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米的印度危機:半年内連續三次被查稅,管控或越來越嚴

小米的印度危機:半年内連續三次被查稅,管控或越來越嚴

文/李信

編輯/子夜

五一前夕,小米接連收到兩個壞消息。

4月29日,市場研究機構IDC公布資料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7420萬台,同比下降14.1%。其中小米2022年第一季度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1100萬台,同比下降18.4%,市場佔有率14.9%,排名第五。

伴随着國内市場佔有率下降一同到來的,還有小米印度相關資産被扣押的消息。

印度财政部下屬的執法機構在4月30日釋出公告顯示,将扣押小米印度公司銀行賬戶中555.1億盧比(約合47.9億元人民币)的資産。

印度财政部下屬執法局釋出的扣押小米相關資産公告,圖源印度财政部下屬執法局

“小米科技印度私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米印度)是依據印度法律在印度境内設立的公司,應當遵守印度的法律規定,受印度稅務機關的監管。如果印度稅務機關依法對該公司進行查處,查處的程式合法、有事實和法律依據,該公司是必須支付稅費的。”浙江澤鼎律師事務所律師夏謹言向連線Insight表示。

不過,小米很快解決了此事。據路透社最新報道,印度一家法院已暫停聯邦執法機構當機中國小米銀行賬戶555.1億盧比資産的決定。

但值得注意的是,半年内印度政府已經接連三次嚴查小米稅務問題。今年初印度财政部向小米追繳65.3億盧比(約5.7億元人民币)稅款,去年底印度政府還調查了小米在相關所得稅方面的情況。

2020年,印度國家電信和資訊技術部還釋出了一項電子制造業生産挂鈎獎勵計劃,入圍該計劃的有三星、蘋果等公司,但唯獨沒有一家中國手機企業。

小米自2014年進入印度市場後,其在2017年底超過三星成為印度市場出貨量最大的手機品牌,此後小米長期保持着這一戰績。雷軍也曾表示印度對小米極為重要。

但如今,印度政府的種種動作表明,小米在印度的發展并不會像以往那樣順暢,反而還會遇到各種阻撓。

盡管小米暫時解決了最近的危機,但并不能保證印度政府不會再次扣押其相關資産。

“小米印度的資産位于印度境内,印度稅務機關是可以進行追繳的。”夏謹言律師提到。

小米的印度危機,恐怕還沒結束。

1、半年間,印度嚴查小米稅務

小米在引以為傲的印度市場,不斷遇到麻煩事。

印度财政部下屬的執法局在4月30日釋出公告,稱根據1999年印度《外彙管理法》的規定,扣押小米印度公司銀行賬戶中555.1億盧比(約合47.9億元人民币、7.25億美元)的資産。

從公告中看到,印度執法局在今年2月就對小米非法彙款一事展開調查,并提到小米2014年開始在印度營運業務,2015年開始彙款。該公司已經向三個外國實體彙出了相當于555.127億盧比的外彙,其中包括一家僞裝為版稅的小米集團實體。

印度執法局提到,小米印度是印度手機貿易商和分銷商,品牌為MI(即小米)。小米印度從印度制造商采購完整制造的手機和其他産品,小米印度并沒有從三家外國實體獲得任何服務,這些款項已經轉移給這些實體。在集團實體之間創造各種不相關的檔案僞裝掩護下,該公司以特許權使用費的名義将這筆金額彙往國外,這違反了FEMA《外彙管理法》第四條。

小米的印度危機:半年内連續三次被查稅,管控或越來越嚴

印度執法局釋出的公告,圖源印度财政部下屬執法局

也就是說,印度執法局并不承認專利許可費和特許權使用費,認為小米印度公司并沒有從中得到服務,是以小米印度向外國公司彙款的行為屬于非法彙款。

針對此事,小米印度釋出聲明表示,公司所有營運活動都嚴格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小米印度向銀行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和賬單都是合法且真實的。小米印度公司支付的這些版稅均用于印度版本産品中所使用的授權技術和知識産權。對小米印度來說,支付此類版稅是合法的商業行為。

