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好奇心日報産品分析報告1. 産品概況2産品體驗分析3競品分析4總結

1. 産品概況

1.1 體驗環境

體驗機型:iPhone 6s

系統版本:ios 10.3.3

APP版本:3.5.12

體驗人:yu

體驗時間:2019.4.16

2産品體驗分析

2.1戰略層

2.1.1 行業分析

産品名稱:好奇心日報

産品類型:新聞閱讀

産品slogan:好奇驅動你的世界。

産品定位:好奇心日報是一家垂直類的新聞資訊類産品的新媒體網站。核心定位關鍵 為商業洞察、生活方式、年輕中産。

産品介紹:好奇心日報所有内容均專業作者原創撰寫,鎖定全球範圍影響我們日常的公司變化、新聞事件和産品資訊,報道涉及科技、娛樂、時尚、設計、遊戲等領域,探尋新聞資訊背後的商業邏輯。

商業模式:feed廣告

疊代路徑

好奇心日報産品分析報告1. 産品概況2産品體驗分析3競品分析4總結

這裡選取了部分有重要功能更新的版本。好奇心從最初就開始不斷改進和完善相關功能,更新頻率基本保持在每3-5個月更新一個中版本。

從疊代中我們可以發現,好奇心很關注使用者的使用者體驗,這從它不斷增加和優化輔助功能就能發現。

同時在2.0版本,好奇心更加注重使用者閱讀體驗,不斷完善不同使用者在不同場景對擷取新聞的需求。

在3.0版本改版首頁,增加好奇心研究所(LABS)将LABS 放置和NEWS同等重要地位,LABS包含許多功能測試、投票、話題讨論等。我說(話題讨論),希望增加使用者互動自由度,把傳統擷取新聞評論模式轉化為更自由的分享讨論的論壇模式。使用者針對話題有什麼看法或者觀點可以寫在卡片上,送出後會在頂部以彈幕的形式輪播,同時還能給其他使用者的觀點看法進行點贊、分享操作,增加使用者黏度。

2.1.2 市場分析

随着進入移動時代,使用者需求逐漸增多,使用者使用産品場景碎片化、多樣化。個性化訂閱、碎片化、場景化、内容聚合等形式已經成為新聞用戶端的發展趨勢。新聞用戶端分四類:

1.傳統門戶為主的移動新聞用戶端:新浪、搜狐、騰訊、網易得益于行業優勢,是最早進入手機新聞用戶端市場的競争者;網絡技術實力、網際網路媒體資訊傳播釋出、網際網路産品營運等方面均有深厚積累。

2.聚合類新聞用戶端:Zaker,鮮果,百度新聞,今日頭條無需自己産生内容,通過技術手段整合網際網路龐大新聞資訊為使用者推薦新聞資訊;貼心的新聞推薦和高度的個性化定制是聚合類新聞用戶端的特色。

3傳統報紙和媒體推出的用戶端:人民日報、環球日報、IT時代周刊嘗試推出新聞用戶端的傳統媒體很多,但表現不大好;門戶網站推出的訂閱功能給多數傳統媒體提供了一個快速進入移動網際網路的平台。

4 垂直聚焦于某一具體行業(經濟,金融,科技,體育)的新聞:36氪,好奇心日報,華爾街日報。内容的稀缺性和品質上具有較大的優勢。但是在平台的開放性和娛樂性方面難以覆寫到足夠廣大足夠扁平的使用者群體,是以在市場占有率方面一直不太突出,仍然是走精英化閱聽人的小衆路線。

好奇心日報産品分析報告1. 産品概況2産品體驗分析3競品分析4總結

新聞資訊類使用者每年持續增長0.5億使用者,保持穩定上升的趨勢,但是增長率降至4.7%,預計新增使用者已經快要達到天花闆,需要考慮如何維護老使用者。

好奇心日報産品分析報告1. 産品概況2産品體驗分析3競品分析4總結

如今新聞app上,今日頭條憑借其智能推薦頭條已經成為使用者量最大的app。騰訊依靠着微信,qq巨大的使用者依舊保持着領先地位。這兩者把其餘競争者遠遠甩在身後。

2.1.3 使用者分析

好奇心日報産品分析報告1. 産品概況2産品體驗分析3競品分析4總結
好奇心日報産品分析報告1. 産品概況2産品體驗分析3競品分析4總結
好奇心日報産品分析報告1. 産品概況2産品體驗分析3競品分析4總結
好奇心日報産品分析報告1. 産品概況2産品體驗分析3競品分析4總結
好奇心日報産品分析報告1. 産品概況2産品體驗分析3競品分析4總結
好奇心日報産品分析報告1. 産品概況2産品體驗分析3競品分析4總結

現在的移動端新聞使用者基本以年齡20-40歲的男性為主,大部分使用者的使用場景實在上下班的通勤過程,工作午休,以及睡覺前。使用者希望通過碎片式的閱讀快速及時了解頭條熱點。使用者不喜歡閱讀幹巴巴的文字,喜歡圖檔,視訊的視覺沖擊,在飽受聚合類新聞專業性差的問題下,更多的使用者在考慮新聞專業性和内容深度并對優質内容有很大的需求。

