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曆史上名聲最好的太監,死後百官扶棺下葬,如今仍有人祭拜他

作者:陌聞史談
中國曆史上名聲最好的太監,死後百官扶棺下葬,如今仍有人祭拜他

前言

太監是封建社會下的一種畸形産物,他們喪失了生育能力,隻為能夠更好的服侍高高在上的帝王,常伴君側的宦官既是皇上身邊貼身侍候的奴隸,也有可能是皇上身邊最值得信任的人。

畢竟他們沒有後代,根本坐不穩皇位,但也不乏有些宦官膽大包天,因為有着特殊的權利,也比其他人更了解帝王,紅極一時,開始結黨營私,造成了宦官專權的形勢。

中國曆史上名聲最好的太監,死後百官扶棺下葬,如今仍有人祭拜他

曆史上這種情況也曾多次出現,然而明朝有一位叫做陳矩的太監,卻并非如此,他不僅忠君愛國,而且享有清譽,這在東廠中可以說是一個特例。

可以說是中國曆史上名聲最好的一位太監,甚至在其去世後百官扶棺下葬,至今也有許多人去祭拜他,那麼陳矩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中國曆史上名聲最好的太監,死後百官扶棺下葬,如今仍有人祭拜他

一、手握重權

陳矩是在嘉靖二十六年被選入皇宮的,起初是在司禮監秉筆太監高忠的手下當差,此時九歲的陳矩隻是半大的孩子,幸而他的師傅高忠并不是奸詐之人。

是以陳矩雖然年幼,但好在日子并沒有過的特别艱難,第二年,俺答軍隊進犯明朝邊境,一路燒殺搶掠,直奔京師。

中國曆史上名聲最好的太監,死後百官扶棺下葬,如今仍有人祭拜他

就在這樣危急的時刻,高忠臨危不亂,站出來沉着應對,并且全副武裝參與防守要務,保衛大明江山。

高忠這種能夠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的行為,殊不知給年幼的陳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樹立了一個好榜樣。

中國曆史上名聲最好的太監,死後百官扶棺下葬,如今仍有人祭拜他

若是當時的高忠沒有站出來,躲在他人後邊,會不會對陳矩又造成不一樣的影響,但好在當時的影響是好的,是以這也對陳矩今後的人生方向起到一個正确的引導作用。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在萬曆二十六年,原先的小太監陳矩此時已經頂替了高忠的位置,成為了司禮監秉筆太監。

中國曆史上名聲最好的太監,死後百官扶棺下葬,如今仍有人祭拜他

由于明朝設立東廠,是以作為司禮監秉筆太監的陳矩還掌管着東廠,可以說此時已經是手握大權,在朝廷中也有着很高的位置。

然而陳矩十分忠誠,并非那八面玲珑心,隻知道偷奸耍滑,是以他辦事做人就做到了八個字,“祖宗法度,聖賢道理。”

