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半生過後:說開、放開、離開、斷開

01

人生短短幾十年,總要留一點時光,做自己。

詩人于謙說過:“世間萬物有盛衰,人生安得常少年。”

認真想想,人生亦有四季,半生過後,進入秋天。若能一切釋懷,秋葉勝過二月花;若不然,便是老氣橫秋。

是以,下半生,建議你做一個心有一片海的人。

半生過後:說開、放開、離開、斷開

02

家庭沖突,說開。

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沒有一個家庭,一直不吵架。當你五十歲的時候,兒女長大了,有自己的方向了,如果你還以為他們是孩子,那就注定要争吵;夫妻相伴,感情也淡了,總是不盡人意。

《二刻拍案驚奇》第三十五卷裡,有一個叫方氏的女人,丈夫過世多年,和女兒賈閏娘相依為命。

有一天,賈閏娘在窗前繡花,一開窗就看到了鄰居家的男孩孫小官。

兩個少年,惺惺相惜,約定在傍晚時分見面。

事不湊巧,傍晚時,方氏在門口,一轉身就看到了孫小官。顯然,作為母親,肯定要保護女兒,于是她一口咬定,女兒做了見不得人的事情,孫小官是一個人品很差的人。

好端端的一個家庭,因為孫小官的出現,鬧得不可開交。縣老爺知道此事後,大筆一揮,索性讓孫小官和賈閏娘成親。吵鬧就消停了。

古話說:“姻緣分定不須忙,自有天公作主張。”

很多家庭沖突,不是仇恨,而是因為愛的方式不對,每個人的想法不同。說開了,解釋幾句,就好了。

家人不比外人,要藏着掖着,而是要坦然溝通,彼此知根知底。給家人說話的機會,吵鬧才不會更新,争執才不會隔夜。

03

人生過往,放開。

孔子說:“不患無位,患是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不要在乎職位的高低,要看看自己,有沒有安身立命的本事;不要說外人不了解你,要自己了解自己。

人生一路走來,遇見的人很多,遭遇的事情也很多。難免會有爛人爛事。

更可氣的是,一些事情,怎麼也想不通。每次想起來,就很不自在,渾身都難受。

比方說,遇到一個喜歡的人,牽手了,相看兩不厭。但是後來,沒有結婚,而是變成了前任朋友。

五十歲的時候,你還放不下喜歡的人,說明你沒有發展的眼光。因為兩個人都有了家庭,今非昔比;對方的生活習慣、容貌都發生了改變,不再是你喜歡的樣子。

很喜歡這樣一句話:“一葉落,荒蕪不了整個春天。”

不管你多難受,也不會改變整個社會,也改變不了整個人生。

每個人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你可以把心放寬,去擁抱春天,感悟幸福。

放開别人,就是放過自己;放開爛事,就是迎接喜事。

半生過後:說開、放開、離開、斷開

04

是非之地,離開。

在很多武俠電視裡,有這樣一句台詞:“是非之地,不宜久留。”

天下很大,但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可以容身。如果你站錯了地方,就會招惹麻煩。是以,盡快離開為好。

我的一個老同僚老張,下班的時候,被一個小夥子拉着去喝酒。幾杯酒下肚,兩個人就打開了話匣子。小夥子反複打聽我們機關的情況,老同僚無話不說。

第二天,小夥子寫了一份求職報告,交給上司。接着,上司狠狠地批評了老張。因為老張洩露了機關的内部事務。

都說,喝酒誤事。如果你不勝酒力,那就盡快離開酒局。

同樣,舊情人請你吃飯的飯局、一決高下的賭局、陌生人很多的場子、神乎其神的地方、讓人不安的地方......都要果斷離開。

《警世通言》裡寫了一段關于宋代宰相王安石退隐的事情。

王安石離開京城,去江甯養老。一路上,他交代家屬,千萬别說自己的名号,别因為任何事情,與人争執。

行至鐘離這個地方的時候,王安石看到村莊的牆壁上,寫着一首詩:“初知鄞邑未升時,為負虛名衆所推......”詩的意思是貶低他的功勞,譏笑他的過去。

王安石用袖子把詩抹掉,然後笑着離開。正如書中所言:“從者跟随,踏月而行。”

人生起起伏伏,功過是非,誰能說得清呢?如果你要和别人計較,就會招惹是非。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05

利益圈子,斷開。

為了生活,我們不得不和親戚朋友談利益。是以,年輕時,會加入各種利益的圈子,也會主動讨好對自己有利的人。

到了五十歲,人生開始下坡,利益的事情,就自然淡化了。就算你還有雄心壯志,也會有力不從心的感悟。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發現,所有的利益,都是過眼雲煙;再多的金錢,也是一日三餐。真的不必,因為利益,困擾一輩子。

作家李娟寫過這樣一件事:有一個村民,欠了她家錢,臨死的時候,也還不上。是以,村民用家裡的小牛,抵賬,算是兩清了。

她的母親把牛牽回來,當成寶貝一樣養着,也不讓牛幹活。冬天落雪的時候,用家裡的蔬菜喂牛。

古人說:“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到了老年,把利益看淡了,就不存在虧欠了。一絲一毫都要算清楚,那就注定會被利益圈束縛。從内心深處,放下利益,圈子就變得可有可無了。

簡單來說,我們離開圈子的根本,不是逼着自己變孤獨,而是離開利益,活成無欲無求的樣子。

半生過後:說開、放開、離開、斷開

06

人生就是這樣:如果種下的樹,沒有結果,那就欣賞樹葉吧;如果樹葉落了,那就欣賞樹枝吧;如果樹也老了,那就記住種樹的快樂吧......

總有一些美好,屬于你,隻是你固執于事情的結局,忽視了事情的過程。

詩曰:“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人生一世,到頭來都得作古,拼命不如認命。

餘生不長,不必糾結,不亂于心,不困于情。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