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年20萬成就,蔚來用時還不到特斯拉的一半,真的該高興?

4年20萬成就,蔚來用時還不到特斯拉的一半,真的該高興?

很難否認,如今新能源市場正在悄然發生變化,自主品牌在各個細分市場快速崛起。比如在純電高端領域,蔚來的又一台蔚來ET7的駛出,屬于蔚來的第20萬台車正式下線,從2018年起第一台量産車的下線到現在,隻用了不到4年的時間,其中,第二個10萬輛下線僅用時一年。不少人在蔚來重新整理行業速度而喝彩,但是在我們看來這蔚來效率雖高但還速度不夠。

蔚來用時還不到特斯拉的一半

當提到蔚來的量産速度時,特斯拉少不了被拿出來對比,畢竟特斯拉“第一個10萬輛”所花的時間12年,相比蔚來要慢不少。不過很難說蔚來如果不是站在風口上,是否還能有這種效率。畢竟2022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的全球傳遞量将近21萬台,其中國内市場就占了18萬台左右。這對“4年20萬台”的蔚來來說,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蔚來的優勢在哪裡?

其實,蔚來能獲得這樣的成績背後的原因不難探究,除了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這種因素外,其實國内對新能源電動車在政策上的支援,以及日益高漲的燃油車用車成本都在刺激新能源車的需求。早期特斯拉入華的時候,電池技術、基礎設施等都不成熟,如今良好的移動網際網路基礎設施,都成為了蔚來等造車新勢力的助推器。

4年20萬成就,蔚來用時還不到特斯拉的一半,真的該高興?

除了外部因素外,談及蔚來本身,首先蔚來摒棄以價換量的政策,定位為高端智能電動汽車,在新能源車市場,品牌光環并不像燃油車那麼強烈,這也是蔚來能站得住腳的原因。

4年20萬成就,蔚來用時還不到特斯拉的一半,真的該高興?

其次産品矩陣非常豐富,目前已有ES6、ES8、EC6、ET7四款車在售,在今年三季度,另兩款基于第二代技術平台NT2打造的新車ET5、ES7也将陸續傳遞。服務和補能也是蔚來的一大優勢,根據官方資料顯示,截至4月18日,蔚來在中國市場已累計建成換電站900座,開着蔚來出門補能的方式多種多樣。

蔚來的瓶頸是什麼?

作為三大造車新勢力之一的蔚來,新一段時間以來的單月銷量并不是特别的亮眼。今年前4個月的銷量都已經掉出了前3名,蔚來4月份的銷量是5074台,環比下滑了49.18%。

4年20萬成就,蔚來用時還不到特斯拉的一半,真的該高興?

造成這個情況的産生,我們都知道有大環境的因素,比如疫情的幹擾以及原材料價格上漲。蔚來于4月9日宣布暫停整車生産,5日後才慢慢恢複生産。綜合來看,蔚來不缺訂單,而是缺産能,具體來說,是缺對供應鍊的掌控,在供應鍊控制方面蔚來的能力很可能遠不如友商,如今蔚來都沒有自己的工廠。

4年20萬成就,蔚來用時還不到特斯拉的一半,真的該高興?

對于即将加入的新車能否解決蔚來的增速問題暫時不得而知,畢竟高端市場容量有限國内豪華車市場已經連續10個月下滑。價格越高的車就類似于處在金字塔的頂部,就是它把自身的潛在客戶,都消化完了後,要突圍的話,必須要産品下沉。或許蔚來應該是要打造比如說二十萬左右的一款車型,這樣的話更接地氣,走特斯拉的路線。

寫在最後

面對豪華汽車市場小、整車銷量上不去的蔚來來說,“4年20萬”背後還有多少瓶頸還未突破可能自己也知道。而且除了銷量跟不上外,蔚來2021年的全年營收還不及特斯拉單季營收的三分之一,同樣,意味着連毛利率都還沒有轉正的蔚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