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研學活動将成為校園腐敗新的一個風險點

作者:幸運之女

在這個繁華而喧嚣的世界裡,教育的步伐似乎總是匆匆忙忙,而研學活動,這個近年來在教育界嶄露頭角的名詞,更是成為了一種風潮。然而,随着這股風潮的興起,一些不為人知的陰影也逐漸浮現,研學活動似乎正在成為校園腐敗新的風險點。

當疫情的陰霾逐漸散去,各地的研學大戲再次拉開了帷幕。一輛輛大巴車載着滿懷憧憬的孩子們,穿梭在城市的街頭巷尾,奔赴各個景點。然而,在這看似美好的背後,卻隐藏着許多不為人知的問題。

研學,顧名思義,是研究性學習,是通過實踐探索、親身體驗的方式,讓孩子們在實踐中學習、成長。然而,在現實中,研學活動卻往往被異化為一種形式主義的産物。孩子們坐在大巴車上,走馬觀花地遊覽景點,拍照留念,然後回到學校,寫一篇所謂的研學報告,就完成了整個研學過程。這樣的研學,真的有意義嗎?

研學活動将成為校園腐敗新的一個風險點

更讓人擔憂的是,研學活動背後的财務問題。每次研學活動,都需要家長出錢,老師出力。車費、門票等費用動辄幾百上千,對于一個家庭來說,這無疑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然而,這些費用真的都用在了孩子們身上嗎?中間有沒有回扣?有沒有不入學校賬的?那些資金有沒有人監管呢?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深思。

回想起我女兒的經曆,我不禁感到一陣心痛。她今年已經六年級了,正是對世界充滿好奇、渴望探索的年齡。然而,上個禮拜學校組織的研學活動,她卻堅決不想去。她說,去研學的地方我們已經去玩過幾次了,她甯願在家刷幾張卷子,也不願意再浪費時間去那裡。可是,老師的話卻讓她感到壓力重重。老師說,不去研學的孩子都是腦子有病,還說班級裡不去的孩子有三分之一,他沒有面子。這樣的話語,無疑是對孩子們的極大傷害。

研學活動将成為校園腐敗新的一個風險點

作為家長,我們當然希望孩子能夠全面發展,既能夠學習知識,又能夠體驗生活。然而,當研學活動變成了形式主義、勞民傷财的時候,我們是否還應該支援呢?當孩子不願意去的時候,我們是否應該逼着他們去呢?

我知道,很多家長都面臨着這樣的困境。他們既想讓孩子體驗生活、增長見識,又不想讓孩子受到不必要的傷害。然而,在這個複雜多變的社會裡,我們如何才能找到一個平衡點呢?

研學活動将成為校園腐敗新的一個風險點

或許,我們需要重新審視研學活動的意義和價值。研學活動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旅行或參觀,更是一次實踐探索、親身體驗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應該能夠真正地感受到知識的力量、體驗到生活的美好。而不是被形式主義和功利主義所束縛,被老師和家長的期望所壓迫。

同時,我們也需要加強對研學活動的監管和管理。學校應該制定明确的研學計劃和目标,確定活動的品質和效果。同時,也需要加強對研學經費的監管和管理,確定每一分錢都用在孩子們身上。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實作研學活動的價值和意義。

研學活動将成為校園腐敗新的一個風險點

最後,我想說的是,作為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共同為孩子們創造一個健康、和諧、有意義的研學環境。讓孩子們在實踐中學習、在體驗中成長,而不是被形式主義和功利主義所束縛。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實作教育的目的和價值。

然而,面對研學活動背後可能存在的腐敗問題,我們是否應該更加警惕和關注呢?當我們看到那些動辄幾百上千的研學費用時,我們是否應該追問這些費用的去向和用途呢?當我們聽到老師對不願意參加研學活動的孩子說出那些陰陽怪氣的話時,我們是否應該站出來為孩子們發聲呢?

研學活動将成為校園腐敗新的一個風險點

在這個充滿變革和挑戰的時代裡,我們需要更加關注教育的本質和價值。我們需要讓教育回歸其本質——培養人的全面發展。而研學活動作為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之一,更應該被我們所重視和關注。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孩子們創造一個更加美好、更加有意義的研學環境吧!

研學活動将成為校園腐敗新的一個風險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