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計算廣告系列篇(2)------演變導語演變結語

● 每周一言

甘于平庸,也是一種堕落。

計算廣告系列篇(2)------演變導語演變結語

導語

上周對計算廣告做了簡單的介紹,大體展現了計算廣告的主體組成部分,其中也提到不少專有名詞。為了能更加通俗易懂地把一些概念講明白,我們不會簡單列出定義,而是通過一些具體栗子讓讀者親身體會,用第一視角了解什麼是計算廣告。

演變

放到20年前,如果你開了一家服裝廠想做推廣,想到的廣告管道會是報紙、雜志、廣播和電視這一類,這些便是傳統廣告,也稱離線廣告。而現在,你或許會找一些門戶網站和視訊網站,這一類通過網絡傳播的廣告即網絡廣告,也稱線上廣告。

計算廣告系列篇(2)------演變導語演變結語

那麼,線上廣告和離線廣告到底有什麼差別?事實上,除了傳播媒介不同之外,本質上線上廣告與離線廣告是沒有差別的。隻是随着資訊技術的迅猛發展,對于很多離線廣告做不了或者很難做的一些事情,線上廣告都能較為輕松的完成,比如閱聽人分析和實時競價。是以,線上廣告是離線廣告的一種進化演變。

還是開服裝廠的栗子,如果你在報紙雜志上刊登了你的服裝品牌,并且放上了若幹主打服裝産品,甚至你還選擇了在體育專欄放上運動服裝廣告,在招聘專欄放上西裝廣告。誠然,你服裝廠的銷量是以會上漲不少。

計算廣告系列篇(2)------演變導語演變結語

但這存在幾個問題:首先,你需要熟悉報紙雜志的各種專欄内容,在合适的專欄選擇合适的投放産品(比如籃球專欄不能放足球服,庫存是否充足等),這樣人力成本偏高;其次,你大概永遠無法擷取讀者的相關資訊,這将導緻相當多的閱讀量對于你的廣告而言其實是沒有價值的,使得無用流量偏高;再次,對于廣告價格而言,你其實并沒有自主發言權,是以價格往往偏高,無法合理出價。

人力成本偏高、無用流量偏高以及無法合理出價,這三大難題是傳統媒體很難解決甚至是無法解決的。然而對于線上廣告,通過程式化的操作,這一切将變得非常簡單。

這個針對需求方的“程式化的操作”,就是DSP(Demand Side Platform,需求方平台)。相應的供給方則有SSP(Supply-Side Platform,供應方平台),這兩以後會慢慢講到。下面分别講一講上面提到的三大難題。

1. 人力成本,線上廣告通過打标簽的機制進行内容分類。比如騰訊體育NBA頻道會提供“體育&籃球&NBA”之類的标簽,中關村手機頻道則會提供“電子産品&手機”之類的标簽。然後程式化判斷“資料庫記錄庫存是否充足,推廣服裝是否比對對應标簽”之後便可投放廣告。當然,這麼來說明僅僅為了解釋線上廣告如何降低人力成本,而實際邏輯遠比這複雜,以後再細講。

2. 流量劃分,線上廣告會收集使用者的浏覽通路記錄即cookie,cookie俗稱浏覽器緩存。通過分析使用者的通路行為提取興趣類别,進而劃分使用者群體。比如其是否經常逛服裝店,是否經常看球賽,是否經常買零食等等。然後通過不同的興趣劃分精準投放廣告,這能極大降低無用流量,提升廣告的轉化率。該情形我相信經常上網的大家應該都深有體會。

3. 出價,線上廣告通過收集同類别不同廣告主的出價,結合内容品質和産品相關性決定廣告權的最終歸屬。很多時候這個過程是實時進行的,而實時的這個過程被稱為RTB(Real Time Bidding,實時競價)。由此觀之,線上廣告能幫助你基于目前市場的行情出價,你并不需要擔心自己的出價是否過高。

計算廣告系列篇(2)------演變導語演變結語

結語

以上是廣告形式(線上廣告&離線廣告)以及參與主體(需求方&供給方&顧客)的通俗了解。對于參與主體的需求方所用的DSP、供給方所用的SSP和RTB之間的關系,以及線上廣告程式化交易的具體流程是如何,敬請期待下節。

在此感謝各位的耐心閱讀,不足之處請多多指教。後續内容将會定期奉上,歡迎大家關注小鬥公衆号 對半獨白!

計算廣告系列篇(2)------演變導語演變結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