中國曆史上名聲最好的太監,死後百官扶棺下葬,如今仍有人祭拜他

總的來說,就是依法辦事,講原則。正是這樣的為人處世态度,讓他成為了太監中的一股清流。

東廠對于當時明朝皇帝來說,就是皇帝的眼睛和耳朵,同樣也是天子手中一把随時出鞘的利刃,若用對地方就能保證皇權的尊貴,政治清明,清除貪官污吏。

中國曆史上名聲最好的太監,死後百官扶棺下葬,如今仍有人祭拜他

但若是用錯地方,就會殺害許多無辜之人,讓朝廷或是民間怨聲載道,造成制度混亂,總之就是可以從中看出東廠的權利很大。

就拿明末年間的奸臣魏忠賢來說,他就是仗着自己東廠提督的身份,因為手握大權,為了鏟除異己,打壓忠臣,導緻朝廷成了他的一言堂,導緻明朝走向衰亡。

中國曆史上名聲最好的太監,死後百官扶棺下葬,如今仍有人祭拜他

可以說東廠的權利很大,若是落到有心人手中,便可以欺上瞞下,使皇上被蒙蔽,使朝臣被打壓,是以這就是一把雙刃劍。

二、身居高位 廉潔奉公

是以東廠提督的位置也顯得尤為重要,而陳矩在掌管東廠之後,因其辦事有理有據,依法辦事,是以在他的帶領下,幾乎沒有冤假錯案,朝堂上也呈現了政治清明的局面。

中國曆史上名聲最好的太監,死後百官扶棺下葬,如今仍有人祭拜他

尤其是當時的刑部和監獄裡關押了許多大臣,有些大臣雖然犯得都是重罪,但陳矩也并沒有端着架子,處在高高在上的位置。

而是在對這些官員進行處置的時候,多少會通融一些,但也不會幫助這些人做違法之事,逃脫應有的罪責。

中國曆史上名聲最好的太監,死後百官扶棺下葬,如今仍有人祭拜他

這就是陳矩的原則,不會在大事情上犯錯,但也會在法度中有一些人情味,是以受到百官的愛戴。

朝臣們對陳矩的評價甚高,皆因其行事公正無私。陳矩不僅對待大臣們秉持公正态度,在谏言萬曆帝時亦毫不退縮,且在處理事務上自有一套完善的章程。

中國曆史上名聲最好的太監,死後百官扶棺下葬,如今仍有人祭拜他

就拿公主和驸馬吵架一事來說,陳矩就做的非常妥當,當時驸馬一氣之下跑回了老家,這樣的行為會對皇室造成不好的影響。

是以萬曆帝十分生氣,并且牽扯到一些大臣,就是在此情形下,陳矩建議,認為這是榮昌公主的閨房之事,也就是說這是公主的家事,傳出去對公主的名聲不利。

中國曆史上名聲最好的太監,死後百官扶棺下葬,如今仍有人祭拜他

應該讓大臣寫旨,驸馬是因為有事才回到了縣城,再将其召回就行,這樣方可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既不會損失了驸馬的顔面,也不會給皇室帶來麻煩。

是以在大事小情上,陳矩都治理的井井有條,無論是東廠還是司禮監,都在陳矩的帶領下,在明朝度過了一個平穩的時期。

中國曆史上名聲最好的太監,死後百官扶棺下葬,如今仍有人祭拜他

甚至在他執政後,東廠所抓捕的人數也是最少的,而且就算抓捕這些人也是依法辦事,并非仗着權利大而随意抓人,是以當時的朝廷也是一片政治清明的景象。

陳矩除了自身的辦案能力之外,還會規勸帝王的得失,從一些方面來看,這比他會辦案還重要。

中國曆史上名聲最好的太監,死後百官扶棺下葬,如今仍有人祭拜他

三、百官吊唁

後來朝廷還曾發生“妖書”一事,涉及鄭貴妃還有兵部尚書王世陽等人,他們互相勾結在一起,而這些人都是鄭貴妃所拉攏過來的,意在更換太子。

陳矩便負責調查這件事,因為事情重大,又牽連許多人,是以便有人趁此機會準備鏟除異己,朝堂上動蕩不安,人人自危。

中國曆史上名聲最好的太監,死後百官扶棺下葬,如今仍有人祭拜他

但陳矩在查了一段時間後,沒有發現真正的幕後兇手,為了朝廷的穩定,認為不能再如此行事,是以就将表面的兇手抓起來治罪,結束了動蕩時期。

陳矩行事往往是為了大局着想,雖然位高權重,卻從不濫用職權,是大明王朝中受敬重的一位太監,由于他廉潔喜靜,從不擾官害民。

中國曆史上名聲最好的太監,死後百官扶棺下葬,如今仍有人祭拜他

陳矩六十八歲去世,因他一生立下的功勞,被神宗賜谕九壇,祠額題為“清忠”,如同他這個人一般清廉、忠誠。

而且在他出殡下葬那天,文武百官全都來為他吊唁,其中就有大學士朱赓等人,送葬的人也很多,導緻整條路都被堵住。

中國曆史上名聲最好的太監,死後百官扶棺下葬,如今仍有人祭拜他

陳矩下葬的規格也是按照高僧的規格來的,為了彰顯陳矩的功績,萬曆帝還親自派人,保護陳矩的墓地和祠堂。

結語

從上面看來,陳矩在明朝甚至整個封建社會時期,都是難得一遇的名聲最好的宦官,尤其是他下葬時百官前來吊唁,足以看清陳矩在朝臣心中的分量和地位。

中國曆史上名聲最好的太監,死後百官扶棺下葬,如今仍有人祭拜他

再加上萬曆帝給其下葬的規格,無不彰顯尊榮,到如今都有人前去祭拜他,是對他的敬佩,也值得後人學習和銘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