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了讓兒子能順利上學,我掏了600萬!

OK媽說:

老一輩的觀念裡,小兩口結婚生孩子,沒有一套房是很難想象的!是以我的好朋友阿南就顯得特别另類,她從單身到結婚再到生了兩個孩子,10年一直租房住,她和先生蝸居過30平小屋,住過曆史感的街區,享受過CBD高層大房子,體驗了不一樣的人生。她一度認為自己會一輩子租房。

卻沒想前陣子她突然告訴我,趕在大兒子正式報名上國小前掏了六百萬買下了二手房,她自嘲到:“還是未能免俗啊!”。

聽完後我萬分唏噓,我們這代人和買房這件事真是有解不開的牽絆。

文:阿南

01

不買房就敢結婚,我倆在想啥?

我在杭州讀大學和工作,待了近10年。

在一次偶然的聚會中,我認識了現在的老公,不過當時他人在上海,我倆就異地戀了小半年。

談戀愛的時候沒覺得有啥,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就必須有一方做出妥協了,我琢磨了一陣子,還是決定“嫁雞随雞”。

2014年我辭掉了杭州的工作,果斷跟着老公去了上海,結婚,定居。

當時兩邊的親戚朋友都在勸我們買房,結婚怎麼能不買房呢?

我也不是沒動過買房的心思,畢竟身邊的好朋友都是先有房再結婚的,這好像是順理成章的事,但最後我倆還是死扛下來決定不買。

一來,我們雙方的老家都不在上海,當時都想着好好打拼自己的事業,并沒有完全想好最後在哪裡落地生根。

二來,也是很實際的,上海房價我們兩個沒根沒底的人,着實高攀不起。我之前就在地産行業工作,眼睜睜看着杭州的樓市一天一個價,更不用說更加繁華的魔都了!就是掏空六個錢包之外,還要背上30年沉甸甸的貸款。

那時我和老公,都沒想太遠,也完全沒有太去考慮資産保值、升值的問題。

02

在上海有了購房資格,還是覺得租房更好

在上海安然地過了5年租房生活後,一次買房的“誘惑”來到了眼皮子底下!

我們這兩個“滬漂”拿到了在上海“購房”的資格。(上海購房政策是比較嚴格的,需要已婚且社保滿5年,這兩點我們都符合了。)

當時一個同僚,上海本地小姐姐就苦口婆心地勸我,“阿南,你還是要買房,市區買不起,就和我一樣買到郊區嘛,那邊好幾個新樓盤開了,咬咬牙,好日子在後頭,相信姐,咱是過來人!”

回家和老公一商量,他當即憤憤地表示自己不要被割韭菜,“看看這個每年飙升的房價,我可不要當接盤俠!”

那時老公有創業夢,有這樣的想法我也很了解,因為一旦背上房貸,我們隻能兢兢業業待在原崗位上,不敢輕易跳槽離職,事業發展就此束手束腳。

而我一想到掏空積蓄買的郊區房,換來的是每天上下班擠地鐵長達兩小時的通勤,那實在有點痛苦。

不用背房貸的我們那幾年确實在上海過得比較安逸。當時租住在市中心,生活很便利,上班走路就到,交通成本、時間成本都很低。家門口就是超市、面包店、咖啡館。

我們也可以任性地選擇自己喜歡的區塊住,比如住在很有曆史感的街區,滿街的闊葉梧桐,附近就是張愛玲故居。上海這種小情小調的地方太多了,那種10萬一平的房子也隻有租房才能體驗了。

很多人嫌搬家麻煩,但我把每次搬家當作一次斷舍離,該扔的就扔,特别是一些早就看不順眼的衣服,痛快處理掉,感覺家裡的空氣都變清新了。

不過說來說去,可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我倆還沒有生孩子,對無孩家庭來說,自購房并不是剛需。

各種利弊在腦子裡一盤算,我很快就打消了買房的想法。

03

迎來一份大禮,但我們失去了首套房資格

2018年,我爸媽一個電話打來,說想在老家買一套房,房産證上想用我們的名字,當作送我們的禮物。他們知道我倆口沒多少存款,是以提出包辦首付和分期貸款,用上我們的公積金就行。

這是份厚重的大禮,但與此同時這也意味着我們日後購房的成本進一步增加了。

那會兒一線城市的限購政策陸續出台。如果在老家有了購房記錄和貸款記錄,那麼無論我們在杭州還是上海再買房,都會被視為二套房,首付和利率都會上升,再加上老家這套房把公積金也用掉了,我們就隻能繼續漂在大城市了。

和老公商量了一下,還是決定同意爸媽的提議。工作在外這幾年,我們給父母的陪伴和付出都很少,新房到手,老人很快能入住,隻要住了,就享受到了新房子帶給他們的生活品質的提升,想到他們住得舒服,我們也是蠻開心的。

至于老家房子的房價,我們也是不指望的,再漲哪比得上一線城市房子的漲幅呢,早些年無論在杭州還是上海買一套,漲出的錢都夠在老家買套新房子了。

是以不能隻計算單方面的價值,不然心态會崩。

04

又回到杭州,對着房價“望洋興歎”

當然,對于再也高攀不起的房價,我們内心的遺憾不是沒有的。

2019年我們因為工作變動回到杭州,看了眼更嚴格的限購政策,我們隻能望房興歎,繼續租房,完全打消了買房念頭。

而我在杭州工作時的合租室友,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入手杭州濱江的地鐵盤,單價1萬不到,在2019年卻已經飙到了7萬。

