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理學:人際關系好的人,本質上都很自我,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社會交往幾乎是每個生活在社會當中個體生活的重要部分,怎樣處理社會生活當中的交往也是許多人都十分關心的問題。

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人們講究一種交往當中的“度”,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一般都是“适可而止”的,比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在西方社會當中,尤其是文藝複興之後,人們在交往當中也産生了一些“學問”:比如歐洲人更加重視禮儀,美國人則相對直接。

随着全球化以及現代化對于世界各地的影響,現如今人們的社會交往形式其實已經産生了一些趨同的現象,比如現代化對于人們的一個重要影響——社交媒體,使得人們的交往在很多時候都是在虛拟空間當中進行的。

心理學:人際關系好的人,本質上都很自我,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

那麼在當今的社會之中,怎樣更好地擷取良好的社會關系呢?首先,也許一個概念是我們應該清楚的:個體在社會當中以怎樣的方式存在?抑或是“自我”的含義。

怎樣認識“自我”?

早在古希臘,以蘇格拉底(Socrates)為代表的哲學家就在思考一些他們認為十分重要的問題:“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這樣三個基本問題就是十分重要的。

蘇格拉底認為,想要擷取豐富的知識,首先就應該認識自我(Know yourself),而不是所有知識都人雲亦雲,從外界汲取。

到了近代,蘇格蘭不可知論哲學家大衛·休谟(David Hume)則認為,所謂“自我”不過是一種意識,假如從自己内心深處就否定了“自我”的存在,而是更多地去考慮其他人,那麼某種程度上其實就是一種“無我”的狀态。

心理學:人際關系好的人,本質上都很自我,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

在心理學領域,尤其是精神分析學當中,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認為,“自我”、“本我”與“超我”是個體自我意識的三個不同層面,既有精神深處的,也有自己可以控制的,也有人為營造出來的。

在社會學領域,所謂“自我”更多表示一種社會交往發出時,作為“中心”的個體存在。比如說著名社會學家、民族學家費孝通先生在他的經典作品《鄉土中國》當中所提出的差序格局概念.

他将中國社會概括為差序格局,西方社會則是團體格局,中國社會的社會交往好比是以“自我”(ego)為中心,猶如波紋一般一圈一圈發散出去的波紋;西方人則是一捆一捆整齊的柴,沒有“親疏遠近”的概念。

是以在社會交往當中,這種“自我”指的“交往的中心”這一層面的個體。

心理學:人際關系好的人,本質上都很自我,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

人際關系與自我意識

那麼我們不妨順着上文當中對于“自我”概念的辨析來了解一下社會關系,我們其實不難了解一件事:當個體傾向于十分順利地融入外界的各種群體時,那麼其個人的意識則勢必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舉個簡單的例子,那些社會生活當中的“好相處的人”、“随和的人”往往都具有這種能力:無論與怎樣的人相處,自己總會很好地去考慮對方的感受,不會在相處過程當中讓雙方冷場、讓對方感到不适。

那麼對于其自己來說,這樣的交往是舒适的嗎?也許會是吧。但是從理論上來說,外界對其無意間施加的壓力勢必會導緻個體意識受到一種“擠壓”。

心理學:人際關系好的人,本質上都很自我,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

尊重是互相的。假如個體以“與人為善”為前提,去将他人視為是“值得尊重”的,那麼在精神上就會展現出一種略微“低人一等”的狀态,是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不卑不亢才是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最佳的狀态。

是以在交往的過程當中,一個很重要的意識就是“邊界意識”。

社交邊界與社會交換

如同每個主權國家都會設定國界一般,其實在人們的社會交往當中,個體會潛移默化的在心理上設定一種社交邊界:對于具有同僚關系的兩個人來說,假如其在業餘生活之中相逢,那麼交往方式自然不同于職場.

對于同學關系的人來說,在校外時也會遵循另外的相處模式;當一對年輕男女由“暧昧不清”變為情侶,那麼其相處方式也會出現轉變。這就是一種隐藏的邊界感。

心理學:人際關系好的人,本質上都很自我,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

社交邊界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社會領域賦予個體不同的角色,社會交換理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有助于認識這種現象。

美國社會學家喬治·霍曼斯(George C.Homans)在經濟學的基礎上,類比經濟活動當中的投入與回報,所不同的是社會交換論是基于經濟交換的基本原則:人們提供商品和勞務并期望獲得合乎自己理想的商品和勞務。

而社會交換包括“有形交換”和“無形交換”,他提出了社會交換理論,并且從不同的動機做出了六種交換命題。

彼得·布勞(Peter Michael Blau)則對霍曼斯的理論進行了發展和修正,他認為使社會行為變為社會交換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心理學:人際關系好的人,本質上都很自我,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

一是行為的最終目标隻有通過與其他個體互動才能實作;

二是這一社會行為必須采取有助于實作這些行動目标的方式,進而将“交換”行為擴充至更多領域當中。

總而言之,這一流派認為社會交往的動機是資源的交換。

對于個體而言,在社會生活當中,假如我們以社會交換理論的視角來審視社交行為,那麼最終的目的就是擷取自己預想之中的目标:無論是擷取自己想要的資源,還是建立某種社會關系,都是在自己付出一定的努力之後“換來”的,于是在此之外,自己不必再專門的去向他人表示“感激”,更不必讨好。

心理學:人際關系好的人,本質上都很自我,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

因為當個體産生比較明顯的感激之情,甚至是産生讨好型人格的時候,個體的自我意識就會被違背,這一切都是因為自己想要變得“合群”。

想要擷取他人的尊重,被其他社會群體所接納,最重要的還是依靠自己的出衆能力或是在某個領域有所建樹,否則即便是看似“合群”,背後也會失去許多。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達

編輯 | 萬安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