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7年日本姑娘嫁給中國軍人,生子後丈夫回國,再見面他兒孫滿堂

在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可以讓您下次繼續閱讀相關文章,感謝您的支援。

1947年,一對新人在日本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婚禮,其中新郎是來自中國的李秀紳,新娘則是來自日本的令木登江。值得一提的是,這位李秀紳還曾經是個抗日戰士。此時抗戰結束才兩年,中日之間依然充滿着仇視。李秀紳作為一名曾參加過抗戰的軍人為何會與日本人結婚呢?他們這段婚姻又将走向何方呢?

1947年日本姑娘嫁給中國軍人,生子後丈夫回國,再見面他兒孫滿堂

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争之後,自以為中國會很快投降,之後就可以利用中國豐富的人力資源。然而中國雖說經曆了多次大型會戰的失敗,丢失了多個重要城市和大片領土,卻始終沒有投降,依然将大批日軍牽制在中國。

惱羞成怒的日本軍方一方面對占領區進行殘酷的清洗,執行所謂“三光”政策,另一方面則不斷擴大侵略範圍,以擷取緊缺的資源。但這種行為卻導緻日本受到了越來越嚴厲的國際制裁,最終日本索性徹底“掀桌”,在1941年12月偷襲珍珠港,挑起了太平洋戰争。

然而日本在太平洋戰争初期取得了一些勝利後,便開始節節敗退。并且由于日本的戰線太過漫長,需要大量的兵力維持,同時又要鎮壓國内的反對勢力,日本将大量男性征召入伍,這導緻日本的勞動力嚴重不足。

為了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日本提出了所謂“以戰養戰”的政策,開始在中國、北韓和東南亞等地采用誘騙、擄掠等方式,将大批青壯年勞動力送往日本的各個控制區從事重體力勞動,這就是“赴日勞工”。

李秀紳就是不幸被擄往日本的勞工一員,他原本隻是河北的一個普通村民,因為實在無法忍受日軍的“三光”政策而毅然加入了八路軍遊擊隊。他在戰鬥中沖鋒在前,表現英勇,多次殺傷日軍。

1947年日本姑娘嫁給中國軍人,生子後丈夫回國,再見面他兒孫滿堂

但不幸的是,在一次激戰中,李秀紳所部被日軍包圍,李秀紳最後也受傷被俘,成為了戰俘的一員。日軍此前對于戰俘往往是采用虐殺的方式來報複,但由于戰争後期日本勞動力嚴重不足,是以後期主要是将戰俘送往各地做苦工。

李秀紳也被押送到了當時被日軍占領的山東青島,1944年7月28日,包括他在内的300名中國戰俘被迫登上了日本“信濃丸”貨船,前往日本。路上有人趁亂逃脫,也有人因反抗而被日軍殺死。李秀紳也曾設法逃脫,但可惜的是沒能找到機會。

這些戰俘中有的曾經是八路軍,有的曾經是國民黨軍,但此刻他們都明白了自己的命運,知道自己将要被送去做苦工了。他們自然不願意累死在異國他鄉,有人甚至想直接跳海自殺。但日軍察覺到了這一點,也害怕戰俘們會集體反抗,幹脆把所有戰俘都鎖在船艙裡,不讓他們在甲闆上活動。

漫長的航程中本來就可能有人暈船,而戰俘們都被鎖在沉悶污濁的船艙裡,還不能自由活動,船艙裡的氛圍可想而知。日本人隻給他們吃最為粗劣的食物,生病了也不給藥。惡劣的環境導緻幾個人生了重病,日本人擔心他們會傳染疾病,幹脆直接把他們扔進海裡。

1947年日本姑娘嫁給中國軍人,生子後丈夫回國,再見面他兒孫滿堂

李秀紳勉強撐到了船隻抵達日本,但這并非苦難的結束,反而隻是苦難的開始。抵達日本後,他們又被塞進了沉悶的“罐頭火車”,從港口前往勞作的地點。在火車裡昏天黑地地挨了幾天之後,李秀紳終于抵達了他勞作的地點——花岡中山寮。