要知道那時濱江的商業配套隻是一紙規劃,馬路上一眼望去,活人都沒幾個,感覺就是一片荒蕪的大工地。

濱江某一線江景房為了吸引人購房,還在沿江的大廣告牌上寫着超大字“有夢過江來”。當時我和老公還嘲笑過這廣告語,後來想來萬分貼切。

因為2019年,曾經眼裡鳥不拉屎的偏鄉已經讓我高攀不起。濱江的樓盤逐漸變得密集,開始與江對面的城區形成勢均力敵的對峙。

2002年的濱江工地

現在,從錢江新城看濱江

05

在出租房中,迎來了二胎

回到杭州,我們租住的第一套房是濱江區商圈中心的高層住宅。也就是在這個房子裡,我們先後迎來了兩個小生命的誕生。

入夜,兒子喜歡趴在窗前看着萬家燈火,驚歎夜景好漂亮。是啊,這裡已經商場林立,人流密集,高峰期的堵車車流一路延伸,從高處俯瞰,好像一條輝煌的燈帶。

這一切看上去挺美,但随着孩子的出生,租房的弊端卻開始越來越明顯。

最大的心結就是租房衛生難搞的問題,當時小寶寶剛出生,我對房間的清潔度還是看得挺重的,以前能視而不見的灰塵髒東西,仿佛一夜之間都從犄角旮旯裡冒了出來:老化牆面和地闆的衛生,像蒙了層灰,擦也擦不幹淨。年代久遠的廚房和衛生間,總有漏水,下水管道堵塞,都是衛生隐患......

沒辦法,憑自己實力搞不定,就隻能換房子!

但好巧不巧,在杭州租的第二套房子,簽完合同搬進去之前,水管直接爆掉!打開門,家裡的大水嘩地沖到樓道上。屋裡的水積到10多公分,簡直可以養魚的程度。

心情一度崩潰了,這邊要想辦法排水,那邊還安頓好孩子,我索性就讓兒子穿上雨鞋,學小豬佩奇去踩水玩。

雖然房東表示要積極整修。但這房子後續還是不斷出問題,我們隻住了一年,趕緊搬走了。

這兩次搬家,讓我真實體驗到,有娃後的搬家,是達到了連想一想都要起一身汗毛的程度的。

我一次打包過100多個大紙箱,不包括其他沒法裝進紙箱的大件!完了到新家,再逐個拆開,整理。一邊帶娃一邊搬家,全過程真是要死要活。

家還沒整理好,一個娃在滿是灰塵的新家翻箱倒櫃,一個娃滿地亂爬啃東西,頭都大了。等到房子徹底清潔完,起碼瘦3斤。

我沒有被房東無理驅逐過,但也有被動搬家的時刻。比如有些房子我們住得還算滿意,還想再多住幾年時,房東要收回自己住,那也沒辦法,剛好卡在續約的當口,就隻好再度辛苦搬家。

06

一輩子租房,對有孩家庭終究是個幻念

當然租房辛苦歸辛苦,我們還是習慣了。

直到碰上了大兒子的“入學難”問題,才給了我們當頭一棒!

老大4歲要上幼稚園的時候,我們才發現幼稚園不屬于義務教育,流動人口是有可能上不了幼稚園的。

老大出生當年二胎剛開放,出生人數特别多。我們因為無房無戶,差點上不了幼稚園。

最終找了家附近的普惠性質的民辦幼稚園,但也要排隊,所幸我們排上了。幼稚園很人性化,因為老大在讀,老二之後也順利上了這家幼稚園。

見識過幼稚園報名時的爆火場景,我們意識到,輪到老大上國小時,每個學校也會爆滿,我們大機率會被随機配置設定到很遠的國小。每天接送的時間會變得很長,家長的負擔會很重,這會打亂整個家庭的節奏。

當意識到需要一套房,才能保證孩子在家門口上個普通的國小。這撬動了我們買房的決心。

也是從那一刻,我很堅決地對老公說,咱倆必需得在杭州買房了,時間就定在老大上國小報名前,這三年我們要開始節衣縮食了!

07

看了3天房,就果斷買下了房

幸運的是,今年杭州二套房政策松動了,首付降低到4成,整體房價也處于暫時的低點,我們沒有再猶豫,趁這個時機趕緊購房,終結了租房曆史,為孩子占了一個學位。

我們看房的速度非常迅猛,就在我們現在租住的小區附近,花了3天現場看了4套房,很快就決定買下國小旁邊的一套心儀的房子,100多一點平方。

這大概也得益于十年租房的經驗,我們體驗了不同的地段、房型、生活配套,也就更知道自己想住怎樣的房子,購房決策也就更清晰。

08

最後總結一下堅持不買房的一些得失。

最後悔的一樁,是作為八零後,卻沒吃到這十幾年房價上漲的紅利。

好在我一直沒把錢看得太重,是以心态比較平穩。人無法賺到認知領域之外的錢,但也終究會得到自己的那一份。或多或少,不與别人比較就好了。後悔藥沒有,就向前看吧。

不過,人有一段不平順的體驗,反而能激發出對未來很有益的感悟。

這些年不斷挪窩,我們自嘲說生活中“苦中作樂”的能力越來越高了。這樣的改變有個過程,有時候是被逼的。但真正接受後,倒是變得更能享受當下,管别人怎麼看呢,有種“過自己的日子,讓别人去說吧”的暢快。

越來越明白,安全感是自己給的,而不是房子給的。我本來很依賴物質給予我的安全感,一直按部就班、不敢跨出舒适區,竟也變得更勇敢一些,不被某種固定的生活方式和價值标準鎖死。也是以,我們夫妻關系中,從沒有為房子吵過架,孩子也沒有因為換家而失去安全感。

房子隻是一個容器,用來裝下家人的生活方式。房子是大事,但讓房子成就我們的生活,而不是捆綁我們的選擇,生活才會變得更輕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