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平谷: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結“碩果”

作者:Beiqing.com

一個紅蘋果串起了一條鄉村振興産業鍊,紅火了果農的日子;金黃色的柑橘甜蜜上線,科技助“紅美人”北方飄香;大棚蕃茄銷售持續走俏,成為助農增收的“緻富果”;大桃樹下長出“小蘑菇”,林下經濟拓寬農民緻富路……緻富果蔬處處散發着濃濃“科技味”,在京郊平谷,越來越多果農菜農收獲了農業科技紅利。

峪口鎮

紅蘋果“種”出紅火日子

平谷: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結“碩果”

果農收獲蘋果。

2000餘畝、産量300萬公斤、40餘年種植曆史,上世紀90年代注冊有“豪宮”牌商标,這一串數字,說的正是峪口鎮西樊各莊村和三白山村的蘋果,蘊含着鄉村振興的密碼。

走進山村,漫山遍野的蘋果樹惹人喜愛,紅彤彤的果實挂滿枝頭,這裡的蘋果以紅富士品種為主。蘋果個大、色澤鮮亮、肉質緻密、口感甜脆,極耐儲藏和長途運輸,極具地方特色。“三白山村四面環山形成了獨特的自然小氣候,土質為紅膠土,土壤肥沃,晝夜溫差大,積溫高,果實生長期長,11月初采摘的都是糖心蘋果。”說起蘋果種植,三白山種植戶陳寶才頭頭是道:“除了下苦功,我們還引進新技術、學管理,果園裡用的是有機肥,‘吃’的是營養餐,現在這蘋果個頂個好。”

近年來,峪口鎮積極組織科技書記、農業科技專家、種植大戶,加強現代農業科技推廣應用和技術教育訓練。在區鎮果品部門的技術指導和支援下,西樊各莊村和三白山村持續實施品種、管理、營銷“三大創新”,不斷推動蘋果産業邁向高品質發展。

從“求數量”到“拼品質”,除了具有發展蘋果産業得天獨厚的生态條件,西樊各莊村和三白山村不斷改良蘋果品種,推廣使用有機肥,采用生物病蟲害防治、矮化密植栽培等多項優新技術。由粗放式種植到精細化管理,通過合理地整形修剪控制樹勢,改善樹冠的通風透光條件,有效調節樹上與樹下的平衡關系,促進花芽形成,增加結果部位;充分利用空間和地力增加果園機關面積栽植株數,提高勞動效率,提升果品産量,改善果品品質。

“引進富硒蘋果生産方式,将富硒植物營養液噴灑到葉面,可以增強樹體營養生長,改善果實品質提高硒含量。”峪口鎮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蘋果樹下鋪設反光膜,用于着色和增加甜度,種出的蘋果含糖量在16度以上,最高可達18度-19度。

蘋果不僅要種得好,還要賣得好。西樊各莊村拓寬銷售管道,探索由村集體企業統一收購、統一包裝、統一銷售模式,做強做大“豪宮富士”蘋果品牌,憑借蘋果這個“鐵杆莊稼”,帶動村民增收。

有了産業支撐,村民日子像紅蘋果一樣紅火。下一步,峪口鎮将繼續把小蘋果做成大産業,樹立品牌效應,實作科技助農、科技興農;突出特色,做精做細優勢産業,因村制宜抓好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之路,推動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讓鄉村美、産業興、農民富提亮鄉村振興成色。

大興莊鎮

“紅美人”柑橘甜蜜上市

平谷: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結“碩果”

羅相全檢視柑橘生長情況。

立冬時節,柑橘飄香,又是一年柑橘豐收季。走進大興莊鎮大興莊村良豐源合作社,金黃色的果實和綠色的枝葉交相輝映,空氣中到處彌漫着柑橘清新的香氣。放眼望去,“紅美人”柑橘挂滿了枝頭,一個個色澤金黃、體态圓潤飽滿,令人垂涎欲滴。

果農穿梭在橘林裡,忙着掐尖、摘果。“為了讓每一個果子都能照射到足夠的陽光,全棚采用懸挂的方式,每棵果樹都系上繩子。”良豐源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羅相全介紹,“紅美人”是橘中精品、“柑橘皇後”,有“天然榨汁機”的美譽,其獨特的風味與細膩、晶瑩剔透的果肉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今年挂果期恰逢晝夜溫差大,品質很好,現在糖度都在17-20度,再過半個月會更甜。

近年來,大興莊村着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示範工作,種植戶科學種植水準不斷提升。“通過良好的控溫技術和栽種技術,改變北方柑橘難以生長的主因,種出了北方的‘紅美人’(愛媛28号),實作了‘橘生淮北仍為橘’。今年1畝地大概能産出1000公斤的柑橘,收入可達4萬元。”羅相全信心滿滿地說。

夏各莊鎮

“老味道”蕃茄銷售走俏

平谷: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結“碩果”

賢王莊村菜農陳玉華采摘蕃茄。

眼下,夏各莊鎮600餘畝設施大棚蕃茄陸續成熟,前來采摘的遊客贊不絕口,預計采摘期可持續到明年一月份。

在賢王莊村的種植大棚内,一排排一米多高的枝藤上碩果累累,一簇簇蕃茄飽滿圓潤,紅彤彤、綠油油的,長勢喜人,生機勃勃。“今年我種植兩個品種,一種是草莓水果蕃茄,一種是原味一号,從7、8月份就開始忙碌,經過翻地、移秧、定植栽種、澆水、沾花、疏果等,曆時4個多月才能成熟,前來采摘的大都是回頭客。”說起自家大棚裡的蕃茄,陳玉華臉上挂滿了笑容。