2.2 範圍層

基礎功能:新聞閱讀,評論分享文章。

特色功能:好奇心研究所

2.3 結構層

①産品功能結構圖

好奇心日報産品分析報告1. 産品概況2産品體驗分析3競品分析4總結

從産品結構來看,産品的導航突出顯示NEWS和LABS,其餘部分都放在了Q,結構清晰明了。産品層級深度不超過4層,主要功能都集中在第二層級,對次要資訊放在了深層級,資訊呈現清晰。

使用者流程圖

2.3.1 主流程

好奇心日報産品分析報告1. 産品概況2産品體驗分析3競品分析4總結

在APP中,首頁有NEWS,LABS兩個導航入口,在首頁的右下角設定一個Q圖示,把其餘的功能都放置在這裡。這樣的設定使得首頁面極為簡化,使用者基本可以抛棄注冊登入的流程,基本上app除了評論文章所有的功能都可以使用。

2.3.2NEWS子產品流程分析

好奇心日報産品分析報告1. 産品概況2産品體驗分析3競品分析4總結
好奇心日報産品分析報告1. 産品概況2産品體驗分析3競品分析4總結

紅色為q頁面一級傳回。綠色為二級傳回

2.4架構層

(1)news頁面

好奇心日報産品分析報告1. 産品概況2産品體驗分析3競品分析4總結

(2)LABS頁面

好奇心日報産品分析報告1. 産品概況2産品體驗分析3競品分析4總結

(3) Q頁面

好奇心日報産品分析報告1. 産品概況2産品體驗分析3競品分析4總結
好奇心日報産品分析報告1. 産品概況2産品體驗分析3競品分析4總結

(1)搜尋頁面,我嘗試使用幾個關鍵詞搜尋,“阿裡”,“騰訊”,“用友”,“瑞幸”,其結果分别是432,421,2,9條資訊。是以這個功能盡管是給使用者通過關鍵字尋找文章,但是由于産品定位不同,好奇心并不是像頭條一樣收集全網資訊,基本上隻是把自己的pcg文章收入其中,讓使用者了解一些獵奇性質的内容即可。搜尋頁面提供新聞分類,最近浏覽,近期搜尋三個功能。

(2)離線功能:這個功能主要針對使用者在信号不好和流量不夠的場景依舊想要閱讀的問題。但是這個功能有個問題,首先點選離線會告知使用者是否下載下傳,使用者同意即開始下載下傳,按首頁順序下載下傳文章,再次點選會下載下傳下一篇文章。可是下載下傳完成後并沒有明确告知使用者下載下傳内容位置,使用者也不能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文章下載下傳。建議在離線增加一個頁面,讓使用者選擇自己喜歡的文章下載下傳。

(3)推薦:就是分享應用,管道有微信,朋友圈,QQ,微網誌,連結。

(4)設定

好奇心日報産品分析報告1. 産品概況2産品體驗分析3競品分析4總結

常見的設定字型,推送消息設定,打分評論,隐私,清楚緩存。

(5)個人中心:不登陸也可以收藏文章,登入後增加一個使用者雷達圖。算是比較新穎的特色。

(6)欄目中心:有我的訂閱和全部欄目兩個子產品,我的訂閱下把自己關注的欄目的文章按倒叙展現。全部欄目下一共有五十多個欄目,内容都很豐富,能夠在一個感興趣的闆塊進行深入的了解。但是全部欄目中沒有分類,如果後期欄目還要增加的話使用者要能夠找到自己喜歡的欄目的話成本還是比較高的。不過這些欄目很難抽取出共性去分類,這也是個糾結的點。

(7)我的消息:評論(包含我發出的評論,收到的評論),點贊(我收到的贊),系統消息。

2.5 表現層

産品整體以白色作為主色調,簡化功能入口,内容排版錯落有緻,大卡片和小卡片式的資訊有節奏地排版,給人一種非常幹淨舒服的感覺。與圖示導航相關的采用了橙黃色字型,黑色背景。當頁面加載時,整個頁面呈現一個畫出?的軌迹動畫,與整個産品風格較為搭配。

産品采用左滑右滑切換頁面邏輯沒有菜單欄,狀态欄的背景為首頁輪播圖。

其他選項的入口均為一個Icon:黑色圓形背景,黃色的Q的Logo。

3競品分析

3.1競品選擇

好奇心日報産品分析報告1. 産品概況2産品體驗分析3競品分析4總結
好奇心日報産品分析報告1. 産品概況2産品體驗分析3競品分析4總結
好奇心日報産品分析報告1. 産品概況2産品體驗分析3競品分析4總結
好奇心日報産品分析報告1. 産品概況2産品體驗分析3競品分析4總結

好奇心日報是一款定位垂直類的新聞資訊類産品,是以在對于競品的選擇最為看重的是相同的行業定位。在蘋果新聞榜單的排名上,好奇心日報在appstore的新聞榜單基本排名是50,在其附近·排名内我選擇了36氪作為其的重要競品。他們兩者之間排名相似,下載下傳量也十分相近,并且也都是聚焦網際網路,經濟和一些大公司的新聞,定位接近。紅闆報作為業内時間較長的聚焦新聞應用,應該是好奇心要追趕趕超的對象。

