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領略千年荊楚文化的瑰寶

作者:學習時報

湖北地處長江中遊,曆史悠久,文脈綿遠,是古人類重要起源地、楚文化發祥地、三國文化富集地,在中華文明的起源和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建始人”“鄖縣人”化石,實證了東方人類故鄉曆史的源遠流長;新石器時代的石家河文化,代表了長江中遊地區史前文明發展的最高水準;銅綠山礦冶遺址,開創了中國青銅文明的第一個高峰;勃發興盛的楚文化,創造了璀璨奪目的精神物質成果;三國時期的動蕩分合,上演了一出出流傳千古的英雄傳奇;數十位明代藩王遺存,展現了明代物質生活的豐饒;近代波瀾壯闊的革命曆史,彰顯了敢為天下先的大無畏氣概。2018年4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湖北省博物館精品文物展時指出:“荊楚文化是悠久的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地位舉足輕重。”

湖北省博物館作為中央與地方共建的國家級重點博物館,被譽為“荊楚文化中樞”和“國家文化客廳”。現有文物藏品46萬餘件(套),體系完整,荊楚特色鮮明,形成了以屈家嶺、石家河文化遺物為代表的史前文物,以盤龍城和楚國、曾國文物為代表的商周青銅器,以曾侯乙竹簡、包山楚簡、睡虎地秦簡為代表的戰國秦漢簡牍,以及以梁莊王墓、郢靖王墓為代表的明代藩王文物等四大特色系列,在海内外享有盛譽。

“世界古樂器之王”——曾侯乙編鐘

曾侯乙編鐘是湖北省博物館最知名的館藏文物,是迄今考古發現規模最大、儲存最完好、音樂性能最佳的青銅編鐘,被公認為中國先秦時期禮樂文明的代表。

1977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武漢軍區某部在駐地湖北省随縣(今随州市)城郊公社團結大隊境内的東團坡擴建廠房。在平整土地對紅色砂岩山崗實施爆破時,發現了古墓的迹象,随即向當地文化部門報告。1978年,湖北省博物館考古隊開始進行考古發掘。從墓中出土的大量青銅器銘文上,可以得知墓主是戰國早期諸侯國曾國一位名為“乙”的國君。

曾侯乙編鐘出土時陳列在曾侯乙墓的中室,由65件編鐘組成,包括鈕鐘、甬鐘、镈鐘3種不同類型的鐘。最大鐘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最小鐘通高20.4厘米,重2.4公斤,總重約5噸,規模宏大,氣勢撼人。

全套編鐘分3層8組懸挂在呈曲尺形的銅、木結構鐘架上。鐘體用渾鑄、分鑄法鑄成,并采用了銅焊、鑄鑲、錯金等技術和工藝。鐘及鐘架、挂鈎上共有3755字的銘文,内容為編号、記事、标音以及記錄諸如音名、階名、八度組、各國律名對應關系等方面的樂律理論。

曾侯乙編鐘每件鐘均具備“一鐘雙音”的聲學特征。一鐘雙音是中國先秦鐘的聲學特征,指敲擊鐘的鼓部正面和側面可以各發出一個音。具備這種聲學特征的鐘,外形通常為合瓦形。這一技術在漢代之後已經失傳千年。上世紀70年代,有音樂考古學者在對周代編鐘的測音中發現了這一現象,但因沒有實證,而不被學界承認。曾侯乙編鐘出土以後,其鼓部正面和側面标示着不同音高的銘文證明了中國先秦編鐘的這一偉大成就。曾侯乙編鐘每件均經過精細調音,鐘上兩音呈三度和諧關系。這是古人曆經2000多年不斷探尋鈴鐘類樂器發音規律,磨煉鑄鐘技術的偉大發明。在這一漫長發展過程中,他們建立了“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和諧觀。

曾侯乙編鐘音響完好儲存了當時的樂音資訊,音高穩定,音域寬廣,體系宏大。它與編鐘銘文相對照,準确印證了銘文的内容,二者共存一體,顯示當時已有豐富的音樂内容和高超的音樂水準。曾侯乙編鐘銘文與樂音資訊是目前所見世界唯一公元前5世紀的有聲文獻、唯一的中國先秦官方樂律檔案、最早的蘊含音樂數理關系的出土文獻。

見證卧薪嘗膽的“天下第一劍”——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制作精美,紋飾華麗,曆經2400多年仍然鋒利無比,是大陸古代青銅劍的傑出代表,成為湖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1965年,為配合湖北省荊州地區水利建設,文物考古工作者在相關區域進行了考古調查。他們在今荊州市荊州區八嶺山東北部的崗地上發現了戰國時期楚國墓地——望山楚墓。越王勾踐劍即出于望山1号墓。出土時這把劍插在黑漆木劍鞘裡,劍莖近首處還夾有兩塊弧形木片。考古工作者将劍連同劍鞘一起提取出來,在室内進行整理保護的時候,被它的鋒利和精美深深震撼。

越王勾踐劍通長55.7厘米,寬4.6厘米,劍柄長8.4厘米。劍身飾有雙線花紋,交叉處有邊緣不規則的雲紋雙層花朵,呈暗灰色,這是當時吳、越青銅兵器常見的菱格形紋飾。劍格兩面的凹槽中分别鑲嵌着多塊綠松石和玻璃。劍首鑄有11道同心圓,間距僅為0.2毫米,最薄的同心圓(第3道)厚度僅為30微米,比頭發絲都細。