李秀紳等人來到這裡時,已經有一批戰俘在這裡勞作了。這批戰俘裡不僅有中國人,還有北韓人和美國人,而日本監工們對他們“一視同仁”,動辄打罵,時不時還會把人抓到牢裡拷打。此後又有幾批中國戰俘被送到了這裡,前後人數達到了大約一千人。這些人的任務是在銅礦旁修築一條人工暗河,用于排出開采銅礦産生的廢水,此後,他們又承擔了修改河道的工作。

戰俘們在這裡的待遇不比在船上好到哪裡去,名義上他們是鹿島建設公司的勞工,實際上就是奴隸。日本人雖說設立了勞工管理組織,允許戰俘們擔任下層管理,但實際上這些下層管理毫無權力,監工和各種中進階職位全部由日本人擔任,一切生殺大權都操縱在日本人手中。

此時日本為了盡可能将物資供應給前線,實行了物資管制制度,國内糧食極為缺乏,一般的日本平民尚且吃不飽飯,戰俘們能得到什麼樣的對待,可想而知。

勞工們每天要工作15到16個小時,食物卻隻有橡子面和蘋果渣,甚至就連這點食物也根本不能充分供應,因為監工們擔心勞工們吃飽了就有力氣反抗了。

勞工們每天隻能得到少量食物,卻被迫從事重體力勞動,自然提不起精神。而監工們卻覺得這是偷懶的表現,對他們肆意鞭打,辱罵更是家常便飯。

在如此的虐待下,戰俘們終于忍無可忍,開始私下串聯,準備反抗。參與暴動策劃的有曾經的八路軍和國民黨軍,也有被擄掠到日本的普通平民,甚至還有北韓人和美國人。據參加暴動的耿諄回憶,在暴動發起前夕,有個北韓青年專門找到他,表示中國北韓是一家,應該聯合起來反抗日本鬼子。而李秀紳作為曾經的八路軍,自然也參與了暴動的籌劃。

此時是1945年5月,德國已經投降,二戰來到了最後的階段,而日本再過三個月其實也要投降了。但此時的勞工們自然無法知道這一點,更何況在這樣的惡劣條件下他們可能還撐不到三個月。而此時又發生了一件刺激所有人神經的事情,讓暴動又提前了。

5月底,有一個叫薛同道的勞工餓得實在受不了,就趁着下工的時候偷偷溜出人群,跑到附近的一戶人家裡偷吃了半碗剩飯,但卻不幸被監工發現。

随後薛同道遭到了慘無人道的拷打,監工們為了起到所謂的“震懾作用”,甚至把戰俘們集合起來,當着他們的面對薛同道公開處刑,薛同道被打得血肉模糊,而監工們卻在一旁哈哈大笑,薛同道最後被監工們活活打死。然而此事卻激起了勞工們更大的憤怒,讓更多的人加入了準備暴動的行列。

1947年日本姑娘嫁給中國軍人,生子後丈夫回國,再見面他兒孫滿堂

6月30日,積怨已久的勞工們終于爆發了,700多名勞工發起了暴動,這就是著名的“花岡暴動”。勞工們殺死了幾名監工并奪取了部分糧食,李秀紳也沖鋒在前,殺死了一個敵人。但可惜的是勞工們沒能第一時間消滅中山寮内的敵人,導緻監工們有了報信的機會。

于是敵人很快發起反撲,日本當局聽說竟然有勞工在日本本土暴動,極為震恐,調集了大批軍警武裝進行圍攻。暴動勞工隻有數百人,而日本當局卻調動了上萬人進行搜捕。最終由于缺乏武器,再加上勞工們在日本人生地不熟,暴動不幸失敗,李秀紳也被捕入獄。敵人對李秀紳嚴刑拷打,要求他交代其他人的下落,但李秀紳甯死不屈。

幸運的是,敵人還沒來得及處決李秀紳,日本就投降了,美國占領軍釋放了李秀紳等人,并對之前花岡中山寮的監工們進行審判。而李秀紳本來想第一時間回國,但當時中國駐日代表團找到了他,希望他能夠留在日本幫忙做警衛工作。因為李秀紳會日語,還參加過抗戰,是難得的人才,而駐日代表團又急缺人手,是以希望他能留下。

