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威馬與阿波羅達成戰略并購:作價25億美元 或第二季挂牌上市

威馬與阿波羅達成戰略并購:作價25億美元 或第二季挂牌上市

雷遞網 雷建平 1月12日

Apollo智慧出行集團有限公司(股票代碼:“860”)今日釋出公告,與威馬汽車達成戰略并購,威馬汽車上市路徑進一步确定。

威馬本次交易價格為20.23億美元(約158.71億港元),交易目标公司約占威馬總股本的80.93%,威馬此次交易的估值為25.1億美元。

Apollo對價為每股0.55港元,向不少于6名獨立承配人配售最多7,123,363,636股配售股份。配售事項所得款項淨額估計約35.26億港元。

據知情人士透露,公告經香港聯交所稽核準許挂網,雙方公司交易對價也經聯交所稽核同意,後續流程主要為阿波羅對威馬進行盡職盡調,考慮到威馬已于2022年5月31日遞交A1招股書且完成3-4輪對聯交所問題的回複,本來計劃于2022年10月完成聯交所聆訊;故上述盡職盡調具備已經香港聯交所充分稽核的材料為基礎,計劃可在2-3月内完成。

樂觀估計,威馬具有極大可能性在2023年二季度完成挂牌。

獲三筆資金支援 挂牌日将獲超5億美元股權融資

據知情人士透露,威馬宣布新近獲得三筆資金支援,将為威馬汽車在完成上市前補充流動資金。

三筆融資主要包括:港澳地區某知名商業銀行——2.5億港元,上述港澳地區知名商業銀行為威馬現有銀團的參團行之一,展現現有銀團持續對威馬支援;

世界500強正威國際——5億元人民币,正威國際是國内最大的銅礦企業,與正威合作,意味着雙方将在上下遊産業鍊融合(鎳、錳、钴、矽、锂等上遊資源)方面取得戰略進展。此外,威馬汽車與正威集團合作項目有望在成都落地。此外,港澳知名投資機構,包括李嘉誠家族、澳門何氏集團等持續看好威馬與中國新能源汽車賽道。

雅居樂集團——15億元港币;雅居樂是威馬此前D輪最大投資方,且是目前威馬除管理層之外第一大股東;此次繼續加大對威馬在營運及産品方面流動資金的支援。

新近獲得三筆資金支援(期間融資),将用于增加現金儲備,補充現金流和所需營運資金。

據接近威馬的人士透露,RTO完成即挂牌日,威馬預計還将完成不少于5億美元的股權融資。

将聯合阿波羅推10萬美元以上新車

據介紹,阿波羅出行旗下有EVPower、3D列印、設計、技術研發等業務;威馬的優勢則包括生産資質、産能、智能平台、核心三電、管道、品牌等。

阿波羅目前在國内沒有建造生産基地,還沒有推出量産EV。與威馬戰略合并,可借助威馬在溫州、黃岡兩座全資質智能制造基地,25萬台年産能,以及目前已傳遞使用者的10多萬輛智能車所産生的強大技術經驗,深耕智能純電市場,加大自身在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等領域的技術積累。

戰略合并後,威馬借機實作品牌向上,進一步完善産品矩陣,貫通超豪華、高端、主流三大市場:1,定價200萬美元,覆寫超豪華車市場的Appollo跑車;2,定價60-80萬人民币,覆寫高端市場的智能EV(計劃于近期推出A@X品牌);3,定價15-35萬人民币,覆寫主流市場的威馬汽車;

據接近威馬的人士透露,在完成并購上市同時,威馬汽車将完成品牌與産品戰略更新——威馬将與阿波羅共同研發,近期将推出産品釋出的X@A量産智能轎跑,預計價格在10萬美元以上。

