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兒,你五一怎麼不回家?”“我若回去,不拿20萬就走不了”

“女兒,你五一怎麼不回家?”“我若回去,不拿20萬就走不了”

今天,是五一假期的第二天,五一是除了春節和國慶節外最長的假期,也是人們出行的好機會。不過,由于疫情等因素,很多人五一計劃都泡了湯。

比如我,在往年的五一都會去我爸媽工作的地方,陪伴父母,盡管放假那天晚上也徹夜不眠坐火車,精疲力盡,待了四天後,又得坐一下午的火車趕回來,但是那也是父母最開心的時候。

畢淑敏在文章《孝心無價》中說:“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可惜人們都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

“女兒,你五一怎麼不回家?”“我若回去,不拿20萬就走不了”

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人生的一大遺憾,是以,若是有可能,有機會,我們需要抓住,盡可能挪出一些時間陪伴父母,盡盡孝道。

可是,父慈子孝,父母慈愛,給了兒女所需的親情和溫暖,自然理應得到兒女的孝敬,父母若是不慈愛,甚至讓原生家庭成為了子女心裡最深的一道疤,子女就算是想要孝敬,也做不到。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遇上重男輕女的父母,真的是女孩子人生中最大的磨難。若是女孩子屈服了,被洗腦了,一生也就被毀了。

“女兒,你五一怎麼不回家?”“我若回去,不拿20萬就走不了”

“女兒,你五一怎麼不回家?媽買了蝦,買了你最愛吃的水果,一直等着你回來呢!”

聽了老媽的話,馬招娣一開始并不想跟媽媽吵架,以疫情為由,說自己無法回去,可是,媽媽不依不饒,認為馬招娣所在城市和老家都無疫情,一個勁地抱怨女兒不孝敬,要求女兒立馬回來。

見老媽不依不饒,馬招娣也實在是忍無可忍,一句話戳穿了老媽迫切希望女兒回家的原因,不是想她,而是想她手裡的錢了:“我若回去,不拿20萬就走不了,對吧?我若回去,你兒子的婚事就有着落了,對吧!”

“女兒,你五一怎麼不回家?”“我若回去,不拿20萬就走不了”

01.爸媽當然愛你,這句話讓我失望了多少次,心碎了多少次;

曾幾何時,馬招娣也抱有希望,相信了父母不斷強調的那句“爸媽當然愛你”。

父母是怎麼給馬招娣解釋自己的偏心的?他們的理由很充分。

“打斷骨頭連着筋,弟弟才是你最親的人,以後可以保護你,要是隻有你一個,你被人欺負了,父母老了都無法替你出頭,有弟弟在,就不一樣了。”

“弟弟是我們家裡的希望,他過得好了,自然不會忘了你這個姐姐,會照顧你一輩子,他要比男人可靠多了,畢竟,你們身上流的是一樣的血液。”

馬招娣一開始的确相信了父母的話,認為父母是愛自己的,也要求自己愛弟弟,于是,她還在讀大學的時候,就懂得用自己兼職賺來的錢給弟弟買東西,看到父母把好東西全部給了弟弟都不會嫉妒,畢業的第一年,她每個月工資才3000多,甯可住在環境極差的地下室裡,也要省吃儉用,争取多給父母一些錢,供弟弟讀書。

“女兒,你五一怎麼不回家?”“我若回去,不拿20萬就走不了”

“可是,當我生病住院了、沒錢買藥的時候,打電話問父母要錢,父母居然跟我說多喝水就好了,我身體好,抵抗力強,無需吃藥。我想到了弟弟别說生病了,哪怕是他偷懶不想上課,随便找個借口,父母都能連連答應,打電話給他請假,噓寒問暖的,甚至不幹活專門照顧他。”

“我失業了,不想讓父母擔心,沒告訴他們,給他們的錢也少了,他們的電話立馬打了過來,跟我訴苦,說我不懂事,我跟他們說了我的情況,他們卻不相信,認為我是在找借口。”

馬招娣失望了一次又一次,也漸漸地發現了父母壓根不愛她這個殘酷的真相,可是,她不肯相信。

“女兒,你五一怎麼不回家?”“我若回去,不拿20萬就走不了”

02.為了弟弟,毀了我的愛情,那一刻,我對他們死心了;

直到去年,父母親手毀了馬招娣的愛情,讓馬招娣對原生家庭徹底失望了。

“那是我的初戀,那是我談了兩年的男朋友啊!男友的父母答應給我們買婚房,答應給我10萬彩禮任由我處置,還不夠啊?我父母倒好,張口就要25萬,說是養我25年,一年一萬夠少的了。鬧了半天,他們養我,就是為了這25萬塊錢嗎?”

