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徐家彙書院開放
一座難求
上海
上海又有新地标!經過3年的修繕更新,備受矚目的徐家彙書院(徐彙區圖書館新館)終于面向公衆開放。
圖書館緊鄰徐家彙天主教堂,剛一亮相就成了熱門打卡地,門口每天大排長隊。
遠遠看去,它的外觀像一個巨型米色盒子,被數根細長的翅片包裹,由普利茲克獎得主、西岸美術館的建築師大衛•奇普菲爾德打造。
内部分為地下2層、地上3層,有近800個座位,設計師俞挺操刀。
步入其中,眼前是巴西利卡風格的中庭空間,挑高14米,貫通整3層,帶來極開闊的視野。
穹頂之下,一張20多米長的書桌向遠處延伸鋪展。
更特别的是一座透明镂空的藝術裝置:“光啟之門”。
它基于上海的土山灣牌樓形象進行了藝術化再造,并通過3D列印技術,由2台機器人、耗時50天才完成。
陽光下晶瑩剔透,美如幻影。
拾級而上,2樓和3樓各設有一條半露天的連廊。
從陽台遠眺,可以飽覽教堂廣場的美景。百年徐家彙觀象台、光啟公園、徐家彙藏書樓也盡收眼底。
徐家彙書院的開放時間為周二至周日9:00-17:00,周一館休,需在小程式上預約進入。
02
43天挪了230米
上海5棟老建築回家
上海
曆時43天,靜安區永慶裡的5幢老洋樓完成了“真·搬家”:建築拔地而起,整體平移。
這些房子建于上世紀30年代,風格為石庫門裡弄住宅,有重要的曆史文化意義。
2020年,因為這裡需要建一座地下車庫,為了保護5棟老建築免遭破壞,它們被暫時運至另外一個地塊。如今地下車庫建成,它們又遷回原位。
過程頗為複雜艱難:先頂高170厘米,再在空中進行90°的“乾坤大挪移”,然後以每分鐘20毫米的速度,橫穿康樂路、安慶路,最後落地,全程約230米。
這是上海目前為止規模最大、累計平移距離最長的群體建築平移歸位施工項目。
未來,這些曆史建築還将進行内外修繕,重新煥發光彩。
03
汪玉涵個展開幕
畫裡有火焰和星辰
上海
2023年1月,由7号美術館與WeA+D無為藝術共同主辦的“To be continued未完待續”汪玉涵個展順利開幕。
26歲時作品即入選水立方展覽,并被奧林匹克組委會收藏;29歲成為羅馬知名畫廊CANOVA22展出的第一位亞洲藝術家,汪玉涵步履不停。本次展出的畫作除了其固有的濃烈、飽滿之外,又沉澱了最近兩年的思考。如果過去感受到的是玉涵奪目的絢爛,此次個展更可以領悟到噴薄之後的靜美。
未完待續。
玉涵理應擁有一個獨屬的世界,如同她畫中閃爍的火焰與星辰。
04
石庫門裡的美好小店
體驗可持續的時尚
上海
上海北外灘今潮8弄,百年石庫門老建築裡,開了一家時尚又有趣的新店——再造衣銀行Reclothing Bank首家概念旗艦店。
這是一個散發着自然原生态氣息的空間。店内的收銀台、陳列裝置,如同現代雕塑藝術品,都由回收的廢鋼鐵和舊物制成,遵循的正是品牌“變廢為寶”的宗旨。
在這間店裡,人們可以近距離感受可持續的設計理念,比如舊衣回收、古董再造、綠色有機、用記憶和情感定制新衣……
再造衣銀行由獨立設計師張娜于2010年創辦,已經在上海時裝周釋出了超過800款可持續單品,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回收-再造-銷售-公益”閉環系統。
05
Dior登陸松花湖
每晚上演冰雕秀
吉林
随着雪季到來,Dior在滑雪勝地吉林松花湖打造了一家限時精品店。
它分為室内室外兩部分。室内是精品店,除了經典産品,以出售滑雪及冬季商品為主。室外有一家圓頂雪屋咖啡廳,提供咖啡、曲奇、巧克力、馬卡龍等飲料和點心。

咖啡廳的旁邊,還有一座晶瑩剔透的冰雕,以Dior總部巴黎蒙田大道30号為原型。