李秀紳在駐日代表團的勸說之下最終還是決定以大局為重,便留在日本當警衛了。當然他決定留下其實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戰後中、美、英、蘇四大國已經約定分區占領日本,而駐日代表團其實也有給中國駐日占領軍“打前站”的作用。李秀紳希望能夠留下來看到日本戰犯們被審判,并看到中國占領軍登上日本的那一天。

1947年日本姑娘嫁給中國軍人,生子後丈夫回國,再見面他兒孫滿堂

李秀紳留在日本後,也接觸到了許多普通的日本人,并和部分人熟悉了起來。一天,一個和李秀紳關系不錯的日本清潔工問李秀紳有沒有結婚,并說可以給他介紹個熟人,李秀紳以為對方是開玩笑,随口答應了。

誰知過了幾天,這個清潔工真的把那個日本姑娘約到了地方,李秀紳聽說對方已經來了,也隻好過去看看,但他其實早就打定了拒絕對方的想法。和日本人聊天他還可以,但要和日本人結婚,他實在無法接受。

兩人見面後,日本姑娘自我介紹說自己叫令木登江。李秀紳早就決定拒絕對方,于是幹脆将自己的經曆全都說了出來,從參加八路軍的事情一直講到花岡暴動,他說自己殺了很多日本人,如果令木登江對此介意的話,就不必和自己談戀愛了。

誰知令木登江聽完後卻反而向李秀紳鞠了一躬,說道:“那些法西斯分子早就該殺了,你很偉大。”李秀紳十分驚訝,有了和令木登江進一步交往的想法。在随後的交談中,李秀紳這才得知了令木登江這麼說的原因。

1947年日本姑娘嫁給中國軍人,生子後丈夫回國,再見面他兒孫滿堂

原來令木登江是一名反戰人士,早在戰争期間,她就曾表達過停止侵略的觀點,并偷偷給中國勞工送過飯。要知道早在日本發動侵華戰争之前,就曾經對國内的左翼人士發動過清洗,許多左翼人士倒在了法西斯當局的屠刀下。日本左翼對于法西斯當局的仇恨一點都不亞于李秀紳,是以李秀紳等人反抗法西斯當局,令木登江其實是支援的。

聽完令木登江的經曆,李秀紳深受感動,此後和令木登江開始了進一步交往,逐漸摩擦出了愛情的火花。終于,兩人走入了婚姻的殿堂,到了1947年,令木登江生下了一個兒子,李秀紳為這個孩子取名李國肇。

但這個三口之家的生活卻沒能持續多久,之前李秀紳留在日本本就有希望看到中國占領軍登陸日本的原因,但蔣介石卻把本來要派往日本的部隊調去打内戰,導緻這一切終究成了泡影。到了1948年,李秀紳接到一個指令,要他押送幾名戰犯回國,不久後李秀紳就在令木登江不舍的目光中踏上了回國的船隻。

誰知李秀紳剛完成任務,就被國民黨當局扣押下來,要求他加入國民黨軍,李秀紳自然不肯替這個發動内戰的政權賣命,找個機會逃了出來。但他的護照已經過期,無法再去日本了,隻能先回河北老家,想要過段時間再找機會。

李秀紳的家人們再次見到李秀紳,喜極而泣,但他們聽到李秀紳和一個日本人結婚後紛紛皺起了眉頭。他們在抗戰時飽受日本人的壓迫,也沒有接觸過令木登江這樣的人,隻覺得所有日本人都是壞的,和日本人結婚,成何體統?最終在家人的強大壓力下,李秀紳不得不打消了去日本的念頭,最後又娶了個新的妻子。

1947年日本姑娘嫁給中國軍人,生子後丈夫回國,再見面他兒孫滿堂

1995年,李秀紳已經兒孫滿堂,但他心中始終放不下令木登江和李國肇。這年他作為日軍暴行的見證者前往日本,在法庭上對日軍當年的暴行進行控訴。而就在這裡,他遇到了一個中年男子和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太太,過了好一會兒李秀紳才認出來,原來這個老太太就是令木登江,而這個中年男人,就是自己的兒子李國肇!幾人相對痛哭。

此後,李秀紳因為在國内還有家庭,還是回國了,但從此和令木登江以及李國肇一直保持着聯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李秀紳寫下了這樣的文字:“願中日兩國世代友好,和平相處。願花岡訴訟案早日解決。盼令木女士早日到中國看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