聽了馬招娣父母的要求,男友及其父母都不答應,馬招娣慌了,為了挽回自己的婚事,又哭又鬧,甚至絕食,都沒能打動父母的鐵石心腸。

“我們之是以養你,供你上大學,就是希望學曆可以增加你的附加值,多要點彩禮給你弟弟結婚。你怎麼這麼不懂事?我們老兩口收入不高,要是你的婚事換不到足夠的錢,你弟弟怎麼辦?他不結婚,我們老馬家的香火還怎麼延續?你讓我們老兩口有何面目下去見列祖列宗?”

最終,馬招娣帶着恨意和絕望,給男友發去了“親愛的,對不起,我不能連累你,我們分手吧,你值得更好的女孩子”的短信,拉黑了男友,斷了這份感情,也斷了父母的念想。

父母不死心,想讓馬招娣相親,此時,已經對父母感到絕望的馬招娣再也不想任由他們主宰自己的命運了,她拿回了自己的身份證,跟朋友借了些錢,離開了家。

“女兒,你五一怎麼不回家?”“我若回去,不拿20萬就走不了”

03.别說我拿不出20萬,就算能,我也沒那義務;

“為什麼我父母非要我回家?隻因打電話問我要錢,要不到,來找我吧,我住在哪兒、公司在哪兒,他們問任何人,都問不出來,這都是他們逼我的。”

自打婚事泡湯了之後,馬招娣對父母失望到了極緻,也不願意再對父母有求必應,于是,除了每個月給他們600塊錢作為贍養費外,無論是父母還是弟弟來要錢,馬招娣都拒絕了。

逢年過節,馬招娣主動申請加班,不願意回老家見父母。

“女兒,你五一怎麼不回家?”“我若回去,不拿20萬就走不了”

“要是我回去了,他們就可以翻我的包,搶我的銀行卡和身份證,拿不到錢,就把我的身份證扣下來,讓我走不了,天天追着我罵,直到把我的積蓄榨幹了,你說,我回去幹嘛?”

而且,馬招娣已經從堂姐那裡得知老家的最新消息,弟弟要結婚了,需要給彩禮、買婚房,還欠25萬,父母跟未來的弟媳婦保證,等到五一,必然讓馬招娣回來,不拿25萬她就别想走,馬招娣自然不會再上父母的當。

至于父母說了不下百遍要告她的威脅,馬招娣更是懶得搭理:“現在,我隻想好好工作,多攢點兒錢,對自己好點。”

“女兒,你五一怎麼不回家?”“我若回去,不拿20萬就走不了”

04.原生家庭不是你的宿命,隻有你,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心的重建》的作者露易絲·海曾說:“若你認定原生家庭是你的宿命,那你就輸了。因為隻有自己,才能找到所有問題的出口,隻有自己,才是那個可以改寫命運的人。”

很多出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的女孩子以宿命為由,認為這是老天爺對自己上輩子做錯了事情的懲罰,自暴自棄,任由原生家庭壓榨,不曉得反抗。

原生家庭,不是一個人的宿命,雖然老天爺發給了你一手爛牌,但不是沒有打好的可能性。你若是認命了,放棄了,那真的是無藥可救。

我們無法強求父母愛我們,無法強行向父母索要公平,可是,我們至少可以要求自己愛自己,給自己一個公道。

“女兒,你五一怎麼不回家?”“我若回去,不拿20萬就走不了”

END.

今日話題:你有什麼好的建議給馬招娣?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

繼續閱讀