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偷菜遊戲玩進三次元?這是病,得治!

近日,浙江台州發生了一起很奇葩的事情:4名年輕女子為了追求刺激,竟然開着保時捷豪車在淩晨到鄉下去偷菜,其中一人當場被抓。

事後經審訊,這4名女子表示,“那麼多菜肯定吃不完,我們就是想找點刺激,偷着好玩,吃不完就扔掉。”(偷東西還浪費糧食)

偷菜遊戲玩進三次元?這是病,得治!

(圖源:見水印)

是以這4名女子是以前校内網偷菜、QQ農場偷菜的忠實玩家?

正經說,這種“偷竊物品不為經濟利益,也不為個人使用,隻為了擷取偷竊後的愉悅感”的行為,其實是一種精神障礙,名為病理性偷竊。

偷竊癖:不為現實需求,隻為追求刺激

病理性偷竊(pathological stealing)是習慣與沖動控制障礙的一種亞型,也稱偷竊狂、偷竊癖,其特征是持續的、反複發作的偷竊行為。

偷竊的目的不在于獲得經濟利益,偷竊的物品也不是為了個人使用,也不是為了表達憤怒和報複,往往偷竊不需要或沒有價值的物品。

患者在偷竊及相關行動前具有強烈的、無法控制的沖動,伴有不斷增加的緊迫感和緊張情緒,以及偷竊及相關行動後的輕松和愉悅感。

偷菜遊戲玩進三次元?這是病,得治!

(圖源:《鐵齒銅牙紀曉岚》)

根據中國精神疾病診斷标準第三版CCMD-3,病理性偷竊的診斷标準如下:

1、自己訴說具有難以控制的強烈偷竊欲望,雖然努力自控,但不能停止偷竊;

2、專注于思考或想象偷竊行為或有關情境;

3、這些偷竊發作沒有給個人帶來收益,或盡管對自己的社會、職業、家庭的價值觀和義務,均有不利的影響,仍然偷竊;

4、在 1 年中,至少有過 3 次偷竊發作。

病理性偷竊的目的、動機、行為特征等方面均與普通偷竊慣犯存在較大差異,其偷竊目的隻是為了變态心理得到滿足,行為缺乏計劃性和完整性,有明顯沖動性。

在一些案例中,病理性偷竊患者在實施偷竊後,會扔掉贓物,或者送給别人,甚至會物歸原主,也就是說,他們并不看重結果,隻是享受偷竊的過程。

不過,臨床上腦器質性精神障礙、情感性精神障礙、強迫性神經症、神經性貪食症、反社會性人格障礙、品行障礙等疾病都可出現偷竊行為,需根據主要臨床表現進行鑒别。

為什麼會迷戀偷竊?

相關研究表明,病理性偷竊在一般人群中患病率為0.6%左右,偷竊多發于青少年期,可持續多年,女性多于男性,且女性偷竊癖者在月經期前後或經期逐漸增長時易出現盜竊沖動。

偷菜遊戲玩進三次元?這是病,得治!

(圖源:圖蟲創意)

對于病理性偷竊的病因、發病機制,目前尚無定論,生理學上有報告指出,強迫性的偷竊行為,可能因為一些器質性的原因造成,如惡性良性腫瘤、癫痫、癡呆或藥物作用。

心理動力學上認為,偷竊的沖動是沒有得到滿足的性欲和攻擊本能的象征表達,或偷竊意味着占有某種東西,用以對抗喪失自尊和愛的危險,或不為偷竊而感到内疚,而是體驗到一種滿足、勝利、報複的感受,但這些理論得不到臨床驗證。

從精神病學的觀點看,病理性偷竊是一種特殊的變态心理行為,其特征多表現為不能控制的、反複出現的偷竊沖動,患者達到一定緊張度時,自控能力下降而去作案,以滿足變态心理的需要。

偷菜遊戲玩進三次元?這是病,得治!

(圖源:圖蟲創意)

多數偷竊癖患者都有一定的人格缺陷,如要強、好勝、心胸狹窄而自私。此類行為與家庭教育方式、所遭受經曆等有一定關系,且與家庭經濟狀況、個人教育程度沒有必然的關系,甚至不少患者智力水準、教育程度都很高。

如何治療偷竊癖?

病理性偷竊患者的偷竊行為逐漸産生,持續進展,病程遷延,矯治較困難,自動複原的機會與長期預後并不清楚。

目前對于病理性偷竊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一般提倡心理治療聯合藥物治療。

心理治療方面可采用認知心理治療和行為治療,包括放松療法、系統脫敏、厭惡療法等,藥物治療方面臨床上多選用抗抑郁藥物治療,如應用氯米帕明、西酞普蘭、氟西汀等抗抑郁劑治療。

最後,很多小夥伴可能會關心一個問題:病理性偷竊患者因偷竊被抓,可以減免刑罰嗎?

答案是否定的,目前法律中并沒有對病理性偷竊作出特殊的規定,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對類似案件的解釋:

刑事責任能力指的是行為人具備的刑法意義上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精神病人也隻有在不能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式鑒定确認的,才不負刑事責任。

換句話說,即使偷竊癖患者因強烈的沖動而偷竊,ta在實施盜竊的時候,并沒有喪失意識,仍具有辨認控制能力,是以,ta也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刑事責任。

編輯:春雨醫生

參考文獻:

[1]中國醫藥資訊查詢平台,病理性偷竊,https://www.dayi.org.cn/disease/1158783

[2]張志輝,蘇榆,王曦.病理性偷竊研究分析[J].科協論壇(下半月),2012(06):97-98.

[3]翟長平,敖翔,崔明. 成年女性病理性偷竊1例分析[J]. 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3(6):576-578. DOI:10.3969/j.issn.1672-187X.2013.06.035-0576-03.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