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此人一生筆耕不辍,著述宏富,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旗手

作者:無名仕傑

在1911年10月8日,魯迅于上海的家裡逝世。魯迅(1893—1976),原名周樹人,字樸存、子文,别署周作人、許壽裳、章士钊,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者之一。魯迅一生筆耕不辍,著述宏富,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旗手,亦是二十世紀中後期影響最大的作家和文學家。1911年10月8日魯迅在上海的家裡逝世後不久即被葬在家鄉紹興上虞的周樹人墓旁三味書屋内。

一、對中國現代史的貢獻

《呐喊》與《仿徨》是魯迅創作生涯中的兩部不朽之作。前者以深刻的批判精神,揭露了資産階級和封建主義的本質,歌頌了群眾和勞動人民在中國共産黨上司下,在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鬥争中日益強大而英勇奮鬥、不怕犧牲的精神。後者以深沉而熾熱的愛國熱情,歌頌了革命先驅們為了争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前仆後繼,英勇鬥争,不怕犧牲的偉大氣概。魯迅不僅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中最早高舉革命旗幟、高唱反帝反封建歌曲的作家之一,也是中國現代文學藝術領域最傑出、最卓越的大師之一。《呐喊》以犀利尖銳的筆鋒揭露了“腐朽至極”之後人民所遭受的壓迫和迫害。魯迅将自己對中國現代史所做之貢獻用文字記錄下來展示給後人看。

1、對社會的關注

魯迅一生緻力于社會的研究與讨論,對中國近代社會文化現象進行了全方位的考察,發現和分析了種種社會問題和現象。他的文學作品中,就常常将社會問題和曆史現象作為自己的創作對象,為人們呈現了一幅真實的曆史畫面——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生靈塗炭、水深火熱、饑寒交迫等現實情形;為中國人民帶來了苦難與希望,也讓國人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落後,激勵人們奮發圖強,用最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魯迅一生緻力于社會問題與曆史現象方面之研究,深刻揭示了中國社會問題所造成之現實之無奈,深刻揭示了中國社會之動蕩之原因所在;深刻揭示了中國社會問題之嚴峻現實之之危害和解決之之途徑。他所作之文學作品充分展示了他所學所知及所感所悟和所懷所思。同時也使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出現了一位理論造詣極深、文筆犀利、語言精妙、對國人影響深遠之人。

2、文學上的追求

魯迅不僅有文學的追求,也有藝術上的追求。他始終堅信“藝術無貴賤”,堅持藝術創作的規律,注重藝術創作中的主體形象的塑造和人物個性的刻畫。魯迅始終堅持自己的文學主張——“我反對迷信和邪說”。他認為社會生活是人的生活,人就有自己的思想與情感,我們隻有通過文字才能了解真實的社會生活。他積極倡導人們要“敢于直視自己的靈魂”,提倡藝術上要“寫真實人物的内心世界”,主張人們“要敢于直視自己”!魯迅在文學上追求的是“以真為美”!這是一種真正認識世界、開創世界的獨特精神力量和藝術追求!

3、教育上的貢獻

教育,是國之大計。魯迅一直主張興辦教育,促進國民素質的提高,進而改變中國落後的局面。其《三字經》被公認為最為優秀的啟蒙讀物。他指出“不讀書,不知禮;不立志,不知學;不求聞達;不達目的,不能謂知之”。魯迅對教育作出了系統、深入的論述。從國小到中學,再到大學,他用一生的精力去關注教育。“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可以說反映他的知識、學識以及性格方面;一個民族的精神面貌則可以說反映這個民族所表現出的精神氣質和民族所特有的氣質”。

二、對外國文化的批評

對于西洋文學,魯迅是一個狂熱的讀者。但是他對中國文學提出了嚴厲的批評,他說:“我覺得中國人最應該注意的是不能隻看中國人看得什麼。”魯迅主張“沒有真正能寫我的祖國。他們隻會看外國小說和文學作品”。他寫中國“小說”,特别是寫外國小說,用外國人寫中國人的辦法去表現中國人,“這樣地一篇作品出來以後不久即絕少有人讀去”。魯迅還說:“不能說外國人寫出一種中國人的模樣;更不能說一個中國人寫出另一個中國人來。這當然是不對的。”

1、“說外國人是中國人”

魯迅對外國文化非常反感,他曾經批評“外國文學”,批評“外國的文藝”“要做外國的思想和藝術的傳導者”。在魯迅看來:“我們必須要做一種民族的和世界的眼光來看它。不是我們要做外國思想和藝術的傳導者,我們就應當做世界眼光的傳導者。”魯迅對外國語言文字的批評的第一個方面,就是要求人們說出“西方”“世界”這些詞。他說:“西方人有一句很有名的話:‘我們中國人不是人’。”中國人當然不是人!中國人也是人!中國人應當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而不應該做西洋文化傳導者!

