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功夫汽車|到底發生了什麼?合資車企造爆款,越來越難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合資品牌汽車似乎失去了魅力。有一個非常神奇的事實,那就是最近兩年誕生的所有能夠沖擊銷量前十的新車型,全部來自于獨資品牌。

比如特斯拉系列,中國星系列,比亞迪宋、秦系列,宏光MINI EV等等,全部出自獨資品牌。而之前風光無限的合資品牌們,則陷入了絕對的守勢,再也沒有新的爆款誕生,能打的依然還是那些老字号車型。

為什麼一夜之間合資車企就失去了活力?它們打造爆款的能力出現了什麼樣的問題?讓功夫汽車帶大家一起看一下。

從互相依賴到互相掣肘,傳統合資模式走到了盡頭?

合資車企的誕生,其實是有曆史原因的。在改革開放初期,為了保護民族汽車工業,在國内汽車行業實行的是合資以及合作經營的政策。這個政策的核心,其實是50:50的對等合資股比。

在早期,合資車企其實是先進的代表。之前功夫汽車寫上海汽車工業時也提到,上汽大衆的誕生絕對是革命性的。對于外資企業來說,它們隻需要付出技術和一定的資金,就可以進入中國這麼一個有無限可能的市場,有非常充裕的勞動力和極高的重視度。對于國内企業來說,可以得到最先進的技術,同時還能學習先進的生産、制造經驗。

是以當國内首款合資車型桑塔納上市之後,立馬引起了非常好的反響。相比當時進口的國際品牌汽車,桑塔納不僅憑借國産化的優勢價格大幅降低,還極大地降低了後期維保費用,讓大牌汽車走入尋常百姓家。而對比當時的自主品牌汽車,它又在性能和可靠性方面有巨大的優勢。

合資公司的強勢崛起,甚至影響到了國内環保政策的決定。國内的排放政策、油耗測試法規這些,基本都是照搬的歐洲标準,某種程度其實就是因為歐洲車企是最先進入國内市場的。國際車企搞定技術,國内車企則完成本土化,這樣一來合資車企的競争力可以說非常強。

但随着合作的深入,這種50:50的對等合作模式,逐漸出現了裂痕。首先肯定是利潤層面,同樣是賺一塊錢,卻要兩個人分,相當于利潤銳減50%。其次是産品層面,雙方經常發生意見不和,導緻的結果就是反應變慢。

吉利的中國星系列搞錯位競争,合資企業沒有對招;長城的坦克300熱銷,合資企業沒有反應;宏光MINI EV,比亞迪DM-i這些新能源勢力崛起,合資企業也沒有拿出應對之策。為了保障雙方利益,它們很難在利潤上讓步,為了追上對手,它們也很難步調一緻大投入。

曾經被認為是先進代表的合資模式,已經越來越成為一種掣肘。

自主品牌崛起,務實才是王道?

對于合資企業市場沖擊最大的,無疑還是自主品牌的崛起。它們在過去幾十年間,逐漸抹平了技術差距,如今已經能給合資企業非常大的威脅。

相比于合資企業靠引進技術,自主品牌主要靠自主研發,這讓它們有更高的自主權。看一下各大自主品牌車企的産品線,可以說相當統一,基本就是1.5T和2.0T兩款發動機,變速箱則以濕式雙離合變速箱為主。它們沒有去造V6、V8、V10或者是W12這樣的大排量發動機,因為在國内屬于絕對小衆,也沒有去沖擊多檔的AT變速箱,因為繞過專利太難,而且成本也高。

國内車企基本都投入到了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和濕式雙離合的路線上,反倒産生了集聚的效應。以吉利的Drive-E動力總成系統為例,它的T5發動機可以在1500轉就達到高的低轉速扭矩,T6發動機在全轉速範圍内的扭矩均超越之前的五缸發動機,并且排量隻有對方的75%。這套動力系統用在沃爾沃這樣的高端品牌中,都可以與BBA直接掰手腕。随後拓展到了領克和吉利品牌上,取得了非常好的口碑。

而在電動化領域,自主品牌更是對合資品牌保有絕對的優勢。畢竟全球前十的動力電池生産商,有一半都在中國,驅動電機領域也沒有絕對的技術代溝。最近兩年,國産混動技術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比亞迪的DM-i、長城DHT、吉利雷神混動,都取得了很好的口碑。相比日系混動,它們效率更高、性能更強,價格卻便宜得多。

自主品牌的發展,就是牢牢把握國内的需求,它們的成本效益和市場反應速度,往往比合資品牌更加突出。

“新合資”崛起,還是要“各取所需”?

前面說了,合資模式曾經是先進的代表,對進口品牌和自主品牌都能形成錯位優勢。很大程度是因為這種模式,充分發揮了中方和外方的優勢,兩者通力合作收割市場,自然是無往不利。如今中方對外方的技術依賴沒有以前那麼大,外方也不依賴中方的市場拓展,雙方的合作自然就沒有那麼契合了。

那合資模式一定就不行嗎?其實也未必,隻是要換種思路。

最典型的就是最近開啟預訂的Smart精靈#1,作為Smart品牌推出的首款純電動車型,它融入了奔馳最新的全球設計,融入了感性靈銳設計哲學。雖然“變身”成了一款大空間的SUV,卻依然有着小巧靈動的視覺感受。

而在技術層面,新車基于吉利最新的SEA浩瀚架構打造,與極氪001算是“遠親”,有着非常強的性能。不僅0-100km/h加速可以做到6.7秒,CLTC最大續航裡程還能做到560km。在配置方面,新車搭載了最新的Smart OS車機系統,并且擁有L2+級的智能駕駛輔助功能。

再結合19萬起的價格,可以說相當有誘惑力。至少功夫汽車身邊已經有不少人下定,很可能會成為最暢銷的“合資”電動車。

Smart精靈#1算是非常典型的新合資模式下的産物,首先吉利和奔馳雙方并不是政治“撮合”的夥伴,而是出于技術和市場層面的互相依賴,才走到了一起。長城和寶馬成立的光束汽車,即将推出電動版MINI,大機率也是這個路線。當然還有比亞迪與奔馳合作的騰勢,最近亮相了新車D9,同樣非常被看好。

不再糾結股比,也不再是嚴格的技術與生産“分家”,新模式下的合資車企,在反應速度上會更快,也更能适應市場。

功夫拍案

傳統的合資模式走到如今的地步,已經沒有太多提升的空間了。尤其是對于自主品牌的技術優勢弱化之後,合資品牌會變得越來越艱難。除了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之外,或再難産生新的爆款。

倒是新一代的合資模式,會更有市場。不再局限于股比,也不再糾結技術導入,雙方把自己最拿手的一套拿出來,實作産品力的最大化和提升成本效益,這才是合資的最終出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