到了晚上,冰雕會亮起燈光,每日在17:20 、20:50 、22:10舉辦共3場冰雕秀,持續至雪季末。
06
平遙電影展開幕
王子文新片首映
山西
1月14日,第六屆平遙國際電影展在平遙古城開幕。
由王沐導演,尹昉、王子文主演的《溫柔殼》,作為開幕片進行了全球首映。
這部影片是王沐的處女作,彙聚詠梅、白客等衆多演員,入圍了發掘華語電影新人新作的“藏龍”單元。
畢贛執導的電影短片《破碎太陽之心》,則作為“平遙之夜影片”特别展映。
本屆影展還新設了“遷徙計劃·從文學到影視”單元。由王安憶、劉亮程、田耳、林棹、葉彌、笛安、羅日新等作家創作的18部文學作品最終獲得推薦。
影展将持續至1月19日。
07
建築事務所SPARK的
22年亞洲曆程
新加坡
SPARK的“血統”可以追溯到世界著名建築事務所ALSOP。在斯蒂芬·平博理創立SPARK之前,他與建築大師威爾·艾爾索普有着長達16年的合作,他們兩人如同搖滾樂隊吉他手和貝斯手般默契。
在SPARK的設計詞彙中已經删除了“限制”,我們可以了解為何SPARK總會在“濱水空間”和“混合更新”兩個領域大放異彩,因為這是兩個需要巨大的靈活性和變化性才能勝任的工作領域。
新加坡克拉碼頭、動感的ARTE S高層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包括獲得MIPIM亞洲最佳綜合項目獎的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我們期待SPARK在未來帶給亞洲,尤其中國更多的驚喜。
克拉碼頭
ARTE S高層較高價的電梯大廈
08
世界“最佳餐廳”關門
轉型口味開發
哥本哈根
有“世界最佳餐廳”之稱的丹麥Noma,曾5次登上世界前50餐廳榜首,最近正式宣布将于2024年底歇業。
Noma位于哥本哈根,由主廚René Redzepi于2003 年創立,因極具實驗性的冷僻精緻菜肴、供應當地采摘的特色食材而蜚聲國際。
可以說,它以一己之力,改變了大家對北歐料理的印象。
早在2017年,它就有過一次“關閉”,後來在Christiania地區重新開放。
這次歇業後,Noma将繼續進行新的探索和轉型,進入3.0階段。
據悉,未來很可能不會再有固定的Noma實體餐廳。主廚将把重點放在創新和口味開發上,到世界各地旅行,尋找靈感。
但Noma也承諾,之後會不定期在各個國家以快閃店的形式回歸。
09
盧浮宮限制參觀人數
每日隻接待3萬人
巴黎
去過盧浮宮的人,都對《蒙娜麗莎》前的人山人海印象深刻。遊客太多,難免會讓觀展體驗大打折扣。
近日,盧浮宮宣布,将于2023年起限制每日參觀人數在3萬人以内。
博物館從業人員說,多年來,名作前大排長隊的問題一直讓他們深受困擾。如今随着全球放開,人流量開始恢複到疫情前的水準,“為了利于人們舒适地參觀,并確定員工有最佳工作條件”,限制人數勢在必行。
10
哈裡王子自傳發售
首日銷量破紀錄
英國
還未出版就萬衆矚目的哈裡王子自傳《備胎》,1月10日正式發售,首日銷量突破40萬冊,成為英國史上最暢銷的非虛構類書籍,僅次于《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創下的首日銷售紀錄。
書中曝光了很多哈裡個人的隐私,比如他曾在阿富汗服役期間殺了25人、因王室生活壓力太大而吸毒等。
另外,哈裡也提及了不少王室内部沖突,包括被哥哥威廉王子打倒在地、懇求父親不要娶卡米拉等。
因為資訊量太大,這本書在醞釀階段就屢屢成為關注的焦點,發售日更有讀者從淩晨開始就在書店門口排隊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