評獎期間進行同步展映,願每一位觀衆都能在其中,收獲屬于自己的共鳴與感悟。

北影節主競賽全部看點,都在這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