“蕃茄酸酸甜甜的,就是小時候的味道。”前來采摘的消費者滿意地說,“這裡的蕃茄産量高、口感好。”走進種植大棚深處,蕃茄的清香和泥土氣息撲鼻而來,摘下一個紅透了的蕃茄,輕咬一口,味蕾瞬間調動起來,口感細膩、酸甜可口,厚實的沙粒感在唇齒間徘徊,不由得想起兒時的味道。“要保證蕃茄的口感,在種植過程中,不能使用農藥,不用催熟劑。”據陳玉華介紹,隻用有機發酵農家肥,隻為讓消費者放心。

為了給蕃茄加點“科技味”,為鄉村振興“增色”,夏各莊鎮深入挖掘有味道的鄉村品牌,大力培育蕃茄、草莓、黃瓜等特色優勢果蔬,聘請北京農科院的專家前來指導,進一步提升農産品附加值。蕃茄從選種、育苗、種植都嚴把品質關,運用有機肥料、生物防蟲等措施,讓西紅杮皮薄沙瓤、口味酸甜;建立“農戶+合作社、實體銷售+電商”銷售體系,拓寬銷售管道,助農增收。

據夏各莊相關負責人介紹,鎮域種植品種有原味1号、草莓蕃茄、綠冠等十餘種,年産量約1300噸,年收入700萬元。小小的蕃茄,已經成為“找回三十年前老味道”的金字招牌,成為助農增收的“緻富果”。

大華山鎮

大桃樹下“小蘑菇”拓寬緻富路

平谷: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結“碩果”

赤松茸長勢喜人。

眼下,正是大棚赤松茸豐産季,在叢海逸園的溫室大棚裡,一朵朵赤松茸正悄悄地探出圓圓的腦袋、紅紅的菌帽,白色的菌柱茁壯生長着,東一簇、西一叢,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長勢十分喜人。

大華山鎮是林果生産專業大鎮,果樹種植面積5.8萬畝,每年冬剪、春剪廢棄樹枝近5500噸,田間地頭堆放成為極大的安全隐患。如何利用好這些桃樹枝?大華山鎮近年來積極探索發展林下經濟,試驗“廢桃枝生産菌料、用于桃林下種植赤松茸、廢菌料還田提升桃品質”模式,形成廢桃枝、菌底料、肥料“三位一體”循環生态系統,進而達到以林養菌、以菌促林的目的,實作生态産業雙管齊下,共同發展。大華山鎮技術員孫曉靜介紹,赤松茸集香菇、蘑菇、草菇三者優點于一身,色美、味鮮、嫩滑爽口,富含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及維生素。

大華山鎮建立循環農業示範點,收購廢桃枝4700噸、生産菌料1175噸。盤活閑置林下空間、撂荒地、溫室大棚180畝,種植赤松茸,畝産達2500公斤,菌料在2年使用期滿後直接還田,實作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污染物零排放。菌料可保障赤松茸生長營養供應,還田後增加桃園土壤肥力、大桃甜度。經初步測算,每畝可減少有機肥使用量40%-50%;為大桃增甜2度-3度,每畝增産5%-10%、增收500-1000元。村民劉曉琴家裡承包了20畝桃林,過去她就在朋友圈裡賣賣桃子,大桃季一過基本上就閑下來了。今年開始,她也在自家的桃樹下種上了赤松茸。“現在正是采蘑菇的好時候,這個蘑菇好吃,可以炖、炒、烤。”

全鎮共打造5個林下種植試點村,實施“支部+企業+N(集體、合作社、農戶)”三種産銷模式,将赤松茸分為私人定制精品裝、商超專用進階裝、飯店專供普通裝ABC三類等級,鎮、村分級對接商超、酒店、電商擴銷路,實作赤松茸價格持續攀升,A級赤松茸售價可達66元/公斤。“今年,我們在溫室大棚内種植了10畝赤松茸,大棚有保暖、自動噴淋和溫控裝置,能夠為食用菌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現在正是出菇最多的時候,這些赤松茸每天可采收500餘公斤,純收入在1萬元左右,還能帶動周邊村民務工增收。”叢海逸園負責人介紹。

據大華山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大桃豐收季與采菇季互補帶動閑置勞動力用工近400人次,預計廢桃枝銷售60萬元-90萬元、赤松茸銷售360萬元-900萬元,節約有機肥使用成本約3.6萬元,實作“廢桃枝銷售+農産品銷售-有機肥成本”增收。下一步,大華山鎮将持續提高赤松茸的品質,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帶動更多當地群衆就業,緻富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山東莊鎮

“冰淇淋”蘿蔔喜豐收

平谷: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結“碩果”

“冰淇淋”蘿蔔喜獲豐收。

近日,山東莊鎮小北關村天嶽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的“冰淇淋”蘿蔔喜獲豐收。一排排水靈飽滿的蘿蔔整齊地排列田間,新鮮飽滿、清脆爽口的網紅蘿蔔深受消費者的歡迎。

“冰淇淋”蘿蔔有着獨特的紫紅色的外觀、脆而緻密的口感,吃起來清甜爽口,辛辣味低,是和水果一樣能夠鮮食的優良蘿蔔品種。營養價值豐富,含有胡蘿蔔素、花青素、膳食纖維、植物蛋白等營養元素,糖分含量充足,可達10度以上,老少皆宜。

“蘿蔔可謂咱北京老百姓冬日裡的‘當家菜’,‘冰淇淋’蘿蔔給我們帶來一種全新的食用體驗,豐富了味蕾,全家都愛吃。”購買過的顧客也對其贊不絕口。

編輯 宋榮俊 校對 付春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