小米表示将與政府保持密切合作,以澄清任何誤會。

事實上,這也不是印度政府首次對小米進行稅務調查。

今年1月5日,印度财政部在一份聲明中稱,已經向小米科技印度私人有限公司(Xiaomi Technology India Pvt.)發出三份述因通知,向該公司追繳65.3億盧比(約5.7億元人民币)稅款。

追繳稅款理由同樣為小米印度公司向高通和小米移動軟體公司彙付特許權使用費和許可費,這些費用未計入其進口商品的交易價值中。

此時,小米公司已經表示,“此次的稅務問題,根源是各方對進口商品的價格認定存在分歧。對這一問題,小米也會繼續和印度有關部門進行溝通。”

從進展來看,小米并沒有與印度政府取得有效溝通,這也導緻印度第二次以同樣的理由扣押了小米印度的相關資産。

而在2021年12月,印度所得稅部門還對包括小米印度在内的手機制造公司遵守相關所得稅法規的情況開展調查。

小米的印度危機:半年内連續三次被查稅,管控或越來越嚴

從去年底到今年5月,小米印度已經三次接受印度相關稅務部門的調查。

除了稅務方面,去年6月,印度電子和資訊技術部以“主權和國家安全受到威脅”為由,開始封禁中國手機應用程式,小米浏覽器是以被封禁。而小米手機作為印度市場上銷量第一的品牌,基本都預裝了小米浏覽器,這一禁令對其影響可謂巨大。

從印度政府的各種動作來看,今後小米在印度市場受到的管控或将越來越嚴格,但盡管如此,小米也不可能放棄印度市場,畢竟這是小米海外開拓最成功的市場之一。

2、印度對小米有多重要?

“在過去的兩年裡,我們在總部實施了‘印度第一優先級’戰略。從研發和設計上,我們考慮了很多印度消費者的需求。”2017年11月,雷軍接受印度商業媒體Livemint采訪時提到。

彼時,正值IDC公布2017年第三季度印度智能手機的市場佔有率,在這一季度,小米憑借旗下紅米 Note 4、紅米 4等暢銷機型,在印度奪得23.5%的市場佔有率,成功追平三星,并列第一名。

小米的印度危機:半年内連續三次被查稅,管控或越來越嚴

2017年第三季度印度智能手機的市場佔有率,圖源IDC

自此之後,小米長期占據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第一名的位置。

綜合市場研究機構IDC、Counterpoint和Canalys公布的曆年資料顯示,從2018年到2021年全年,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佔有率分别為28.9%、28.6%、26%、24%,基本穩固了印度第一大手機品牌的地位。

印度智能手機市場,對小米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小米進軍印度智能手機市場後,也非常重視當地生産投資。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小米宣布進入印度市場後,次年小米與富士康合作建立的生産線就已落成投産。2015年8月,小米在印度釋出的紅米手機2增強版,就由富士康印度工廠代工生産。

公開資訊顯示,截至2021年初,小米在印度與富士康、偉創力(Flex)合作,在泰米爾納德邦和安得拉邦建立了三家制造工廠。

而由于2021年全球疫情導緻供應鍊中斷,小米随即又找了三家新的合作夥伴——比亞迪(BYD)、DBG和Radiant,共同在印度建廠和生産小米裝置,再度将小米“印度制造”戰略推向新高度。

2021年初,小米全球副總裁馬努·庫馬爾·賈恩接受外媒BusinessInsider采訪時表示,“随着 DBG 工廠投産,我們預計本季度産能将增加約20% 。這家工廠兩個月前投入生産。比亞迪的工廠将在今年上半年投入營運,我們預計産能将進一步提高。小米及其合作夥伴公司中,專門為小米産品工作的人數已經從去年的5萬人增加到現在的6萬人。”

小米的印度危機:半年内連續三次被查稅,管控或越來越嚴

小米經過多年布局後,小米手機大約75%的零部件都能由印度本地制造,電視機則100%能在印度本土制造。這進一步鞏固了小米在印度的供應鍊。

除了在手機産業鍊上下遊布局,小米也聯合順為資本投資了衆多印度公司,如線上小額貸款平台KrazyBee、線上音樂和視訊供應商Hungama Digital Media Entertainment、二手機回收及維修公司Cashify等。

這些印度本土企業加強了小米在印度的本土化進展與商業合作,如Hungama是的内容可直接接入小米音樂;Krazybee能夠為小米手機提供分期銷售服務;Cashify可回收維修小米手機。

2017年雷軍接受印度商業媒體Livemint采訪時表示,小米将在未來五年向印度100家初創公司投資10億美元,希望圍繞小米品牌建立一個App生态系統。

從手機生産、供應到銷售,再到手機應用服務、手機後端維修等所有産業鍊。小米可謂在印度紮下了深厚的根基,相當于重新孵化了一個“小米”。

印度對小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米也勢必會想法設法保住印度市場。

3、小米要如何度過難關?

