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烹饪原料之魚類--鹹水魚類

作者:小熊熊美食分享

鹹水魚類

鲨魚

【異稱】鲛(《山海經》),醋魚(《臨海水土異物志》),雀(《古文苑》),河伯健兒(《酉陽雜姐》),沙魚、蝮魚(《本草拾遺》),瑰雷魚(《南越志》),溜魚(《本草綱目》),砂(《閩中海錯疏》),珠鲛(《然犀志》),鲛鲨(《醫林纂要》)。

【原生物】

為脊椎動物門魚綱鲨目魚類的通稱。屬軟骨魚類,一般呈紡錘形。具楯鱗。鰓裂每側5~7個,背鳍1~2個;尾鳍發達;歪形;臀鳍有時消失。海生,少數種類亦進入淡水。肉食性。科屬很多。

【簡史】

古已食用。最早見于《山海經》。其後,三國《臨海水土異物志》亦有記述,且已提及“虎醋”(虎鲨)。晉代《文選·南都賦》有“電懸鲛”句。至唐代,已出現用鲨魚皮作包裹、裝飾之物,見于《唐本草》、李白詩句等。宋代《本草圖經》對其風味有記述:“沙魚有兩種,其最大而長喙如鋸者(注:鋸鲨之類),謂之胡沙,性善而肉美;小而皮粗者,曰白沙,肉強而有小毒。二種彼人皆鹽為修脯。其皮刮治去沙,剪為脍,皆食品之美者食之益人。”《本草綱目》謂鲨魚“味并肥美,南人珍之”。清代《随息居飲食譜》則指出以其肉“作甚益人”。因其肉質較粗,僅民間有食用,或用制食品。

【品類與特産】

中國沿海所産鲨類約70餘種(亦說有90餘種)。常見者有以下諸種:真鲨科的真鲨(Carcharhinus s or rah, 又稱沙拉真鲨),體長1~4米。頭寬扁。眼圓形。鰓孔中大。啧水孔消失。卵胎生或胎生。常見的還有黑印真鲨(C.men is or rah) 、闊口真鲨(Cla tish tom us) 等。皺唇鲨科的白斑星鲨(Must el us man azo, 又稱沙皮、星點鲨、星鲨、白點鲨)。體背兩側為灰褐色,膠面為白色。各鳍均為褐色,邊緣較淡。沿側線及其上均散布不少白色斑點。體長一般不超過1米。卵胎生。産于黃海、東海,南海少見。同屬還有灰星鲨(M.griseus, 灰鲨、灰皮鲨) , 無白斑,胎生,分布于南海、東海。皺唇鲨(Tria kiss cyl lium, 又稱九道箍) 。體較長,前部較粗大,後部細小。頭寬扁,尾細長。一般體長1米多。口闊大,呈淺弧形,唇褶發達。體灰褐帶紫色,有10餘條暗褐色橫紋,橫紋上有不規則黑斑點。腹面白色。各鳍均褐色,有黑斑點。中國沿海均産。

中國烹饪原料之魚類--鹹水魚類

真鲨

鼠鲨科有灰靖鲨(Is urus glaucus, 又稱靖鲨

老鼠鲨)。體呈紡錘形,軀幹粗大,尾、頭漸細小一般體長4米以上。吻長而尖。尾鳍寬,呈叉形尾椎軸上翹。體為青色,下側和腹面為白色。卵胎生。中國分布于南海、東海。雙髻鲨科有雙髻鲨(Sphyrna lewin i, 又稱路氏雙髻鲨、相公帽、丁字鲨、官鲨)。體延長,側扁而高,一般長1米左右。頭扁平,前部兩側擴充,形成扇狀突出。尾側扁。背部灰色,腹面稍淡,鳍為淡灰色。同屬還有錘頭雙髻鲨(S.zy ga en a) , 頭的前緣中央圓凸。均南方沿海分布較多。角鲨科有白斑角鲨(Squalus acanthias, 又稱刺鲨、锉魚)。體較細小。頭扁平。尾細長。體長約1米餘。體背和上側灰褐色,具白色斑點。中國分布于黃海、東海。同屬短吻角鲨(S.brevirostris) , 應用相同。須鲨科有條紋斑竹鲨(Chiloscylliumplagio-sum, 又稱狗鲨、犬鲨) 。體延長, 前部稍寬扁, 體長1米左右。尾細長。頭長,稍平扁,似狗頭形。體具圓形或卵圓形白色或淡色斑點。中國分布于東海和南海。

中國烹饪原料之魚類--鹹水魚類

鼠鲨

姥鲨科有姥鲨(Cet or h in us maximus, 又稱老鼠鲨、蒙鲨、昂鲨)。體紡錘形,中部最粗大,前後部漸狹小。尾柄每側各具突起。尾鳍叉形。體灰褐色,腹面白色。一般長12~15米,重3000~4000公斤。成群洄遊于東海至黃海間。此外, 尚有錐齒鲨(Carcharias owston i, 又稱白蒲鲨) 、哈拉鲨(Not or yn ch us platy cephalus, 又稱花七鰓鲨) 、噬人鲨(Carcharodon carcharias又稱鋼鲅) 、長尾鲨(A lopi as vul pinus) 、鲸鲨(Rhin codon typus, 又稱大鲨魚、豆腐鲨) 、絨毛鲨(Cephalocylliumumbratile) 、梅花鲨(Hala eluruburger i) 、扁鲨(Squat in a japonica, 又稱琵琶鲨等等,均可供食用。

【品質與鑒别】

鲨魚類因外表有粗糙的沙皮保護,不易受外界的感染,腐敗變質過程較慢。一般鮮度較好者,外觀顔色新鮮,光澤反射良好,鰓孔粘液滑,透明無異味。品質較次者,色灰暗,無光澤,鰓孔顔色褐紫,粘液混濁,有臭味。

【烹調應用】

中國烹饪原料之魚類--鹹水魚類

紅燒鲨魚皮

鲨魚肉質因種類不同而品質不同,有些較好(如灰星鲨、白斑星鲨等),有的則差(如姥鲨等)。但均同“赤缸”,具氨的氣味。烹前應作脫氨處理:先剝皮或去沙,然後将肉切成塊狀,用80~90℃開水燙一遍或煮開,随後用清水浸泡半小時。如在水中加食醋(比例為5%),脫氨效果更好,烹制取較長時間加熱的烹調法為宜,如燒、煮、炖、焖等,亦可炸、熘。多用于家常,幼小而肉細嫩者亦可經精細加工後用于筵席菜肴。菜式如“紅焖鲨魚塊”、“醬燒鲨魚塊”、“糖醋鲨塊”、“炸烹鲨魚段”、“軟炸鲨魚條”、“菜心鲨魚”、“枸杞番茄鲨魚片”等等。鲨魚肉亦用于制成茸泥,加工成魚丸、魚糕後成菜,或做餡料;又可用以制魚香腸等。鲨魚肉還可制成五香魚脯等食品,魚鳍可供制魚翅,皮可制魚皮,吻部可制魚唇,骨可制明骨,均屬名珍貴海珍品。鲨魚肝可供提取魚肝油

中國烹饪原料之魚類--鹹水魚類

魚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