令考古工作者感到驚喜的,還在于劍身有八字“鳥蟲書”銘文。由于釋讀比較困難,經過郭沫若、夏鼐、唐蘭、陳夢家、于省吾、容庚、商承祚、徐中舒、蘇秉琦、方壯猷等學者2個多月的書信往還研讨,終于确定銘文為“越王勾踐自作用劍”,進而斷定這柄劍最初的主人是越王勾踐。

春秋戰國時期,戰争頻繁,貴族佩劍的風氣十分興盛。随着青銅冶鑄技術的進步,劍的制作工藝也更加發達。此時吳、越寶劍天下聞名,風行各諸侯國。這把勾踐自用的精美寶劍出土在楚國的核心地帶,同當時的諸侯國周圍形勢密不可分。在春秋晚期的争霸鬥争中,晉國利用吳國來牽制楚國,楚國則聯合越國夾擊吳國。越王勾踐将精美的寶劍送給楚王,可能是越國結好楚國政策的産物。

總之,越王勾踐劍高超的鑄造和裝飾工藝,集中展現了春秋戰國時期發達的科技、藝術水準。同時,它也反映了先秦時期大陸各區域文明之間的交流互動,是中華文明早期蓬勃生命力的重要物證。

首次系統發現的秦代法律文書——睡虎地秦簡

睡虎地秦簡是大陸考古史上首次發現的、目前全文公布字數最多的秦簡。其内容大部分是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前後的法律和文書,涉及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各方面,為研究戰國晚期至秦代的曆史提供了前所未見的豐富材料,是見證大陸“大一統”曆史程序的珍貴文物。

睡虎地墓地位于湖北省雲夢縣縣城西部。1975年11月至1976年1月,考古工作者在睡虎地墓地發掘了12座秦墓。其中11号墓的埋葬時間為秦始皇三十年(前217年)。墓主為秦國的低級官吏,名叫“喜”。喜是秦占領此地之後南來的秦人,參與過本地的政務,并曾經随軍外出作戰,是秦統一戰争千萬将士中的一員。

竹簡出于墓主的頭部、右側、腹部和足部等部位,堆放有序,絕大部分儲存完好。每組竹簡長度都在23—28厘米之間,寬度0.5—0.6厘米,厚0.1厘米。從竹簡的殘存痕迹判斷,均是用細繩分上、中、下3道将其編聯成冊,成卷放在墓主人身體周圍的。睡虎地秦簡的發現,為探讨秦的簡冊制度提供了實物依據。

經整理拼複後,竹簡總計1155支(另殘片80片)。内容共計10種,包括《編年記》《語書》《秦律十八種》《效律》《秦律雜抄》《法律答問》《封診式》《為吏之道》,以及《日書》甲、乙2種。其中大部分内容屬于秦律,這是大陸首次發現的成系統的秦律,從中可知秦律對秦人政治、經濟、生活、軍事諸方面都進行了細密的規範,使士農工商各階層的行為有法可依。它對漢代及以後的中國傳統法律産生了深遠的影響,比《唐律疏議》要早800多年。

其他内容如《編年記》逐年記述秦昭王元年(前306年)至秦始皇三十年(前217年)統一六國的戰争等大事,同時記錄了墓主喜的生平和有關事項。《語書》是南郡守騰下發給各縣、道的文書,文中強調用秦法變易楚地舊有的文化習俗。《封診式》主要是對案件進行調查、檢驗、審訊等程式的公文記錄格式。其中關于法醫檢驗的材料,比南宋法醫學著作《洗冤錄》早1500年左右。《為吏之道》主要是官吏應遵守的一些基本原則和道德規範。《日書》的主要内容是選擇時日,是日常趨吉避兇方法的彙編,也是研究古代社會生活的重要資料。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是目前所見内容最為完整、儲存原貌最好的一種《日書》材料。

戰國晚期,秦占領楚雲夢故地後,秦楚文化逐漸融合,最終彙入中華文明的洪流。睡虎地秦簡正是這一曆史程序的鮮活反映。

随着“國潮熱”“博物館熱”“研學熱”持續升溫,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以創新多元的手段、雅俗共賞的方式,講好荊楚故事,推進荊楚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2023年,湖北省博物館編制釋出三年展覽計劃(2023—2025年),科學建構以展覽為核心的文物活化利用體系,統籌做好“展覽+社教、+文創、+學術”等相關工作,同時,多措并舉,不斷創新文物活化利用的内容與形式。通過挖掘特色IP,開發文創産品總量突破2000種,編鐘雞蛋面、建築冰箱貼、毛絨“越王勾踐劍”等産品成為觀衆追捧的“網紅”。依托曾侯乙墓出土樂器、睡虎地秦簡等核心藏品,打造編鐘樂舞、禮樂學堂等文化品牌,切實提升參觀美好體驗,“把博物館記憶帶回家”。通過三維掃描模組化、虛拟展覽、互動體驗、沉浸式全息劇等方式,強化科技賦能,實作文物多形态“活起來”。

(作者系湖北省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