2、“沒有民族魂”

魯迅還指出:“我以為所謂‘沒有民族魂’的文化也隻是西方人用民族精神所構造的一個中國人化了的、空洞化了的民族精魂。沒有他,中國人是絕對無法生存得下去的”。這是魯迅所說的,但他又指出:“現在中國社會,是以民族精魂為其特征而又不以民族精神為其特征的文明社會。”所謂“無民族魂”指的是那些缺乏民族精神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魯迅認為中國人所缺乏的不是精神上的東西,而是“沒有靈魂”。而中國人又常常把精神文化生活當作全部東西,卻缺乏靈魂。魯迅曾說過:“中國人所缺乏的精神生活,不是一種‘無魂’之文化,而是一種‘精魂’。”是以魯迅也反對将精神文化作為精神生活的組成部分而加以提倡。

3、“洋文觀”與“洋習觀”

魯迅反對“西學”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傳統對中國的影響,并認為“西學”是“一種新的東西”,而“洋習觀”是傳統的舊的東西。魯迅認為西方的文學“可以說是沒有什麼真正的價值”,“而這種價值則是從西方所發明的、最具有價值的事物上得來的”。魯迅還說:“一國文學應當有怎樣的面目?”“外國文學不應該有怎樣的面目?”魯迅不贊成這種外國文學的“洋習觀”。魯迅說:“現在西人文學中最令人不勝遺憾的,不是西洋文學(雖然也不全是這樣)帶來了西方藝術,而是中國傳統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現在中國之文化對于西洋文明已經看不懂了,他們已經接受了西學文明……但是這一切又是什麼?又又要如何才算是真正明白了呢?”

4、“外國是個寶,也可能是個毒”

魯迅是一個堅決反對外國文學的思想家,他曾說:“我們應當注意外國文學裡有些觀念我們可以不看,但是有些觀念我們應當努力地去看。我們要看這兩種觀念:外國小說裡的中國人……我們也要看這兩種觀念,因為這兩種觀念是最可悲、最可笑的一種觀念。”魯迅對日本作家荒木清太郎說:“日人對于中國人的心理最清楚而最最能了解,日本人也知道中國人可以并吞中國,也可以互相殘殺……他們雖然不能十分完全看明白中國人對日本人、對中國人也産生了怎樣的感情,但是他們已經明白了中國人對他們有了怎樣的感情,就完全明白了中國人對于他們所受了怎樣地侮辱和傷害”。魯迅認為這個荒木清太郎是寫小說時見過“洋文”最多最大最美最深刻最最真實最純粹之人之作。但是他也指出:“這是一個最可悲而最可笑之人之作”(“我”指魯迅)。

三、對現代文學的開創

魯迅繼承了老舍、茅盾、老舍等作家“三言兩語”的抒情風格,以及“我”在文學創作中“愛我所愛,恨我所恨”的現實主義精神。從文學風格上看他與魯迅更多的是一緻的。魯迅創作中所追求的是與傳統文學不同的現實主義風格,并從傳統文藝中吸取營養;魯迅所追求的是有中國特色的現實主義。現代文學史上出現過許多魯迅式的文學流派,如新文學派、表現主義等。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有一個公認的規律:無論西方作家還是本土作家都能對他産生巨大影響。魯迅創作最大特色就是他對中國文學有一種強烈而執着和深厚的了解。在魯迅這裡不僅繼承了中國傳統戲劇作品中優秀藝術傳統,而且對西方戲劇形式,尤其是現代派戲劇産生巨大影響,這都是他創作中不可忽略和不可忽視之處。

1、《呐喊》對傳統的繼承

魯迅的《呐喊》主要是批判當時社會,主張新文化和舊文學的沖突。《呐喊》裡沒有華麗的詞藻和晦澀難懂的話語和思想。他表現的不僅是對傳統的批判,更是對社會現實和人民的批判;魯迅把當時社會上的沖突概括為群眾思想和社會心理的沖突、封建傳統與新思潮、舊式家庭與新式學校、軍閥與官僚等沖突的沖突,從正面寫出當時社會的沖突,批判了封建社會對人們心靈的摧殘,同時也表現了社會的沖突和群眾對封建主義的不滿。魯迅把中國傳統戲曲藝術分為“閨怨戲”“四大家戲”和“四大名劇”與“四大發明”四個時期。從中國戲曲藝術發展中汲取營養,也正是這段曆史給魯迅提供了創作題材和結構範本。魯迅運用自己豐富而有藝術感染力但卻又不失傳統形式和元素的戲劇形式,表達出了自己獨特的戲劇藝術思想和情感。

