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成祖朱棣死後,殉葬的人數一度達到30多個,其中就包括由北韓進貢給朱棣的韓姓女子,也就是後來的韓麗妃。當得知自己要殉葬時

明成祖朱棣死後,殉葬的人數一度達到30多個,其中就包括由北韓進貢給朱棣的韓姓女子,也就是後來的韓麗妃。

當得知自己要殉葬時,韓麗妃跪在地上苦苦哀求明仁宗朱高熾,請求回家贍養父母。朱高熾之為“仁宗”,就知道他宅心仁厚,但是在殉葬這件事上,他還是表現出了異常冷酷的一面。

人殉是以活人陪葬的陋俗,興盛于先秦,在唐宋時期逐漸式微,乃至很少發生。但是,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又恢複了這一殘忍的制度。

朱元璋死時,就曾下诏将侍寝的40名妃嫔全部陪葬在明孝陵。恢複人殉,無疑是開曆史的倒車,就要面對來自社會道德的壓力,但朱元璋有自己的主意。

皇帝撒手人寰了,自己那麼多的妃嫔怎麼辦?總不能都去守寡或出家吧?況且守寡或出家還有宣淫甚至出軌的機率,搞不好自己就被戴了綠帽子。隻有讓她們随了自己去,才能一了百了,落得永世清淨。

很多皇帝都有這樣的顧慮,但并未完全将其付諸實施。但朱元璋不一樣,他有着強烈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即便恢複人殉在也所不惜。

是以,自朱元璋開始,人殉幾乎成了祖制,作為子孫,朱高熾從法理上自然也要遵守。

如果考慮到朱棣得位之不正,作為兒子的朱高熾也隻能謹小慎微地遵循祖制,以此來減少自己接班的壓力。這也是可以了解的。

明朝的人殉并非後宮妃嫔全要殉葬。一般而言,被冊封為妃等進階稱号的,生過孩子的而且孩子獲得号潘的,也可以不用殉葬。當然,娘家人有功勳的也可以得到恩免。

以上有利因素,韓麗妃一個都靠不上。況且,早年韓麗妃進宮時曾因呂魚之案受到牽連,而被打入冷宮。

後來,韓麗妃由于受到守門太監的接濟才沒有被餓死,但她的婢女們全被殺害。是以,韓麗妃在後宮的處境可想而知。

對于韓麗妃的哀求,朱高熾隻能拒絕。但朱高熾也并非全然冷酷無情的人,他同意韓麗妃的乳母,也就是當時一并陪嫁的金黑,可以免于一死。

明朝規定,北韓貢女的家屬作為獻納處女的代價,可以得到明朝皇帝的厚待。

可能由于這個緣故,金黑後來被封為恭人,到英宗時期,随其他北韓女子們回到北韓。到了北韓後,金黑将整個事件講述下來。史官根據她的講述,将個中的細節寫進了《李朝實錄》。

根據記載,當時韓麗妃赴死的情形是這樣的:

及(永樂)帝之崩,宮人殉葬者,三十餘人,當死之日,皆饷之于庭。饷辍,俱引升堂,哭聲震殿閣。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挂繩圍于其上,以頭納其中,遂去其床,皆雉經而死。韓氏臨死,顧謂金黑曰:“娘吾去!娘吾去!”語未竟,旁有宦者去床,乃 與崔氏俱死。

一句話,女人們是被吊死的。對于這件事,國内的史書上則語焉不詳,甚至沒有留下隻言片語。可能明人有意回避吧,畢竟人殉是不那麼光彩的事情。#曆史真知棒#

明成祖朱棣死後,殉葬的人數一度達到30多個,其中就包括由北韓進貢給朱棣的韓姓女子,也就是後來的韓麗妃。當得知自己要殉葬時
明成祖朱棣死後,殉葬的人數一度達到30多個,其中就包括由北韓進貢給朱棣的韓姓女子,也就是後來的韓麗妃。當得知自己要殉葬時
明成祖朱棣死後,殉葬的人數一度達到30多個,其中就包括由北韓進貢給朱棣的韓姓女子,也就是後來的韓麗妃。當得知自己要殉葬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