3.2使用者人群分析

好奇心日報産品分析報告1. 産品概況2産品體驗分析3競品分析4總結
好奇心日報産品分析報告1. 産品概況2産品體驗分析3競品分析4總結
好奇心日報産品分析報告1. 産品概況2産品體驗分析3競品分析4總結

資料來自 TalkingData 移動資料研究中心

目标人群

指數的資料分析中以發現:三款應用的使用者人群中,男女使用者比例大緻六四開,36氪男性使用者稍微多一點,這也是跟産品更加注重網際網路的新聞有關;同時50%的使用者年齡在20-40歲,使用者偏年輕化(年輕的使用者更樂意嘗試和接受新鮮事物)注重生活品味,關注商業、科技、設計、智能、網際網路。;使用者主要集中在超一線城市(更加樂意接觸新奇事物),有一定的經濟能力,消費水準不斷更新。

3.3功能分析

好奇心日報産品分析報告1. 産品概況2産品體驗分析3競品分析4總結

3.3.1首頁

首頁

好奇心日報産品分析報告1. 産品概況2産品體驗分析3競品分析4總結

好奇心日報:進入app展示News頁面。隻有頂部導航左右切換。q小圖示放置其他所有功能。左右滑動進入NEWS,LABS頁面。向下滑動時瀑布式浏覽文章。文章以一個個卡片式存在,左邊标題,右邊圖比例一比一符合使用者閱讀習慣。在滑動浏覽的時候,好奇心日報的浮動的圖示是隐藏的,在不滑動的時候出現。

36氪:進入app展示首頁頁面。頂部+底部導航(首頁,開氪,發現,我的)類似頭條。左右滑動進入頂部不同分類頁面。向下滑動時瀑布式浏覽文章。

紅闆報:進入app展示推薦頁面。底部導航(推薦,關注,發現,我的)。向下滑動時翻頁式浏覽文章。每頁有一個大圖,和兩個卡片式清單組成。在頂部有一個消息icon,可快速到達我的消息。

總結:好奇心日報在導航應該是别具一格,在此前的版本甚至沒有首頁導航,極其強調閱讀的沉浸式體驗。在下拉浏覽看選擇瀑布式卡片應該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在不要求提供過多的資訊情況下,這樣的布局可以使使用者不易對同質類的排版産生厭煩。

3.3.2新聞詳情頁

(1)新聞頁面

好奇心日報産品分析報告1. 産品概況2産品體驗分析3競品分析4總結

好奇心:進入新聞詳情頁,首頁展示鋪滿整個螢幕的背景圖,在頂部黑色導航展示欄目作者,右上角黃色icon可以顯目的讓使用者關注自己喜歡的作者。往下滑動繼續展示文章内容,此時白色背景配上黑色文字,段落間距18磅。文章結束後的頁面是有幾個卡片導航,分别是關注欄目,廣告,推薦閱讀。

好奇心日報産品分析報告1. 産品概況2産品體驗分析3競品分析4總結

進入新聞詳情頁,首頁白色背景,bannner圖占據内容區域1/3,在頂部灰色導航展示作者icon,右上角可以點選關注。往下滑動繼續展示文章标題,内容,内容會用重點加粗标記。文章結束後的頁面是标題導航,有幾篇推薦閱讀。

好奇心日報産品分析報告1. 産品概況2産品體驗分析3競品分析4總結

進入新聞詳情頁,首頁白色背景,在頂部灰色導航展示作者icon和關注作者,右上角可以點選分享文章。往下滑動繼續展示文章标題,内容,内容會用重點橫線标記。文章結束後的頁面是标題導航,有幾篇推薦閱讀。在文章末尾可以直接點贊。

總結:好奇心的新聞來源基本都是原創,想要通過高品質,有深度的文章來擷取更多使用者的青睐,在内容上嘗試通過更重不同,差異化,高顔值的可能。

4總結

基于S(Strength,優勢)、W(Weakness,劣勢)、O(Opportunity,機會)、T(Threat,威脅)的SWOT架構,對産品做一個總結性分析:

優勢:具有豐富的内容類别,能夠覆寫大量垂直領域的使用者群體;新聞輕量化,不備援,且内容由專業撰寫者編寫,内容自己稽核,保證符合産品内容核心定位;極具顔值的UI設計,可以輕易打動使用者;許多個性的新聞玩法,投票讨論多種多樣。

劣勢:内容更新少,無法針對不同使用者推薦個性的内容;使用者使用人數較少,評論及其他個性玩法參與度較低;

機會:好奇心日報本身從傳統報紙轉型而來,積累了豐富的新聞營運經驗,面對着使用者越來越多的對新聞專業度的需求,可以考慮開拓一些針對使用者剛興趣的市場;産品本身的細節體驗還有很多可以完善的空間;

威脅:産品性質最為接近的“Flipboard紅闆報”,雖然内容整體品質高于紅闆報,且目标群體明确,産品體驗好,但使用者規模遲遲無法超過“Flipboard紅闆報”。

上一篇: 電容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