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應注意什麼?

坐月子,家裡老人一定強調很多規矩,産婦不能吹風、不能沖涼、不能洗頭……諸多禁忌,産婦的命真的好苦,簡直活受罪。
實際上,現在的觀念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醫生對于坐月子裡吃穿住用行所持态度常常與傳統做法相反。即便是中醫,如今對于坐月子這件事,也是開明不少,更講究順時養生。
産婦坐月子面臨三大任務:一是自身的身體恢複;二是照顧寶寶;三是哺乳。中醫強調“順時養生”,此時坐月子更要求在飲食、生活、起居方面均應順應而做一些調整才好。很多人都不知道,坐月子期間的艾灸,大有必要!
1、産後艾灸調理,大有必要!
當我們用艾灸成功備孕并分娩後,不要以為就萬事大吉了,喜得貴子固然值得高興,但可不要被高興沖昏了頭腦,别忘了還有一件事也是很重要的,那就是新媽媽的産後調理!常有灸友給我們留言:我的病都是在坐月子的時候落下的!可見産後調理對女性的重要性。
一次産後調理得當的孕産過程,
可以增加女性10年的免疫力!
還可以推遲更年期的到來!
生産後的女性由于筋骨表裡大開,又因出血較多和體力消耗,體内正氣不足,氣尚未恢複,身體抵抗力下降,若是沒有得到很好的調理,風寒暑濕等外邪便會乘機侵入人體,在月子裡的恢複期筋骨逐漸閉合,使風寒包入體内,難以排出,然後就會導緻産後風或月子病。
艾灸是通過艾煙裡的藥效以及艾熱,雙管齊下來對身體進行調理的過程,艾灸在熱的同時還可以進行經絡穴位疏通,能促使艾葉的有效藥物成分直接作用于體内深處,氣至病所的同時,艾草藥效也作用于病竈,使艾葉藥物被充分吸收,培元固本、活血化瘀、扶陽驅寒。
艾灸在很好的對新媽媽進行産後調理的同時,而且還不會對寶寶産生影響,因為艾灸是外用療法,不會對哺乳造成不好的影響,因為大部分母親都在哺乳,吃藥肯定會對寶寶不利,而艾灸甚至對寶寶還能産生好處,因為艾灸可調和脾胃,可給哺乳提供充足營養。是以說,艾灸是産後調理的不二之選。
2、月子病不難治,隻是沒艾灸!
而如果産後調理沒有做好,已經落下了月子病,也無需過于擔心,艾灸同樣适用于月子病的治療,而且可以說,月子病最适合用艾灸來調理了。從上文我們就可看出,月子病是因為月子期間風寒等病邪入體所導緻的,基本上是屬于陽虛的範疇了,而怕冷和寒涼,疼痛類的毛病,是艾灸最拿手的好戲。
艾灸可使體内的寒氣,寒毒能徹底排除,進而達到根除月子病症狀的功效。我們在用艾灸調理月子病時,除了要艾灸一些培補元氣、祛風驅寒的穴位,還要對患處進行着重艾灸。一般要對通過對患處持續30-40多分鐘的溫灸,可使深層的經絡都能流通順暢,而“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通了自然不痛。
産後恢複,月子病,艾灸調理:
1、大椎
2、風門
3、命門
4、中脘
5、神阙、關元
6、足三裡
7、阿是穴(痛點或患處,要重點艾灸)
月子期間,一般生産後一個禮拜就可以艾灸,剛開始艾灸時每個穴位15分鐘,适應後可循序漸進延長單次艾灸時間,直至肢體每穴20-30分鐘,軀幹每穴30-50分鐘,一個禮拜内休息1-3天,堅持艾灸是一定會有效果的!
3、對于老病根,艾灸是慢功夫!
月子病,如果是出滿月沒有多久就開始調理,還是不難的,但調理的同時應該保持心情舒暢。有很多女性落下月子病的病根,很大程度與坐月子的時候心情不暢有關,情志是可能會影響氣機的,而氣滞則血瘀,是以一定要保持樂觀心态,這樣才有助于産後的康複。
然而,還是很多人也感覺艾灸效果緩慢,或有人反映沒有效果。要知道,艾灸不僅要時間夠長,灸量充足隻是艾灸起效的基礎,此外還要加上鍛煉,動則生陽!還有就是,有了排病反應也不要輕易放棄。
需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功,同樣的,滴水穿石也非一日之功!
月子病,請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