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蝸牛看西遊第6423期)
文/牽着蝸牛散步
隻要看過西遊的人,都對一件事印象深刻:孫悟空在衆師兄面前變化了一棵松樹,菩提祖師就堅決攆他下山,并且威脅他不能提自己的名字。
有人說,問題就出在這棵松樹上,孫悟空犯了大忌!
什麼大忌呢?因為松代表訟,表示有口舌之争。菩提祖師看到孫悟空個性漸露,早已不是以前“打不還手,罵不還嘴”的無性猴,于是毫不猶豫地攆他下山。
也有人說,如來是在菩提樹下成佛,菩提是在松樹下成聖。在他眼裡,松樹是神聖的象征,是人性的一種表現。孫悟空變松樹,是對松樹精神的不敬,也是一種自大的表現。
這是诠釋本意還是過度解讀?
在原著中,松樹還出現過一次。唐僧準備離開大唐前去西天取經,衆徒問他何時回來,他說隻要門口的松枝頭向東,我即回來矣,不然,斷不回來。
十四年之後,松枝頭果然突然就向東了,衆徒跑出去一看,唐僧果然回來了。
這松樹,又成了報信使。
可見,在原著中,松樹其實并沒什麼特定指向。
那麼,為何孫悟空變松樹就要被攆呢?原著早給出了答案:全無一點妖猴像,盡是經霜耐雪枝。
也就是說,孫悟空僅學了三年,七十二變就爐火純青,完全讓人看不出真僞,引來師兄弟們的極度羨慕。
要知道,孫悟空進門最晚,剛入門時,連走路寫字都是衆師兄教的,卻因機緣巧合,打破了盤中之謎,學到了菩提祖師的長生不老術和七十二變。
現在,孫悟空變的松樹全無一點妖猴像,說明他已經具體成仙資格了,怎不讓師兄們妒忌?
是以,菩提祖師将其他師兄支走後,給猴子說了心裡話——
“這個工夫,可好在人前賣弄?假如你見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見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禍卻要傳他,若不傳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
菩提祖師的意思是,如果你留下來,師兄們肯定要你教他們,但你又不能教,師兄們必然會害你!是以,你還是下山去吧。
為了杜絕孫悟空回山的念頭,菩提甚至與他斷絕師徒關系。這不是攆他,而是保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