威馬估值下調至25.1億美元,先生存再發展

威馬曾于2019年3月宣布完成總額30億元的C輪融資,由百度集團領投,太行産業基金、線性資本等參與投資。

2020年9月,威馬完成總額100億元D輪融資,由上海國資投資平台及上汽集團聯合領投,百度與海納亞洲創投基金(SIG)繼續參與此輪融資。

2021年底,威馬完成D1輪和D2輪一共募資6億美元。随着D1輪和D2輪融資到位,威馬總融資額約350億元。

威馬曾在2022年5月31日遞交招股書,準備在香港上市,不過,零跑汽車搶跑香港上市後,威馬在香港的上市路徑受到影響。

威馬的估值在考慮到D輪投資人的利益,且參照在香港與美國已上市的造車新勢力可比公司的市值變化,目前估值是充分展現了RTO上市路徑的優勢,最大限度降低因為二級市場的不可控性帶來的對估值的非理性影響。RTO模式上市的優點是,完成速度快、新錢、估值不受二級市場波動影響。

參考行業上市公司2021年平均市銷率,約3.9倍(蔚來為3.3倍;小鵬為1.9倍,理想為4.3倍,零跑為6.1倍)。威馬此次交易為3.7倍市銷率;對照2021年57億美元估值,威馬此次估值下降56%,接近行業平均水準(蔚來下降51%,小鵬下降了71%,理想下降了35%)。

有投行人士指出,以沈晖為核心的威馬高層是造車新勢力對汽車行業周期、産業鍊周期、産品周期等産業周期具有清晰的認知及應對能力,故當2022年,多家友商遭遇股價腰斬,個别友商上市後即跌去55%股價時,威馬當即做出戰略調整。

造車新勢力普遍單車現金虧損8萬-10萬的銷量遊戲不可持續,在供應鍊波動及核心零部件(如電池、晶片)價格上漲無法控制時,積極主動進行内部管理費用及人員效率的調整,不僅有效地節約了寶貴的現金,同時向行業傳達先生存再發展的明确信号。

降薪是提醒自己 以虧損沖銷量模式難持續

據介紹,威馬汽車2020年總收益達34.46億,同比增長51.6%;2021年總收益達63.64億,同比增長77.5%。2021年,威馬汽車單車毛利率為-5.1%。

威馬與阿波羅達成戰略并購:作價25億美元 或第二季挂牌上市

此次交易前,威馬股權結構

此次交易前,百度持有威馬5.96%股權,雅樂居持股為6.46%,沈晖持股為27.69%,王蕾持股為3.13%,董事及員工持股為13.75%。

威馬與阿波羅達成戰略并購:作價25億美元 或第二季挂牌上市

交易後,新公司架構

2020年以前,威馬是與小鵬、蔚來并列的造車新勢力。此後,随着理想汽車上市,造車新勢力領域洗牌,一度引發了關于威馬掉隊的聲音。

威馬汽車創始人、CEO沈晖曾回應稱,“新能源賽道是一個長期的賽道,打個比喻,就像是踢足球,現在上半場頭15分鐘都沒有打完,誰勝誰負還不知道。我想說的是我們這個團隊比起其他新勢力有一個非常大的優勢,那就是我們曾經在燃油車那一波的血腥戰役奮戰過,有經驗,從0—30萬輛的經驗。”

為了生存下去,2022年11月底,威馬還主動做了組織結構的優化,包括裁員、降薪這些動作。“某種程度上這樣的動作對員工而言是‘陣痛’,但我們希望公司通過這些動作提醒所有管理層和員工,營運一家企業,要以效率、競争力來發展,而不是通過不斷融資來做。”

沈晖說,“我們也是員工,也要照顧員工。同時也要提醒大家,我們要在‘開源’,理順價值鍊、理順結構的同時‘節流’,在控制好成本的情況下,追求可持續、健康地發展。而從管理層角度,降薪是提醒自己。因為不‘肉痛’,沒有涉及到自身利益的事你不容易做到。當自己有了感覺,很多事情才好做。”

———————————————

雷遞由媒體人雷建平創辦,若轉載請寫明來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