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真實的三國——孫皓與吳的滅亡

作者:地理曆史冷知識
曆史上真實的三國——孫皓與吳的滅亡

司馬昭滅蜀之後,本來打算休息三年就去滅吳。

但滅蜀後的第二年,司馬昭就死了。

司馬昭死後不到半年,兒子司馬炎即受魏禅為帝,改元泰始元年(265),西晉開始。

又過了十五年,晉才伐吳。

吳國最後一個統治者是孫權的孫子孫皓。

曆史上真實的三國——孫皓與吳的滅亡

其人既殘暴,多忌諱,又荒淫,好酒色,還使用一些酷刑來殺人。

但這個人卻有點聰明,也有才幹,與蜀後主劉禅不一樣。

吳的租稅徭役很重。孫權時,大臣張昭、陸遜曾上疏,希望能減輕賦稅。

但孫權認為:三國分立,常要打仗,租稅徭役不得不重。

到孫皓時,雖然不打仗了,但修造宮殿,窮極技巧,功役費用以億萬計。

人民服役,不勝其苦。後宮的宮女已有數千人,還年年要挑選。

曆史上真實的三國——孫皓與吳的滅亡

鎮西大将軍、都督巴丘,領荊州牧陸凱曾上疏:“臣聞國無三年之儲,謂之非國,而今無一年之畜。諸公卿位處人上,祿延子孫,曾無緻命之節,匡救之術,苟進小利于君,以求容媚,茶毒百姓,不為君計。自孫弘造義兵以來,耕種既廢,所在無複輸入,而分一家父子異役,廪食日張,畜積日耗,民有離散之怨,國有露根之漸,而莫之恤也。民力困窮,鬻賣兒子,調賦相仍,日以疲極。所在長吏,不加隐括,加有監官,既不愛民,務行威勢,所在騷擾,更為煩苛,民苦二端,财力再耗,此為無益而有損也。”(《三國志•吳志•陸凱傳》)

賀邵也上疏,“自登位以來,法禁轉苛,賦調益繁:中宮内豎,分布州郡,橫興事役,競造奸利;百姓罹杼軸之困,黎民罷無已之求,老幼饑寒,家戶菜色,而所在長吏,迫畏罪負,嚴法峻刑,苦民求辦。是以人力不堪,家戶離散,呼嗟之聲,感傷和氣。又江邊戍兵遠當以拓土廣境,近當以守界備難,而征發賦調,煙至雲集,衣不全裋褐,食不贍朝夕,出當鋒镝之難,入抱無聊之感。是以父子相棄,叛者成行。”(《三國志•吳志•賀邵傳》)

可是,孫皓對于陸凱、賀邵的上疏,卻恨之入骨,賀邵是以被殺。

百姓受不了孫皓的壓迫剝削,就起來反抗。

施但上司的起義,有一萬多人參加,直攻打到離建業三十裡的地方。

交州、廣州的人民也起來反對他,鬥争了好多年。

孫皓的荒淫暴虐,使吳國上下離心,伐吳的條陳,就時時在晉朝廷上提出來。

曆史上真實的三國——孫皓與吳的滅亡

大臣對伐不伐吳,分成兩派。一派以羊祜等為首,主張伐吳。

一派以賈充為首,堅決反對伐吳。

晉武帝是個平庸募斷的人,一時也拿不定主意。

鹹甯五年(279)晉益州刺史王濬上疏:“孫皓荒淫兇逆,宜速征伐。若一旦皓死,更立賢王,則強敵也。願陛下勿失事機。”(《資治通鑒》卷八十)

鎮南大将軍、都督荊州諸軍事杜預也上疏:“凡事當以利害相校,今此舉之利十有八九,而其害一二,止于無功耳。”

疏到之時,武帝正與張華圍棋。

張華也說:“吳主淫虐誅殺賢能,當今讨之,可不勞而定,願勿以為疑。”

武帝這才下了伐吳的決心。

曆史上真實的三國——孫皓與吳的滅亡

這年冬十一月,晉大舉伐吳,沿長江上下六路出兵。

一路由鎮軍将軍琅邪王司馬伷率領出塗中(今安徽滁縣),

一路由安東将軍王渾率領出江西(今安徽和縣一帶),

一路由建威将軍王戎出武昌(今湖北鄂城),

一路由平西将軍胡奮率領出夏口(今湖北漢口),

一路由鎮南大将軍杜預率領出江陵(今湖北江陵),

最西一路由龍骧将軍王濬率領,從蜀順江而下。

六路大軍共二十多萬。

但總領六路大軍的卻是始終反對伐吳最力的賈充。

在六路大軍中,王濬一路作戰最勇猛。

曆史上真實的三國——孫皓與吳的滅亡

吳軍曾在西陵(今湖北宜昌)以西吳晉兩國交界處,用鐵索和鐵錐把長江的水底、水面都封鎖起來。

王濬到後,破除了障礙,順江而下。加上江陵、夏口、武昌諸路大軍的勝利,晉軍很快就到達建業,孫皓隻得投降。

孫吳的滅亡,結束了三國鼎立的曆史。吳亡時有戶五十二萬三千,吏三萬二千,兵二十三萬,男女口二百三十萬,差不多比蜀多一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