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向資金狂買927億元,高盛唱多中國資産,哪類股票上漲空間最大?

北向資金狂買927億元,高盛唱多中國資産,哪類股票上漲空間最大?

華夏時報

2024-05-24 15:48釋出于北京華夏時報官方賬号

北向資金狂買927億元,高盛唱多中國資産,哪類股票上漲空間最大?

全球資金正加大對中國資産的配置力度。近日高盛在最新釋出的報告中稱,海外對沖基金已經連續第四周增持中國股票。另據Wind資料顯示,截至5月23日,北向資金年内淨買入金額高達927億元,遠超去年全年。

中央财經大學副教授劉春生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外資回流中國資産的現象,反映了國際投資者對中國股市的情緒扭轉,信心逐漸恢複,以及對中國資本市場的長期看好。而外資的持續流入,不僅能為中國股市帶來增量資金,提升市場流動性,還有助于穩定市場情緒,促進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

外資持續跑步進場

Wind資料顯示,被稱為“聰明錢”的北向資金回流始于今年2月,截至5月23日,北向資金年内淨買入金額增至927.23億元,遠超過2022年及2023年的全年淨買入金額,用“真金白銀”押注A股市場。其中,僅在4月26日一天,北向資金就大舉淨買入224.49億元,創下陸港通開通以來的最高單日紀錄。

與此同時,近期披露的13F報告也顯示,不少機構今年一季度加倉了中概股,包括淡馬錫、貝萊德、高盛等資管巨頭。種種迹象都顯示出,全球資金對中國資産的配置熱情正加速升溫。

“從去年10月底,我們就開始在政策層面對中國股票全面看好,并在模拟倉中将股票配置提高到100%。”摩根大通首席亞洲及中國股票政策師劉鳴镝坦言,随着今年4月、5月市場上漲,外資對中國股票的低配程度也有所收窄,但仍有提升空間。

随着外資加大對中國股票的配置力度,A股、港股以及中概股集體上演了一波“大反攻”。自1月22日創下的低點以來,截至5月20日,滬指累計漲幅達11.96%,恒生指數累計上漲28.27%,MSCI中國指數則大幅飙升逾31%,領跑全球主要股票市場。不過,5月21日至23日,中國資産連續三天陷入調整狀态,上漲行情似乎告一段落。

中國資産吸引力漸顯

外資加速流入中國資産,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在多位業内人士看來,經過去幾年的調整,中國股票市場的估值水準回到了低位,而今年随着中國經濟基本面改善,加之A股、港股和中概股上漲帶來顯著的賺錢效應,流向中國資産的全球資金持續增加。

劉春生認為,外資持續加碼中國資産,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首先,中國經濟增長韌性強,是吸引外資的關鍵因素。一季度中國GDP增速為5.3%,超市場預期,二季度有望延續向好态勢,進一步支撐股票估值,提振資本市場信心;其次,A股整體估值處于全球窪地,也是吸引外資的重要因素。目前上證指數與滬深300的市盈率,遠低于美國、日本、法國、英國等市場的主要指數的市盈率;此外,随着穩增長政策加碼,資本市場改革不斷深化,市場風險偏好有望提升。

談及風險方面,劉春生表示:“從外部環境來看,雖然美聯儲已經基本宣布本輪加息周期結束,但降息模式尚未開啟。此外,美國大選年産生的不确定性,國際地緣政治風險的更新,全球經濟的動蕩不安,都會刺激外資逃離,對港股、中概股帶來不利影響。”

鵬華基金研究部總量周期組組長張峻曉分析稱,整體來看,本輪港股的上漲是基本面和資金面共振的結果,外資更多地參與到行情中。從交易結構來看,本輪資金集中湧入港股網際網路巨頭,其次是金融地産。

短邏輯上,這些闆塊都與國内經濟景氣度高度相關,是以一定程度上也蘊含了宏觀及政策預期的改善;長邏輯上,一些典型的網際網路平台,在度過高速成長期之後,有提高分紅和回購規模的迹象,價值屬性逐漸凸顯。

”未來六個月最高回報35%“

站在目前時點,這一輪上漲行情能否延續,外資能否繼續押注中國資産,成了衆多投資者關注焦點。展望後市,多家機構認為,目前A股、港股等市場整體估值不高,具有較好的投資吸引力,未來修複行情仍有望延續。

高盛在最新報告中指出,從曆史資料來看,中國股市在漲幅超過20%、進入技術性牛市後,仍有60%的機率可以繼續上漲,未來六個月的平均潛在最高回報率為35%。

對于未來看好的方向,博時基金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A股方面,地産政策多線齊發,托底地産鍊并改善産業困局,提升市場風險偏好,後續進一步等待量價資料驗證。

落到結構上,一是行情在地産鍊的擴散。不過對于地産股,未來一段時間政策催化密度下降、政策效果尚未顯現,股價上行阻力大機率增加。二是宏觀場景仍不支援大幅轉向順周期闆塊,堅持“啞鈴”政策,即一頭是資源,看好中期資源牛市,另一頭是價值和科技,博弈短期複蘇思潮。

港股方面,華夏基金向《華夏時報》記者分析稱,港股這一輪上漲,主要因其處于全球估值窪地,由宏觀預期築底、港股盈利改善共同催化的。4月以來,漲幅最大的闆塊來自港股高股息和恒生科技,以港股網際網路為主的恒生科技或已基本修複完畢;港股高股息或仍存上漲空間,其估值仍處全球低位且股息率處于全球較高水準。

摩根資産管理中國指數及量化投資部總監胡迪認為,港股在4月快速上漲之後,或有可能出現一定的分歧和震蕩。然而,随着國内經濟基本面的改善,發達經濟體貨币政策或轉向寬松,以及港股本身低估值、盈利改善的基本面,港股或有進一步的提升空間。

責任編輯:麻曉超 主編:夏申茶

檢視原圖 31K

  • 北向資金狂買927億元,高盛唱多中國資産,哪類股票上漲空間最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