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定是話多的人才人際關系好嗎?

歡迎你,進入我們的“麥田信箱”。如你有興趣,可以點選#麥田信箱 話題,檢視我們的往期回信。

值班回信:安也

本文校對:張彥君

來 信(1)

麥田你說,朋友的疏遠是不是應該自然而然的呢?因為經濟情況、性格、愛好、生活習慣,聊天越來越不自在,不就應該慢慢淡出嗎?

可是,聽說ta(他/她)在說“沒工夫去想我們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很難過,已經很影響最近的生活了。唉!

麥田會有這樣的苦惱嗎?

麥田的小棉襖

來 信(2)

不愛亂講話是因為謹慎。

一定是話多的人才人際關系好嗎?

怎麼樣算人際關系好?

( _ |||)

來 信(3)

怎麼樣才能夠成為人際關系中重要的人呢?

( )

來 信(4)

越來越覺得自己虛僞,有時為了維持好的形象都會說謊,當我說出謊話的時候,我很慌張,很怕被拆穿。但當别人問一些我想掩蓋的事的時候,說謊是我下意識的表現。每當這樣我都會痛恨自己的無能,我做不到坦誠面對一切事物,我怕别人看到我不好的一面會對我輕視或評價。我知道這種想法都是不對的,知道和做到的鴻溝我還是無法跨越……

希望回信。

新新

回 信

各位麥田信箱的朋友,你們好!

你們的問題(包括其他有着類似困擾的來信者),我放在一起說說吧。自人類社會誕生以來,人際關系的處理就可以算得上是人與人相處的頭号難題。

在求助有關人際關系的問題時,我們可能會獲得如下答案:“你能行。”“大膽一點,這沒什麼。”又或者:“不要為了讨好别人而委屈自己。”“做你自己吧!”“不要在意别人的目光。”進而可能會獲得一些具體的方法,諸如“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XX個技巧”“打通人際關系的XX個通道”“人際交往中的XX原則”“人際關系的XX種模式”等。

但問題真有這麼簡單嗎?

正如波士頓大學焦慮治療專家埃倫·亨德裡克森(Ellen Hendriksen)在《如何克服社交焦慮》中所表達的那樣,在一個人人拼命抓眼球的世界裡,“話越多越好”似乎成為了某種人際交往的準則,但與此同時,擁有社交焦慮的人們,在多元文化的世界裡敏感而謹慎地活着。社交焦慮已成為新時代的普遍現象,也是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心理問題。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社交媒體的出現放大了社交焦慮,無數的圍觀和評論,讓青少年的社交成長變得尤為艱難——太多的聲音讓我們變得不知所措,變得迎合或者抵觸某種“人設”。在社交媒體的直接或者間接影響下,我們的腦海中無時無刻都充斥着,“人們都會評判我好/壞”“我必須表現得很完美”“我真的很差勁”“為什麼他/她不回應我(或者隻回複了一個字)”等,通俗點說,就是“内心戲很足”。以至于在很多時刻,我們會以逃避來面對可能發生的一切。

但逃避能解決問題嗎?

顯然,逃避會獲得短暫的解脫,以及更長時間的懊惱、失落、羞愧……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嗎?亨德裡克森認為,以上的種種情況,都是可能存在的社交陷阱。而我們所需要去做的,就是逃離這些社交焦慮引發的陷阱。他給出了一些極為切實的方案,比如用行動戰勝焦慮:這其中包括塑造真實自我,重複去做直面恐懼,以及列出挑戰清單等。而與此同時,需要強調的是,具有社交焦慮并非全部都是不好的,與社交焦慮共生的特質還包括:同理心,傾聽能力,以及對自我的高标準,責任心等。

事實上,開朗、外向、自信,又或者受歡迎并非我們能夠通向人際交往高手的唯一标準,如果非得說有什麼唯一标準的話,那可能是保持真實與善良(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付出和麻煩,并且獲得最多的溫暖)。

再來說說朋友吧。對于古人而言,“朋”和“友”并不一緻,所謂“同門為朋,同志為友”,這兩者之中,擁有相同志向的友更為重要。對于今天的我們來說,“朋”和“友”的區分已經逐漸模糊,但我們仍然可以從上面的話中看出,成為朋友的基礎,是“同”。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會遇到一些朋友,也會和另外一些朋友漸行漸遠——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實體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在幾年前,因為某些共同的經曆,我與幾位校園時期的朋友重逢,關系也随之變得密切,而在更早一些時間,因為實體上的區隔,我們曾經鮮少聯系。

我想,人生的樂趣,也許正在于聚散有時。

安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