2、《仿徨》對現代派戲劇的發展

魯迅是現代文學中中國現代戲劇發展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是中國現代戲劇發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他的戲劇作品《仿徨》《阿 Q正傳》等影響深遠。主要從藝術風格方面對現代派戲劇進行了大膽探索和革新的,表現了作者的高瞻遠矚和深厚的藝術造詣。全劇主要描寫了青年男女的愛情經曆,在社會生活中反複出現的沖突和沖突,展現出愛情與生活的沖突和沖突。全劇的思想主題十分突出,主要從人生、理想和現實幾個方面來揭示愛情中蘊藏着的巨大沖突。全劇采用了多場連排,每一場都由一個戲劇沖突作為高潮和結束;演員則利用語言、動作、環境、氛圍等戲劇沖突表現一個人的感情經曆或内心世界時表現人物情感變化、心理活動和複雜多變的心理過程。全劇以主人公阿Q曲折而又深刻表達出來的情感為主線貫穿全劇,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3、在中國近現代話劇發展曆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在新文化運動以後,各種話劇都在不斷發展。其中以上海話劇團的創演,最有代表性,它使話劇逐漸走向成熟,并在中國近現代話劇發展曆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早在20世紀初上海話劇團便開始上演《雷雨》《天演論》等名劇。其中比較著名的有《雷雨》(1921)、《暴風雨背後之春》、《林徽因》和《浮生六記》等;另一個比較著名的是1927年由上海劇藝社自創,并演出于“三川文藝會”的上海話劇團與浙江話劇團合作推出的大型實驗話劇《雷雨》,這是大陸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近代話劇。在當時,由于政治經濟條件的限制,當時國内話劇以“公演”為主要形式,這種話劇在中國卻長期沒有固定的演出場所和演出舞台;直到魯迅來到中國後,其戲劇創作才逐漸走向成熟和活躍。

四、與魯迅相關的詩句

《送杜十娘》——魯迅送别杜十娘(李太白):紅燭淚,暗香痕,那有一點綠,都是血,卻有一點綠。——魯迅《緻友人》《野草》——我是在寫《野草》,我覺得我的人生有一種苦痛與凄清。《朝花夕拾》——魯迅的《朝花夕拾》也是散文集。(魯迅)莫問收獲,但問耕耘;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在魯迅逝世後十年後(1968)《朝花夕拾》出版後才第一次有人讀到。

1、在這寂靜的深夜,我想起了魯迅先生——那一年,我十四歲。

我以為人類的希望已經破滅,就如同一隻空的風筝,眼看就要着風筝線和風筝上的線一同斷了。我不相信還有一條可以重新開始的線,而那一條線上的一滴血又會把我擊倒了……那一年是一九二一年。我也不相信有希望,但是我相信這個世界上還會有希望!于是我決定離開人世!但我卻覺得有些事是再也不能挽回的,也不能忘記。

2、我最尊敬我的老師,也最敬重我的同學——魯迅先生。

《魯班》——魯迅先生的學生中,有一位很不受歡迎的人物——魯班。可是那魯班并不是一個平庸的人。他比魯迅高出一頭的樣子他有一種令人敬佩的品質叫做“魯班”。《高山流水周伯通》——同學們都很佩服他這位“高才高德”的教師!——魯迅《高山流水周伯通在上海》,同學們對他佩服至極,便都想得到他的指點。後來周伯通因病去世了,魯迅痛惜地寫下了這首詩。(魯迅)高山流水周伯通在上海。

3、我知道,我的愛還有一天就要結束。

我沒有勇氣,沒有力氣要挽回了。這首詩所說的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三個階段——戀愛、結婚、成家。這是魯迅對自己和對愛豆愛情的最準确的評價。魯迅說:“人生沒有完美的愛情。”他這句話很好地概括了自己的一生。魯迅晚年曾多次感慨:“我的一生是要努力追求完美的一生,但也曾遇到過許多比我更完美的人,可是他們都比我更痛苦,我對他們的愛也沒有真正地實作過。”

4、在這個黑暗的社會,人的靈魂是沒有希望的。

我們現在的人們,真是沒有希望的一代。——魯迅《狂人日記》——我們不能不承認一個事實:時代确實是黑暗的。可是我們不能忘卻對黑暗的憤怒。那是因為人不能忍受社會所給的那種屈辱感。——今天仍然不能忘卻當年的那些人們,他們給了我們什麼,他們曾給了我們什麼;然而當我們回過頭來看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他們給了我們什麼,那麼我們也就不能不給他們什麼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