“盡管印度一直在打擊限制小米等中國手機企業,但并不會讓其徹底出局,畢竟印度人民還是需要高成本效益的産品。”第一手機研究院院長孫燕飚向連線Insight表示。

事實正如其所料。印度執法機構當機小米印度的相關資産後,小米印度後來在印度南部卡納塔克邦的高等法院對印度金融犯罪打擊機構的決定提出質疑。

據路透社最新報道,兩位消息人士表示,在聽取了小米的律師意見後,法官暫停了執法局的決定。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說,給予解除的條件是,小米将向印度當局通報資金轉移情況,如特許權使用費支付等。

但一切都還未最終确定,法院的書面指令還未公開。根據印度法院網站顯示,此案将于5月12日進行下一次審理。

小米的印度危機:半年内連續三次被查稅,管控或越來越嚴

印度政府與小米的分歧主要在于專利許可費在内的特許權使用費,印度政府認為本國實體(即小米印度)并沒有享用到小米所提的專利權使用,而特許權使用費是企業成本,如果該費用過高,則企業利潤随之減少,相應在當地所繳納的企業所得稅或将相應減少。

小米此前在回應中已經表示:對包括專利許可費在内的特許權使用費是否應該計入進口商品的價格,這在各國都是一個複雜的技術性難題。

“現代企業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在合法的前提下進行避稅。這個事情的關鍵,是小米印度向外企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許可費等是否是基于小米印度與相關外企之間真實的、必要的交易,如果交易是虛假的,那麼必然違反印度的法律規定。”夏謹言向連線Insight表示。

從最新進展來看,小米似乎安全了,暫時解除了印度政府扣押相關資産的決定。但路透社報道的一位消息人士表示,達成解除扣押資産的前提是小米将向印度當局通報資金轉移情況,如特許權使用費支付等。

這意味着,印度政府随時可以不認可小米印度向外國公司支付特許權使用費的行為,進而阻止小米印度向外國公司支付相關資金。

“由于地緣政治、印度扶持本土制造業等因素,印度或許還是會限制中國企業在當地的發展。”孫燕飚表示。

2020年4月,印度國家電信和資訊技術部起草的《印度大型電子制造業的生産挂鈎獎勵計劃(PLI計劃)》正式釋出。該計劃顯示,印度将在未來5年内,共支出超過4000億盧比以激勵包括智能手機在内的電子制造業發展。

此後,Lava、Dixon、Micromax等印度本土公司;三星、蘋果等國外手機廠商;富士康、和碩等手機代工廠等22家公司出現在該激勵名單中。而占據印度大半壁手機份額且在印度建廠的國内手機廠商,如小米、OPPO、vivo等均未出現在名單之内。

此舉明顯是印度政府在打壓中國手機廠商。“現在印度本土手機品牌不強,是以印度用蘋果、三星來打擊小米OV,以此給本土手機品牌争取一些空間。”孫燕飚表示。

印度政府的舉措起到了些許效用。孫燕飚表示近期印度本土手機品牌正在慢慢崛起,還出現了一些新成立的品牌。在智能穿戴領域,印度本土品牌的發展速度更快。

小米的印度危機:半年内連續三次被查稅,管控或越來越嚴

印度智能手表前5大品牌市場佔有率占比,圖源Counterpoint Research官方微信公衆号

據Counterpoint的IoT Service最新研究顯示,2021年印度智能手表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超過274%,創曆史新高。印度本土品牌Noise以27%的份額在2021年領先着整個市場,印度國産品牌占據了市場總出貨量的75%。

從印度政府近些年的動作來看,今後小米在印度的日子或許并不會太好過。但小米不可能放棄來之不易的印度市場,是以隻能随機應變,尋求生存空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